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征服一個知錯不改的老公

如何征服一個知錯不改的老公

如何征服一個知錯不改的老公

幸知讀者欣欣:

我表達我痛苦的感受,他就會逃避或者氣憤,覺得我在暗指是他造成的。

他幾乎不會認錯,我偶爾坦誠自己負有一部分責任,他會乘勝追擊。他認為他有絕對權利,他決不允許有錯。

我們倆感覺不像是合作關係,這是我們關係中所有不舒服的來源!

我來自民主家庭,可以與父母無話不談。我不習慣,也不喜歡我的婚姻處在一個人的絕對權力中。

雖然他對我在其他方面都竭盡全力去關心,可是我始終感覺不到平等。無奈,怎麼辦?

如何征服一個知錯不改的老公

如果我們痛苦的感受,跟另一半有關,比如發洩的情緒裡有對方的責任,那麼他一定會逃避或者氣憤。

我們可以想想,在我們的原生家庭裡,父母之間的溝通模式,會不會有相似的地方?

我舉一個我阿姨和姨父之間相處的例子。

有一天下午四點,阿姨回到家裡,發現燉鍋插著電無水乾燒。

她當時火冒三丈,馬上打電話給姨父:

“你是不是老糊塗了?上次已經燒壞了一個電壓鍋,今天又燒壞了一個燉鍋!你知道房間裡味道多大嗎?遲早這個房子都要被你給燒沒了!多麼危險你不知道嗎!至少空燒了5個小時了!”

阿姨特別生氣,從生氣到指責,從指責到數落。好像只有這樣,才能消氣。

她覺得指責沒什麼錯啊,難道姨父犯了那麼大的錯誤,不應該批評嗎?姨父不應該想著改正錯誤永不再犯嗎?

當我們要求另一半“改正錯誤”的時候,要注意了,

成年人,尤其是兩個相愛的人之間,要減少甚至是不應該有“讓對方改正錯誤”的念頭。

老師會讓孩子改正錯誤,家長會讓孩子改正錯誤,但是愛人之間,可以存在探討的可能,卻不能存在“我要求你執行”的命令。

如何征服一個知錯不改的老公

我們先看阿姨為什麼那麼生氣。

第一,危險。

姨父也會意識到事情的危險性。他會在心裡指責自己很多遍。被阿姨批評,他會在內心接受。

但是如果被批評超過了他內心所能接受的度,在接受阿姨痛苦指責的同時,他的內心就開始通過氣憤反彈了。

第二,知錯不改。

姨父的反饋是這樣的:

“我說了,插電的電源要標一下是什麼插頭,你說不標的,電飯煲插頭和電燉鍋插頭長一樣,所以才插錯!這能全怪我嗎?

還有啊,我說了電器要用自動檔,這樣哪怕有問題它們也會自動斷電,你為了省電,每次開高檔開一會兒就關,所以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這事情不能全怪我!”

是不是看起來,姨父就是不會認錯的典型?明明錯了,還找茬說自己沒錯?

這只是一個小例子,生活當中油鹽醬醋茶,兩個人一起住,住著住著就變成了“我有理我要說贏你”。

兩性關係要的是雙贏,如果只是我贏你輸,也意味著全輸。

如何征服一個知錯不改的老公

如何征服一個知錯不改的老公

知錯不改是如何產生的?

我們來看這位讀者欣欣的話:

“他幾乎不會認錯,我偶爾坦誠自己負有一部分責任,他會乘勝追擊。他認為他有絕對權利,他決不允許有錯。”

在這句話裡,我可以讀出兩點。

第一點,他被壓抑的情緒。

如果一個男人總被女人揪住小辮子要認錯,這個錯在他看起來也確實是他的失誤,或者他無力反駁,那麼長此以往,他一定會處於被壓抑的狀態,隨時等候反彈。

好不容易熬到女人“坦誠有一部分責任”,他自然乘勝追擊。因為只有乘勝追擊,他內心才能給壓抑許久的情緒找到一個不那麼正確的出口。

第二點,他絕不允許有錯。

這樣的想法,興許是和原生家庭的教育和過往成長環境有關,可能有錯是會被得到懲罰的,是會丟臉的,結果是讓他感覺到不舒適的。

他的內心並沒有那麼強大去認可自己的錯誤。

當我們反觀到他過去成長背景以及他所受到的教育時,我們也許更能夠相互理解,以及彼此探究。

他也會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但這都需要舒適的環境,去幫助一個人改變舊有的習慣。

婚姻裡沒有絕對的你對我錯,換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事情可能是可以被理解的“錯”。

這就是婚姻可以“渡”我們的地方,“渡”成一種滋養關係,而不是一種彼此消耗。

所以,接著我們可以看到,阿姨生氣的第三個原因,是原生家庭沿襲的習慣帶來的。

在阿姨的家庭教育裡,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育是節儉。

她很在意這麼好的新鍋燒壞了,而且這件事情發生不止一次。所以,她才會從生氣到指責。而姨父的反彈,讓她覺得,知錯不改,給她帶來了更大的生氣。並且是心疼。

如果我們不特別心疼鍋燒壞了,可能第一時間沒有那麼生氣。

首先會做的事,是慶幸:老公幸好咱們家沒燒起來!你知道你做了什麼事嗎?你以後一定要注意啊!絕對不能再發生第三次這樣的事情了!這樣很危險的!我們一起來看看以後怎麼避免?

我相信,換一種表達方式,男人是會非常愉悅的接受的。而且,能夠感受到兩個人心是在一起的,是力往一處使的,是為了家庭能夠更好的。

當我們因為兩個人的事情生氣並希望通過指責對方來達到“正確的目標”的時候,一定要想想:

  • 我為什麼那麼生氣?
  • 他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事?
  • 我該怎樣為了家庭達成合理的目標?
如何征服一個知錯不改的老公


如何征服一個知錯不改的老公

婚姻中如何要平等?

我們再看看這位讀者欣欣的“不平等感”。

“我來自民主家庭,可以與父母無話不談。我不習慣,也不喜歡我的婚姻處在一個人的絕對權力中。雖然他對我在其他方面都竭盡全力去關心,可是我始終感覺不到非常平等。”

兩個民主家庭的結合,都未必能夠產生一個新的民主家庭。為什麼?

家情不一樣,家規不一樣。一個新家庭的誕生,需要新的家情和家規,產生一個新的體制,一個新的學習模式。

和父母無話不談的民主家庭,有可能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尊重了孩子的意願,讓孩子覺得非常舒服。

我們感受到的平等,也許是事情都被尊重和遵從的快樂感受。如果你的婚姻處在你的絕對權力中,也許暫時你也是舒服的。

我試著換成另一半的立場去看問題,有可能變成這樣的:

“我對老婆關心照顧竭盡全力,我那麼愛他,我讓她做我要求她做的事,也是為了她好為了愛她。但是她老指我的錯,我壓抑啊難受啊,我也想跟她爭!”

我看到在家庭裡要平等要爭權的兩個人,其實內心也都是為了對方好,只是採用了並不正確的策略:通過指責,讓對方臣服,以處於關係的上風。

怎麼辦呢?

意識到問題所在,變單方權益為整體權力。兩個人的婚姻關係就像蹺蹺板,我們顛顛腳,翹高了,然後再下來,讓他也到高處看看風景。你上我下你下我上,多給彼此機會和出口。家才能真正的舒適。

“有時候一生氣,哪裡想那麼多?”“好啦,多看看潘幸知的文章,常常給自己一個警醒,也是極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