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中的M2是指什麼?

在新聞報道中,常常會會聽到廣義貨幣M2增速創新低,狹義貨幣M1增長××%。

這裡的廣義和狹義貨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M1和M2,還有M0,就是將流通的貨幣按照貨幣的流動性進行的劃分。

所謂M0,就是流通性最好的現鈔的總規模。

金融學中的M2是指什麼?

所謂M1,即狹義貨幣,則是在M0的基礎上,加上了各種社會單位在銀行的活期存款。

而M2,即廣義貨幣,則是在M1的基礎上,再加上以上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還有老百姓在銀行的各項存款等。

從M0到M1,流動性越來越差。(在這裡要補充下,不同於西方國家,中國老百姓在銀行的活期存款是被歸入流動性最差的M2中,這是因為之前國人的活期存款基本不會用,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居民活期存款有劃歸M1的需要。)

為什麼要貨幣總量做這樣的劃分呢?

因為不同貨幣總量的流動性,反映了經濟的宏觀運行情況。

M0數值高證明百姓手頭寬裕、富足,衣食無憂。M1反映著經濟中的企業和老百姓的現實購買力,因為都是活期存款,說拿就能拿出來的錢。而M2呢,則是潛在的購買力,雖然現在拿不出錢,但將來是可以的。

將M2和Ml的增長率進行對比,有很強的分析意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如果Ml的增長率高於M2,則說明經濟擴張較快,活期存款之外的其他類型資產收益較高。在這種情況下,會有更多的人把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提出進行投資或購買股票,大量的資金表現為可隨時支付的形式,使得商品和勞務市場受到價格上漲的壓力。影響Ml數值的原因很多,例如股票市場火爆就會影響到Ml的數值變化,很多人會將定期存款和部分資產變現投放到股市,促使Ml加速上揚。

反之,如果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M2的增長率較Ml的增長率高,則說明實體經濟中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在減少,可以隨時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活期存款大量轉變為較高利息的定期存款,貨幣構成中流動性較強的部分轉變為流動性較弱的部分,這無疑將影響到投資,繼而影響經濟的增長。

金融學中的M2是指什麼?

央行就是通過M1、M2的貨幣總量的變化,監控宏觀經濟,並據此作出相應的貨幣政策的。

內蒙古中公金融人轉自小妹得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