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公司都是怎樣把流量變成現金的?

鶴遊煙

互聯網公司都是將網站或移動端流量通過某些手段去實現現金收益,具體流量變現的方式各有千秋,總體上分為廣告類、增值服務類、購物類、流量分成。

增值服務類是有很多音樂軟件、視頻軟件通過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向用戶收費。像羅振宇的知識付費,販賣會員或者知識,根據用戶核心需求,提供避免廣告和享受VIP特權的服務,行業中還有成立不久的的小鵝通都跑了3.5個億的流水,這些都是將流量轉化為收益的一種方式。而騰訊2017年Q4營收總額為663.92億元,增值服務達到了399.47億元,只要服務做得好,流量多了就可以變現。另外如果你的流量能夠轉為有價值的大數據,挖掘並進行深度分析,那麼大數據的應用也可以成為變現的方式。


天方燕談

互聯網流量變現的主要方式有電子商務、廣告以及增值服務等

說起電子商務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淘寶、京東等平臺的業務流程。其他也有一些垂直類的互聯網公司利用自己的流量優勢從而開始電子商務的運營。例如很多女生都愛用的小紅書,以及健身愛好人士使用的Keep。最開始小紅書是一個美妝個護等產品的分享平臺和社區,後來因為人氣的累積,就自己開始運營小紅書商城,各個美妝達人分享的產品可以直接就在商城一站式購買。Keep也是同樣的發展軌跡,現在除了有各類健身的教學視頻,還有自己的網上商城出售各類運動健身器材。

廣告投放是互聯網最傳統的變現方式。互聯網廣告的原理與傳統廣告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只是廣告的形式變成了網絡上各種各樣的鏈接,圖片,視頻。這裡除了廣告主和承載廣告的流量入口外,還有一些中間商代替廣告主選擇最合適的曝光位置,統一向廣告主收費,向流量入口付費,賺取一定差價。

增值服務的種類很多,最常見的是會員類,內容消費類兩種。會員類比如愛奇藝、優酷等視頻網站的付費會員,用戶付費可以獲得更好的服務。今年很火的直播和知識付費就屬於內容付費。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把免費的流量,轉化為付費的流量。


獨角獸工場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流量變現無非就是三種方式:賣實體商品、賣虛擬服務、賣廣告。

將流量進行轉化,變成實體商品的交易訂單,這個就是電商。例如:京東就是幹這個的,阿里其實都並不算是電商,因為阿里其實沒有買實體商品,阿里的主要流量變現的方式還是廣告,通過對天貓、淘寶的商家提供站內的廣告等等來獲利。

將流量轉化為虛擬服務(例如:優惠券、電影票、電話費),然後我們到實體去體驗,這個就是O2O。例如:美團、攜程等等就是這樣賺錢的,他們都是整合了線下的各種資源,但是通過在線上購買服務,線下進行體驗的方式,從中抽取服務費。

因為有流量,因此進行廣告的投放,這個算是互聯網最傳統的流量變現方式,也算是被應用得最廣的(內容類的平臺都是這樣贏利)。例如:今日頭條、愛奇藝等等,當然,愛奇藝還有一部分收入是會員收入,如果你不想看廣告,那麼你可以成為會員。

當然,遊戲是一個例外,網絡遊戲沒有實體商品,虛擬服務並不贏利,也不投放廣告,主要是通過遊戲道具的收費來賺錢,遊戲道具其實就是破壞遊戲平衡的途徑。

當然,如果你的流量能夠轉化為非常有價值的數據,可以被挖掘和分析並且形成一些指導價值的話,那大數據的應用也是一個可以變現的方式。

當然,大數據的變現方式也就那麼幾種:一種是為你的用戶提供行業層面的數據預測、數據分析的付費服務,一種是為社會層面提供一些相應的指數後,得到一些政府的扶持。

當然,還可以為你的未來業務開展提供一些幫助和決策,不過這個其實算是無形的價值了。

流量的應用方式雖然多種多樣,還是不管怎麼玩,其實還是逃脫不出這幾個方式,現在的中國互聯網,流量可以說已經非常昂貴了,想要再找到一個能夠產生大量流量的應用,難度應該是非常大了。


