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死後,他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去了哪裡?

關羽死後他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都去哪了?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應該知道:吳將潘璋得到了青龍偃月刀,後來他被關興斬殺,青龍偃月刀重新回到關家。吳將馬忠則得到了赤兔馬,但是赤兔馬不吃也不喝,幾天後就死了。

作為小說家言,顯然只是一種演義後的說辭。那麼,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什麼說法嗎?

1、青龍偃月刀去了哪裡

關於青龍偃月刀的下落,一說:蜀漢滅亡時魏軍殺入成都,龐德兒子龐會為父報仇,殘殺關家子弟,寶刀下落不明。唐建中年間的宰相關播是關羽後代,幾經努力尋得寶刀。此後,寶刀流傳到大宋名將關勝手中,關勝死後寶刀被金人擄往北漠,不知所終。

關羽死後,他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去了哪裡?

二說,南北朝文人陶弘景所作《刀劍錄》中記載:“關羽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採武都山鐵為二刀,銘曰萬人。及羽敗,惜刀投於水。”這裡說,關羽採來山鐵打製雙刀,刀身刻字“萬人”,兵敗時把雙刀投入水中。

這部寫於南北朝時期的書籍,距三國僅100多年,它的記載應該更接近於歷史。引人關注的是,《刀劍錄》中並沒有青龍偃月刀的說法。這是怎麼回事呢?

2、青龍偃月刀本不存在

如果有人說,其實關公不用刀而是用槍,應該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三國志》中的解白馬之圍中,是這樣記載斬顏良的:“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是刺殺顏良,顯然這不是刀的功能。

關羽死後,他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去了哪裡?

按民間說法,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刀重82斤。漢制82斤約等於現在的16斤,這種長柄大刀漢朝時尚未出現,馬上持槍、矛才是當時的主流。即青龍偃月刀本不存在。雙刀作何解釋?其實,刀主要是佩帶用的短兵器,當時也不是戰場中的主力。

3、赤兔馬的下落呢?

“布有良馬曰赤兔”最早出自《三國志》這句“名言”,後來就演義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呂布死後,馬被曹操所有。曹操為了籠絡關羽,以便為已所有,因此把呂布的赤兔轉贈給關羽。

假設關羽的坐騎是赤兔馬,但也不是呂布所騎的那匹。因為赤兔馬的本意就是紅色的快馬。古代傳說,駿馬有飛兔、腰褭(niǎo),周穆八駿中則有赤驥、飛黃、白蟻、華騮、騄耳、騧騟、渠黃、盜驪。

關羽死後,他的青龍偃月刀和赤兔馬去了哪裡?

後人形容良馬多用上述字眼,赤兔顯然化于飛兔。呂布騎一匹紅馬,關羽也騎一匹紅馬,這是最大的可能。這樣說來,赤兔馬作為一匹快得很快的紅馬,它的下落就無足輕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