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森林認證”讓非木質林產品溢價10%-15%!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

作為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的一種有效機制和傳遞信任的一種新形式,森林認證得到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的廣泛認可與採信。

中國森林認證自2001年誕生以來,迅速發展,從理念引入到制度建立、機制完善、體系健全,從簡單的森林經營認證和產銷監管鏈認證到近10個領域的認證,中國森林認證體系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中國森林認證”,這個小小的標籤,在國際市場中充分展示了中國形象,提升了中國林產品的“身價”,推動了中國林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森林認證制度化、規範化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高度重視森林認證工作,2001年在科技發展中心設立森林認證處負責森林認證工作,啟動森林認證體系建設。經過十幾年努力,森林認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建成了符合國情和林情並與國際接軌的國家森林認證體系。2003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明確提出“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工作,儘快與國際接軌”以來,原國家林業局、國家認監委等部門發佈了一系列推進、規範中國森林認證的紅頭文件,明確了開展森林認證的標準和程序,以及認證機構設置條件、認證審核員資格要求及繼續教育等。

2008年,我國成立了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與森林認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為中國森林認證標準建設提供了支撐。2013年成立了國家林業局森林認證研究中心,為深入開展森林認證研究提供技術支持。2017年成立了中國森林認證華東地區推广部、華南推廣中心,為進一步推廣森林認證工作壯大了力量。

森林認證技術標準是森林認證工作的基礎和依據,也是與國際接軌、國際互認的核心要素。截至2017年12月,我國已頒佈實施25項森林認證標準,其中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23項,這些標準全面覆蓋森林經營、產銷監管鏈等目前開展的各大類森林認證。

森林認證涉及被認證單位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方方面面,為使被認證單位有針對性、高效、準確地實施準備工作,協助構建完善的可持續經營管理系統,我國還編制了適用於開展森林認證單位使用的認證操作指南。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同時,為積極傳播森林認證理念與知識,測試森林認證標準體系和森林認證規則、審核規範的科學性和可行性,探索認證審核模式,完善森林認證機制,2006年以來,我國在黑龍江、吉林、廣東、浙江、江蘇、重慶等20個省(區、市)啟動了一系列森林認證試點,包括森林經營、產銷監管鏈、非木質林產品、竹林、生產經營性珍稀瀕危物種、森林生態環境服務等領域,試點面積超過800萬公頃。

各省級林業主管部門相繼將森林認證納入科技等部門歸口管理,配備專職或兼職人員,明確職責。由上至下、上下聯合的組織管理運行機制雛形基本建成。

森林認證機構需要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批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森林認證審核員需要在中國認證認可協會註冊。目前,中國境內已有具備資質的森林認證機構8家,註冊森林認證審核員達到383人。

作為一項全新的事業,森林認證工作的發展離不開科研支撐。我國林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就森林認證理論基礎、應用技術、政策支撐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系統的研究,為建立健全我國森林認證體系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目前,全國已基本形成了以國家林業局森林認證研究中心、省市林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為主體的科技支撐隊伍,為我國森林認證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技術支撐。

目前,中國森林認證堅持“政府引導、社會監督、市場驅動、企業自願、統一管理、分類實施、先行試點、穩步推進”的基本原則,認證範圍包括森林經營認證、產銷監管鏈認證、非木質林產品認證、森林生態環境服務認證、生產經營性珍貴瀕危物種認證、竹林經營認證、森林碳服務/碳中和產品認證、人工林經營認證八大領域。並且,根據發展需要,認證範圍還將擴大到森林防火認證、花卉認證、溼地認證及草原認證等更多領域。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推動全球森林認證進程

2014年2月,中國森林認證委員會(CFCC)與森林認證體系認可計劃(PEFC)互認後,中國的森林認證獲得全球39個PEFC成員國互認。目前,多款木質林產品和7大類非木質林產品加載CFCC/PEFC認證標識進入市場,得到消費者的接受和認同。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CFCC與PEFC互認證書

2015年PEFC年會上,中國被評為“2015年森林認證面積增長最多的國家”。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發佈森林認證領域標準25項,獲得中國森林認證體系森林經營認證(FM)的森林面積達到816萬公頃,並有300多家木材加工、製造、貿易企業通過了中國森林認證體系的產銷監管鏈認證(CoC)。作為代表中國森林經營質量的“信用證”,中國森林認證這張“綠色通行證”越來越“吃得開”,含金量越來越高。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2015年認證面積增長最快證書

特別是,中國創造性開展的非木質林產品認證受到國際社會的矚目和認可,就連很早就開展森林認證的意大利等一些歐美國家,也對中國非木質林產品認證豎起了大拇指。沾化冬棗、迎春黑蜂等一大批經過認證的非木質林產品走出國門,獲認證的每一個最小產品單元加載了全球唯一代碼、來源可追溯的CFCC和PEFC聯合標識,以更“高貴”的身份受到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非木質林產品專用標識

近些年,受中國帶動,印度、韓國、泰國、越南、緬甸、南非、新西蘭等16個國家紛紛建立本國的森林認證體系,並著手與PEFC的互認工作。很明顯,我國的森林認證體系成為全球森林認證進程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產品增值助推可持續經營