會技術的葛大爺



互聯網行業有個定義,流量=金錢,這也是現在的產品為何頻頻亮相綜藝節目。因為知道的人越多,用的人就越多。流量多了,就可以變現了。


最傳統的方式——賣廣告


公交車站、商城賣場、地鐵,只要是人流量多的地方,我們就能看到廣告。互聯網也一樣,流量相當於人流量,流量高的網站就能買廣告位。比如,網頁彈窗、今日頭條等閱讀廣告,視頻軟件的片頭廣告,搜索廣告等等。




把線上和線下的優勢結合,既使流量變現又方便了生活

將流量轉化為虛擬服務,如電影票、優惠券等等,然後我們再到實體去體驗,這個就是O2O。我們經常用到的,美團、攜程、滴滴等。它們整合了線下資源,通過線上購買服務,線下進行體驗的方式,從中抽取服務費。O2O模式讓流量變現的不單是展現了一種方式,更是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據調察,美團估值1230億元;攜程估值64億美元;滴滴估值129億美元;而阿里也以95億美元收購餓了麼。



2016年的“雙11”,商家通過二維碼紅包系統,推出掃碼送紅包的活動,掀起了線下掃碼的熱潮,也為線下門店創下了銷售額的新記錄。



增值服務

一些音樂軟件,視頻軟件還有各種各樣的知識付費等等,這些軟件都會販賣會員或者知識,能避免廣告和享受VIP特權。這就是增值服務,其核心內容是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提供的超出常規服務範圍的服務。



前幾日範丞丞的付費照片事件在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有位網友爆料稱:有8萬人付費查看了照片,一張照片需要交60元,也就是睡個覺一睜眼掙了480萬!

騰訊2017年Q4營收總額為663.92億元,增值服務達到了399.47億元,同比增長37% ,佔該季度總營收的60%。



結語:

互聯網流量變現的方式還有很多,但是都逃不出幾個大框。現在中國互聯網的流量可以說是很貴了,這也是為什麼BAT這些大公司更喜歡收購,而不是自己創造產品。


首席發言者

我來說一下互聯網公司是怎麼贏第一桶金的。



90年代末的時候,各路英豪攜帶別人投入的巨資進入互聯網領域,搜狐呀,新浪呀,就是這時候進來的。進來的時候都豪情萬丈,但很快就出現問題,就是這些門戶網站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很快就變得苟延殘喘起來。

騰訊也是這時候出現的。它的主打產品oicq是廣東省電信部門一次即時通訊軟件競賽的產品,oicq是仿照以色列人發明的軟件icq編的,但功能有所改進。oicq後更名QQ。這款軟件並沒有被廣東電信部門採用,但用戶卻不斷增多。它的用戶呈幾何級增長。騰訊最初也是靠別人的投資苟延殘喘,找不到盈利的方法。



2000年以後,QQ一度要收費,但受到用戶的抵制,最後不得不停止收費。 馬化騰一度想把QQ賣掉,搜狐就是潛在的買主之一,搜狐曾經收買過以同學錄著稱的chinaren,那時風頭正盛。搜狐對QQ出價50萬,騰訊要價100萬,最終沒談攏。現在搜狐不斷沉淪,而騰訊還是挺有活力的。

好,早期這些苟延殘喘的互聯網公司是如何賺錢的呢?那就是一句話,和手機的結合。當時,搜狐、新浪等專門有一個網頁,用來下載段子和鈴聲。一個段子一毛錢,一個鈴聲五毛一塊的。錢從話費扣,不要小看這一毛五毛的,由於國人基數巨大,這就是這些門戶網站賺的第一桶金。騰訊也一樣,當時有人在手機上用QQ,流量費用和移動服務提供商分成,錢也是從話費扣得。於是這些公司就生存了下來,再後來,賺錢的門道就越來越多了,這個你從其他回答中就能看到,我就不重複了。


