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紅白喜事大支賓,雖不是官,在村裡卻倍受尊重

農村紅白喜事大支賓,雖不是官,在村裡卻倍受尊重

農村過日子都是小門小戶,遇到紅白喜事,就成了這輩子的最大事情。這不是三五人吃頓飯的事,動輒幾十人上百人,還得講究禮儀風俗。自己很難組織好,這個時候大支賓就上場了。

大支賓,有的地方把他稱為‘理事’,有的地方把他稱為‘主事’,誰家大事小情,張張羅羅,跑前跑後,都少不了這樣的角色。在村裡雖然不一定是官,卻深受人們尊重。而這種尊重是發自內心的,很純粹的尊重。為什麼會這樣?

一是大支賓品行端正。大支賓都是心地善良、樂於助人、作風正派的人。誰家遇到事情,找到頭上從不會推脫,幫人組織、張羅。並且這種幫忙是純粹的,不計任何報酬的,純粹的幫忙。對於這樣的人,誰家都會感激,總覺得欠他人情,尊敬就是自然的了。

二是大支賓懂得多。大支賓對農村有關於紅白喜事的流程風俗都非常熟悉,農村講究老禮,做不好怕人笑話。但大支賓對這些事怎麼辦、有些關鍵環節、需要怎麼準備、準備哪些東西……都一清二楚,辦得分毫不差,妥妥當當。既讓東家有面子,還不落禮,還省錢。

三是大支賓辦事公道。在農村,有些家庭兄弟較多,在紅白喜事的辦理上,往往意見很難統一,有時候還會激烈爭吵。在這時候大支賓站出來,做公斷,拿方案。所以在關鍵的時候能夠站出來主持公道,說公道話,提出比較合理的意見,讓人家服服帖帖。

四是大支賓有威信。品行好,為人正值,這樣自然就有威信了。在人員分工上,他會因人、因事來分配和調動人員,有些細心的主事,還將人員分工進行張榜公佈,以防耽誤事情,把事情辦理得井井有條。

因為以上這些原因,大支賓受人尊重就不難理解了。

農村紅白喜事大支賓,雖不是官,在村裡卻倍受尊重

農村紅白喜事大支賓,雖不是官,在村裡卻倍受尊重

農村紅白喜事大支賓,雖不是官,在村裡卻倍受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