小小的認證標識不僅推動了中國林產品走出國門,而且提高了產品效益,給認證企業和當地百姓帶來看得見的實惠。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非木質林產品鴨梨

黑龍江省迎春林業局是全國首家非木質林產品認證試點單位,認證的主要內容是森林中的蜂產品、食用菌、中草藥、山野菜、堅果五大類非木質林產品。認證後,迎春林業局的非木質林產品迅速拓展了海內外市場。2016年,經認證的非木質林產品實現市場溢價12%,產品銷量提高30%以上。特別是黑蜂蜂蜜產品,平均市場溢價達22%,產品年銷售量增長50%以上,年銷售利潤也增加50%以上,養蜂戶的蜂蜜收購價格較過去增長了3倍。認證標識同時還起到了打擊假冒偽劣的作用。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工作人員到迎春林業局考察黑蜂產品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工作人員展示黑蜂產品的可追溯體系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先後有9個林業局,8戶非木質林產品加工企業和5戶合作社通過了中國森林認證體系的森林經營認證或產銷監管鏈認證,認證了670萬公頃森林,以及藍莓、食用菌、蜂蜜、堅果4大類62種非木質林產品。加貼“大興安嶺”字樣森林認證標識的林產品被南方航空等多個商家無條件採購,並進駐各類展會、電商平臺,產品遠銷國內20多個省市與國外數十個國家和地區。認證後,木耳的售價由原來的每公斤40元提高到200元,松子油由每公斤200元提高到800元,藍莓幹由每公斤160元提高到400元。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的670萬公頃森林通過中國森林認證體系的森林經營認證。徐守嶺 郭蘇民攝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柴河林業局食用菌加工廠房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大興安嶺的非木質林產品食用菌

2017年,湖南省常寧市嘉林油茶專業合作聯社統一申請森林認證。認證後,常寧市所有油茶種植戶統一採購肥料、統一病蟲防治、統一生產技術。常寧茶油從原料到成品的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價格一路看漲。精煉茶油每公斤價格上漲到160多元,種植戶生產的油茶鮮果也跟著水漲船高,2017年的收購價達到每公斤6元,僅此一項全市的油茶種植戶增收1億元以上。

山東臨沂的楊樹經營權多為個人或者集體所有。2011年,臨沂市林業局牽頭推動森林認證。2013年1月,楊樹林認證證書落到了臨沂市50個村級認證單元團體負責人手中,4000戶參加聯合認證的農戶從此在自家採伐出售的木材上貼上認證標籤。經認證的原材料比普通原材料收購價高10%,農民增收60萬元,6家採購認證林產品的木材加工企業也由此增收近百萬元。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產銷監管鏈認證

經濟效益的增長是最有效的宣傳,也是最好的助推器。越來越多的各級政府、企業和公眾認識並接納森林認證。森林認證已逐步納入林業管理部門的工作範疇,在森林認證的引導下,森林經營單位的社會責任感增強並更加註重生態環境保護措施,森林經營管理水平明顯提升。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傳遞信任 服務發展

開展森林認證並不只是為了一個小小的標籤,也不只是為了獲得通向國際市場的通行證,對中國林業而言,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增強森林生態服務功能、提高林業產業持續發展能力、助推新時代中國林業現代化建設。

近年來,鑑於對農藥殘留的擔憂,來源可溯的茶葉受到消費者青睞。2016年,江蘇在全國率先推進茶葉森林認證,45家茶企近1.7萬畝茶園完成中國森林認證。

森林的可持續經營問題已被納入國家或區域乃至全球的政治、經濟和貿易等管理(秩序)領域。森林認證作為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和林產品市場準入的有效機制,其本質屬性是“傳遞信任、服務發展”。作為原料來源的“運輸證”、質量管控的“體檢證”、市場經濟的“信用證”和國際貿易的“通行證”,森林認證在轉變社會發展方式、轉變傳統經營模式、服務供給側改革、引導綠色消費、規範經營活動、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正在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促進作用。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進一步發揮森林認證在生態文明建設、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國際林產品貿易、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將成為森林認證工作努力的方向。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新時代,中國森林認證將重點在以下方面開展工作。

一是進一步完善森林認證制度。按照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結合森林認證特點,進一步完善森林認證制度,加快各項規章制度的落地與實施,保障森林認證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二是全面加強認證標準與技術規範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認證標準體系表,積極開展認證標準提升行動,加快認證標準國標化進程。及時開展認證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拓展認證範圍,加快新領域認證標準、技術規範的研究與制定工作。

三是紮實推進認證實踐與示範工作。繼續深入開展森林認證示範(試點)等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和建立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森林認證模式;結合綠色產品評價的客觀要求,著力推進森林認證標準在人造板、木製傢俱、木地板、紙和紙製品企業的應用與實踐。

四是積極推進森林認證國際化進程。積極與國際或其他國家森林認證體系開展交流與合作,加強我國認證標準和認證產品的宣傳與推廣,進一步擴大我國森林認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實現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在鞏固與PEFC持續互認的基礎上,促進、引領與其他森林認證體系互認或技術合作的進程。

新時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作為森林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森林認證工作必將迎來快速發展,為林業可持續發展和林業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貢獻。【來源丨中國綠色時報】

- END -

“中国森林认证”让非木质林产品溢价10%-15%!

把時間交給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