元和拾一年

互聯網四大最掙錢的生意:電子商務,網絡遊戲,廣告,增值服務,本質上都是依託於流量的。 下面會從這四種生意的業務流程的角度去分析一下,流量是怎麼變成錢的。

1.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的主要業務流程就是大家熟悉的去淘寶買東西,網上下單,送貨到家。但實際上除了2C的業務,也有一大塊是2B 的,比如阿里巴巴。服務於這種業務流程的產業鏈,養活了上下游非常多的公司。以淘寶為例,送快遞需要龐大的快遞網絡,催生出大大 小小的快遞公司;開淘寶店需要有客服,需要裝修店鋪的設計人員,而淘寶龐大的出貨量又養活了義烏小商品生產的廠商。在這個鏈條中 的每個人的生存都依賴於消費者對淘寶的訪問,也就是淘寶的流量。

2.網絡遊戲:

網絡遊戲的業務流程更簡單,運營商運營網絡遊戲,玩家在遊戲裡消費真金白銀。這個鏈條中,遊戲首先需要研發商來開發 完成,研發團隊通常包括策劃,程序員,美術設計師,而負責運營遊戲的公司除了運營人員外,也需要有客服團隊服務玩家,搭建和維護 服務器的程序員,負責獲取目標玩家的市場推廣人員,商務人員等。這些工作可以簡單概括為玩家流量的獲取,轉化,和付費。

3.廣告

互聯網廣告的原理與傳統廣告並無二致,只是廣告的形式變成了網絡上各種各樣的鏈接,圖片,視頻。這裡除了廣告主和承載廣 告的各種位置——流量入口外,中間還有許許多多的中間商,他們代替廣告主選擇最合適的曝光位置,統一向廣告主收費,向流量入口付 費,賺取一定差價。這三方構成互聯網廣告的基本玩法——買量,買量買量,實際上買的還是廣告受眾的流量。

4.增值服務

互聯網的魅力就在與在這無數鏈條交織的龐大網絡中,無數 的商機與想象力吧。


彈球小姐Lydia

在互聯網有一個定理:流量即現金!

流量就像黑洞一樣,具有強大的的能量,又像是黑暗森林,蘊藏著巨大的寶藏,也像礦山,深埋著豐富的金礦。

這就是互聯網公司樂死不疲的原因所在!那麼這些互聯網公司是怎樣將流量轉變成現金的呢?不外乎有這麼些方式:

1.流量廣告

視頻網站、資訊網站、搜索引擎等均採用這樣的方式變現。

2.電商變現

這是屬於生態流量變現方式,比如阿里巴巴的阿里媽媽廣告聯盟,提供給商家流量入口,從而獲利。

當然京東商城的廣告聯盟,也是一樣。以及騰訊入股京東,也屬於電商變現的方式!

3.入口變現

事實上不管是搜索引擎,還是電商平臺,甚至社交平臺和支付平臺,都是通過入口變現。

這些入口都是可以變現的。

就拿支付入口來說,通過支付付費、現金存儲、支付手續費等,均可以產生現金收益。

4.場景變現

這些都是流量變現的方式。當然還有更多的流量變現方式,回答不全面,歡迎補充、砸磚頭!


唐氏二少

大家不要把流量變現看的很高大上。你想想看,把上千萬甚至上億的人聚集到一起,隨便兜售點什麼,賺錢就是分分鐘的事。互聯網公司,特別是平臺型互聯網公司,難度最高的不是流量變現,而是吸引流量。21世紀實際越來越貴的是什麼?是流量。

聚集到流量後,如何變現上,各家使各家的招,各家都有秘密配方(長文預警,只有15秒耐心的網友,可以出門左轉離開;想看好玩的請繼續往下走)

下面我們將解剖BAT,講講流量變現的秘密配方。

阿里巴巴:天下沒有難變現的流量

流量變現雖然是個技術活,但再難的事在馬老師眼裡都不是事,因為天下沒有難變現的流量。

馬老師別激動,我們當然知道您的原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在流量變現方面,您最有發言權。

15年前,淘寶網面世,來自美國的eBay通過易趣網落地中國C2C市場,佔據國內超過90%的市場份額。

淘寶網正面和易趣網剛沒有勝算,於是打出一招“黑虎掏心”:易趣網不是要對賣家收2%的交易佣金嗎?淘寶網免費!

eBay最終兵敗中國,在退出中國的那天,老闆還可能一萬個不服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馬雲你搞免費,看你怎麼玩下去。

