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首戰三宗罪:衛冕冠軍難逃“沒落魔咒”?

隨著俄羅斯世界盃進入第四個比賽日,開賽以來的最大冷門失利在此發生,然而外界此前想不到的是這場冷門居然會發生在衛冕冠軍德國隊身上——面對小組賽第一個對手墨西哥隊,主力悉數登場的德國隊在對方的反擊面前束手無策,0-1的實際比分也無法掩飾球隊幾乎全線潰敗的比賽格局。

回顧歷史,德國戰車上一次在世界盃首戰失球還是在1982年,而進入新千年以來,強大的德國隊在世界盃首戰中不僅保持全勝,平均進球數更是多達5粒。只是如今,這支我們熟悉的曾在四年前笑傲阿拉卡納的德國隊,為何突然之間變得如此陌生了呢?

德國首戰三宗罪:衛冕冠軍難逃“沒落魔咒”?

德國輸得很憋屈

【一成不變,這是足球世界最大的隱患】

相比較四年前的巴西世界盃,德國隊主教練勒夫在此次俄羅斯之行中一口氣帶上了14名新人,其敢於摒棄上屆奪冠功臣格策、許爾勒等球員的積極決定一度得到了充足肯定。然而,當球隊在本屆世界盃的主力陣容漸漸浮出水面,外界才發現球隊的核心框架與四年前相比幾乎相差無幾,很難看出具有積極作用的新意設計。

這場面對墨西哥隊的世界盃首秀,本次德國隊大名單中,9名參加過上屆世界盃的球員有8人獲得了首發機會,唯一坐在替補席上的還是萬年替補金特爾。特別是在外界認為尚存競爭的2處位置上,勒夫並沒有給新人京多安、格雷茨卡或羅伊斯、布蘭特機會,而是持續選擇“老臣”赫迪拉和德拉克斯勒先發登場,而這樣的選擇最終讓他在賽後可謂備受批評。

其實,不僅首發球員幾乎保留原有架構,德國隊的首發陣型也停留在勒夫時代便固定使用的4231。此外,再加之勒夫近年來持續佈局的傳控戰術和借鑑於拜仁的邊路進攻,這讓德國隊在登場之前便早已把自己的戰術設計和進攻特點徹底暴露在對手面前。因此,墨西哥主帥奧索里奧在本場賽後新聞發佈會上得意地表示:“半年前,我們就針對德國隊制定出了比賽計劃,而這場比賽我們防守做得很聰明,並且抓住了反擊的機會。”

可惜的是,保守似乎成為了每名世界盃冠軍主帥的共同特徵,這讓勒夫在比賽臨近結束時才想到讓戈麥斯和布蘭特登場改變戰局。“他們派上戈麥斯這招,我們早就有了準備,比賽前我們還針對性的練習了防守。”不難看出,勒夫的這一舉一動早在對方的計劃中,這也就讓德國隊在針對性佈局下徹底迷失了方向。

德國首戰三宗罪:衛冕冠軍難逃“沒落魔咒”?

德國並未展現鋼鐵意志

【毫無紀律,是誰讓球員在場上如此肆無忌憚?】

縱觀本場比賽,除了進攻端幾乎被墨西哥隊的針對性防守所徹底遏制,德國隊在防守中更是被對手的反擊所徹底沖垮。回顧過往,高位壓迫、積極補防曾是德國隊全線壓制對手的重要手段,但是本場比賽全隊中前場暈暈沉沉的發揮絲毫讓人看不到壓迫的力度和反搶的積極,倒是讓墨西哥隊的有效設計一次次收穫成功,幾乎每次反擊都可以創造出十足的威脅。

在這其中,德國隊看似豪華的中場組合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特別是克羅斯與赫迪拉組成的雙後腰在防守端的消失不見正是球隊防線被徹底沖垮的罪魁禍首。對此,後防中堅胡梅爾斯毫無保留的批評道:“賽前我們談了很多關鍵點,比如輕易丟球和防線保障,但是我們今天都沒有把這些要求轉化到球場上。我們的中場保護做的非常不好,經常只有我和博阿滕在後面,這讓墨西哥的反擊完全打穿了我們。”

從排兵佈陣來看,勒夫選擇讓赫迪拉獲得首發機會,一方面看重其在世界大賽中的豐富經驗,另一方面自然是希望他在中場區域發揮好對抗和協防方面的優勢。不過,已過而立之年的赫迪拉看上去真的老了,B2B屬性的淡化讓他在一次次前插後難以及時回撤,由此導致他在對方反擊時已經力不從心、完全失位。

