难忘的矿区广播站

难忘的矿区广播站​​


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全国各地都有广播站,尤其是农村与工矿,非常普及,那是大家了解国家大事,省市大事,县,公社指示,本地,本村,大队,或矿山每日新闻的重要宣传工具,由于扩音喇叭很大,我们就叫它喇叭头。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在广东省汕头地区冶金工业局属下的惠来县西岭锡矿,完成了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到农场当五年知青的生活,在大山沟里面呆了十三年。

矿山广播站每天都播三次广播,第一次广播是上午六点到七点,因为工人们每天上午七点上班,所以,六点开广播其实就是起床号,像公鸡要啼报晓一样,叫大家该起床了,矿工们起床,刷牙洗脸后,就去职工食堂吃早餐,然后就上班去了。中午,是十一点到十二点,我记得很清楚,每逢十二点,就是转播汕头人民广播电台的未来三天天气预报,并报记录速度,是重复报二次。第三次是下午十六点到十七点。工人们是中午十二点上班,下午十六点下班。广播站的开头曲是《东方红》,结束曲是《大海航行靠舵手》,永远不变。

难忘的矿区广播站


广播节目的编排一般是开台以后,先读报纸,世界形势,国家大事,然后再报导省,市,局,县一级的新闻,接着再报公社的事,再播放歌曲,再插播文化,科技,或其他主题的节目,最后再报矿区通信员写的本矿新闻,又再播放歌曲或现代潮剧(比如小通信兵,张思德之歌等革命戏曲)。歌曲主要是战地新歌里面的歌,听得我们都会唱了,电影也一样,由于不断看那几部电影,(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打击侵略者,奇袭,八大样板戏,朝鲜电影,阿尔巴尼亚电影,南斯拉夫电影。。。。)。我们对电影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台词都会背诵,电影插曲都会唱,尤其是朝鲜电影插曲,非常好听,比如《南江村的妇女》,《卖花姑娘》,《一个护士的故事》。每逢放电影,周边的农民都过来看,是在大礼堂或球场放映。足有一千多人来看,如果是新片,那人更多。

矿山由于比较偏僻,所以,广播,电影,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猜谜,文艺汇演就是娱乐方式,非常热闹,也不觉得寂寞及无聊。矿工们的家大部分在葵潭,离矿区近十公里,逢周六下班后,他们就高度亢奋,由于要与老婆及家人相聚了,他们踩单车或走路回去,星期天下午回矿,准备星期一上班。

年复一年,矿工们都闻机(扩音机)起舞,听着永远不变的歌曲上下班,国家的大事,也是通过这大喇叭头传进了千家万户,这才是真正的同一首歌。

现在,百花齐放,文艺活动多姿多彩,节目千变万化,小鲜肉,老艺人争相出风头。但我还是怀念过去哪些源于生活,来自民间,有血有肉的文艺作品,怀念那大喇叭头播出的历史的声音。那才是我心中永远的歌。

难忘的矿区广播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