在中國市場,eBay因為蔥花錢輸掉一頓大餐

事實證明,eBay的老闆錯了。淘寶一統江湖後,開啟流量變現模式,淘寶天貓賣家們需要付出的包括技術服務費、裝修模板費、會員關係管理費等9種費用(保證金和淘寶客費用除外),淘寶賣家相對要少一些。但要讓店鋪保證一定的營業額,一年的運營宣傳費用超過20萬元(天貓、淘寶各開一家店)是小意思,詳見下圖。

相比之下,2%的交易佣金真的是蔥花錢好麼。估計eBay的老闆都能看傻眼了,馬雲確實沒有提供免費的午餐,要命的是午餐還不便宜。

騰訊:只要在我這兒玩,不怕你不花錢

QQ在網吧青年中流行時,很多人沒想明白,一個網絡聊天軟件能賺到什麼錢啊?普通人想不明白,老一輩企業家包括海爾的張瑞敏也沒想明白。

2004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現場,馬化騰獲得年度新銳獎,當時QQ註冊用戶數3.55億,活躍用戶1.19億,央視給小馬哥的頭銜是“網站站長”,這個頭銜今天看來真的很LOW。

主持人要求馬化騰現場說服海爾CEO張瑞敏使用QQ。

大概沒搞懂QQ如何將流量變現,結果張瑞敏秒拒使用QQ,馬化騰的表情如下圖,兩個字:尷尬。

當時互聯網經濟還很邊緣,今天炙手可熱的馬雲老師坐在第二排,沒有開煲雞湯(主要是沒人喝),第一排的都是傳統企業的老總。當年想不明白互聯網企業如何變現流量的,現在都有廉頗老矣的感覺,想明白的都已買了騰訊股票,賺幾百倍收益。

不僅時間是金錢,眼光有時也是金錢。

我們回到QQ流量變現問題:

  • 賣頭像皮膚,有一陣子用戶不買QQ皮膚,騰訊讓你只穿內衣聊天,被用戶痛罵之後,騰訊給大夥穿上衣服(推出免費皮膚);

  • 賣廣告,在聊天對話框旁邊閃呀閃的,想關掉?不可能,否則騰訊怎麼賺錢;

  • 賣會員等級,QQ用戶誰用誰知道;

……

你以為這就是騰訊變現流量的全部招數?其實,只是1.0版。2.0版是給自有核心業務導流,比如騰訊遊戲、騰訊文學、QQ音樂、騰訊漫畫、騰訊新聞網、QQ瀏覽器等。這些騰訊的親兒子們有了流量哺育,成長為白白胖胖的獨角獸,上市之後讓騰訊賺的盆滿缽滿。流量不僅變現,還增值了。

2.0版也不是終極版,後來騰訊又搞出流量變現3.0版本,從哺育親兒子到哺育乾兒子(騰訊投資的企業),最典型的是京東、拼多多等。從此,騰訊由單一的QQ產品演變為以社交為核心的生態帝國。

比如“投資、理財、P2P”等詞語,你買了的話,用戶搜索這些詞,你的公司就排在最前面,點擊後進入你公司的主頁,接下來的事成年人都懂的,這人大概率成為你的菜:客戶。

通過關鍵詞引來一個客戶要花多少錢呢?幾塊錢,真的不貴。

因為點擊率高的關鍵詞是稀缺品種,搶的人又多,結果價格就被哄抬上去,貴的時候,點擊一次關鍵詞搜索,要花幾十元。怎麼個貴法,具體見媒體報道截圖。

扯淡之處在於,公司名氣越大,這筆保護費也水漲船高,高的一個月能有一百萬。嗯,是不是感覺淪為了流量巨頭的打工仔?

這種流量變現方式有一個婦孺皆知的名稱“競價排名”,至於如何婦孺皆知,可自行搜索“魏則西事件”。這裡不展開。

以上說的都是大家熟悉的互聯網公司的流量變現方法,不知道大家對我的回答是否滿意?歡迎在留言裡發表不同觀點。



魔鐵的世界

雖然一直在說流量為王,但目前流量變現的方式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粗暴的。簡單打個比方,可以把線上的流量看作是線下的人流量,線下人流多的地方就是旺鋪,那麼線上流量多的就是熱門APP,旺鋪自然租金高,而熱門APP的估值高。

那麼如何變現呢?