而在赫迪拉的身後,“眼神防守”不知何時成為了克羅斯身上的不佳印記。只可惜在德國隊並沒有莫德里奇和卡塞米羅的保駕護航,克羅斯全場比賽出工不出力的防守姿態正是德國隊防線被全面打爆的最佳註釋。更令人費解的是,似乎“博格巴”附身的克羅斯在回防中猶如散步一般隨意,這讓墨西哥隊反擊時在中場區域如入無人之境,而最終的結果則是胡梅爾斯和博阿滕不得不一次次直接上搶,但是這種冒險式的嘗試一旦失效,那麼便不得不面對球門暴露在對方前鋒面前的危險結局。

於是在墨西哥隊一浪高過一浪的反擊中,進球也就成了必然。比賽來到第34分鐘,墨西哥正是藉助反擊機會由迅速插上的洛薩諾在禁區左側推射得手,而此時回到禁區內加以補防的是誰?居然是前腰厄齊爾。那麼,德國隊的雙後腰呢?赫迪拉此前的前場持球被斷為對方此次反擊創造了機會,而散步回防的克羅斯原本只要速度稍快一步就可以及時封堵射門……不知,是誰允許他們此時在場上如此肆無忌憚的無視紀律,無視防守?這還是我們熟悉的那支全員皆兵、敢於擔當的德國戰車嗎?

德國首戰三宗罪:衛冕冠軍難逃“沒落魔咒”?

德國隊有些散漫消沉

【缺乏意志,勒夫的球隊急需找到精神領袖】

作為球隊雙後腰,《圖片報》在賽後對克羅斯、赫迪拉的評分雙雙不及格,而後者在比賽60分鐘便被勒夫第一個換下場,並讓10號位的厄齊爾罕見的回撤位置承擔起後腰職責。原因何在?顯然,勒夫早已看到球隊作為球隊攻防第一環節的後腰位置已然成為球隊的問題所在。面對墨西哥隊的全線死守,當中後場的疏導出現了問題,那麼球隊的整體進攻也就陷入了癱瘓之中。

在這其中,克羅斯全場比賽佔據球隊1/4射門次數(6次)的表現令人深感意外。作為中場樞紐,克羅斯的急躁心態自比賽伊始便蔓延至全隊,這讓勒夫多年打造的德國隊整體戰力就此出現了混亂與失序。除了基米希不顧身後空當的盲目助攻,還有德拉克斯勒在邊路頻頻選擇單幹,而維爾納和穆勒則在不斷換位後也找不到有效的接球點。可以說,如此不正常的德國隊在過往數屆大賽中真的極為罕見,那總是可以在不利局面下逆勢崛起的強大精神早已不見蹤影。

此時,勒夫主教練在場下的不滿情緒溢於言表,他讓羅伊斯等替補在上半場便開始了場邊熱身,只是不解在球隊如此混亂的格局中為何直至下半場60分鐘過後才完成首次換人。或許,此時的勒夫更加想念的是曾經的兩位隊長拉姆和小豬。前者在低調中有著樸實的踢球思路,總是可以在積極助攻中保護好身後的巨大空當;後者的精神品質則會感染全隊,其不惜體力、能奔善搶的風格更是提升了球隊的中場硬度。

不過當此時的德國隊在場上完全迷失,球隊不僅找不到像拉姆、小豬一樣的問題彌補者,更找不到那個可以站出來一呼百應的聲音。此前,勒夫冒著巨大爭議也要把剛剛傷愈復出的諾伊爾列入球隊首發,看重的正是這位新隊長在隊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只是當球隊的中前場陷入碌碌無為、渾渾噩噩的狀態中時,處於球隊最後方的諾伊爾卻是那麼有心無力——他除了多次封出對方的射門,在場上真的很難親身投入到球隊的前場攻防之中,而當諾伊爾在最後時刻拋棄球門進入對方禁區爭搶頭球時,或許正是德國隊已經全線失衡下的無奈表現。

毫無疑問,這支德國隊如今正在帶“病”登場。他們曾經引以為傲的精神意志難以尋覓,自以為是的球員心態卻在不斷影響球隊整體。對此,勒夫主教練此時除了需要及時作出技戰術的調整,更需要為這支偏離軌道的德國戰車找到新的核心力量,而球隊現有的主力框架和責任分工是時候作出改變了。否則,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衛冕冠軍的前車之鑑將會敲起更響的警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