1、賣廣告——最簡單粗暴的做法

2、賣流量——以淘寶為例

大家都知道,淘寶(包括天貓和阿里巴巴)是一個電商平臺,然而淘寶和京東、亞馬遜都不一樣,他一開始自己並不賣貨(當然現在天貓超市、心選出現,淘寶也開始自己賣貨了),如何賺錢呢?賣流量,淘寶會有很多付費推廣模式,比如直通車,付費後讓你的寶貝直接出現首頁,用戶點擊後直接跳轉到寶貝詳情頁。

這就相當於把流量(線上人流量)販賣給店家,聽著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還是賣廣告,傳統媒體的做法也是這樣,只不過傳統媒體是把受眾賣給廣告主,同樣都是二次販賣。

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搜一下阿里巴巴早期的創業史,關於1688的那一段,其實也是一段販賣流量的起家史,只不過那時候阿里是從其他地方買流量,然後再賣給1688上的企業客戶。

還有所謂的精準營銷、精準投放,其實也是賣流量、賣廣告,只不過有了線上的數據支撐以及用戶畫像,可以讓商家的廣告更加準確的找到自己的用戶群體。


目前其實流量變現的方法還不是特別多,但已經很實用了。更多的互聯網企業只是在瘋狂的搶奪流量搶奪用戶搶奪市場,以此來講好故事,然後上市。至於還能怎麼賺錢,誰知道呢?


牛笛

這個可以分為檯面以上和檯面以下兩種,檯面以上就是能光明正大說出來的,檯面以下就是一直存在但是企業都很忌諱的:

檯面以上常見的變現方式有:

1.賣廣告:這種基本是互聯網最常見的變現方式,CPS/CPA/CPM/CPD等等,賣廣告簡單粗暴,接入簡單,隨便加個圖片或者跳轉錢就到手了;

2.競價排名:之所以單獨列出來,是因為競價排名和賣廣告這種方式有些細微的區別,賣廣告是給錢就能上,競價排名是給了錢還需要和其他廠家一起競價,渠道僅僅提供平臺就行,至於效果如何,完全由廣告主自己負責了;

3.賣產品/服務:這個是工具類產品常見的套路,一般是先引流,然後做社區,最後賣產品或服務,常見賺錢套路,沒什麼好說的了;

4.品牌效應:與直接賣產品/服務不同的是,品牌更多的是通過前期口碑的積累從而形成光環效應,比如現在的小米,從最開始的手機慢慢變成了一個生態;

5.融資:所有企業最後的歸宿,流量、數據、用戶好看,還不是為了最後上市的一波,但是沒有流量,肯定就沒有融資,當然,技術性企業除外;

檯面以下常見的變現方式有:

1.用戶數據互換:我們在xx上看了東西,進入另一個app中,立刻有相應的廣告推送,原理其實大家都懂,就是你有了相關產品的cookies,另一個app進入後因為賬號關係,直接進行了關聯推送,問題是這種暴露隱私的做法在國外估計會被告到倒閉為止吧!

2.信息買賣: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吧,買房、買車、生孩子什麼的,推廣電話都是鋪天蓋地的過來,這些信息那裡來的,那裡流失的,作為大流量平臺又有用戶信息,就看操作人員有沒有職業操守了;

3.流量暗釦:這個應該是安卓系統最為人所詬病的一個缺點了,軟件在後臺默默的走流量,用戶少的時候沒什麼,但是用戶一旦躲起來,收益也是相當可觀的;

4.靜默安裝:有沒有發現手機中經常莫名其妙的多一些軟出來又忘記了什麼時候安裝的,別擔心,這只是某些軟件默認給你安裝的而已,至於為什麼這麼做,當然是安裝一個就有1-2塊錢的收益了!

5.刷量:既然有檯面上的賣廣告,肯定就有檯面下的廣告作弊方式,原來是連接連接跳轉做劫持,後面演變成了修改cookeis防追蹤,總之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所以廣告投放沒有那麼簡單,除了要優化落地頁外,還有很多小手段要防著;


現如今的互聯網就是一個流量為王的年代,有流量一切都好談,但是,流量的變相,業務的實時轉型、新業務的拓展依然是困擾企業的最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