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有座門等級極高,可門匾上插了一支斷箭,嘉慶帝:誰拔砍誰頭

故宮有座門等級極高,可門匾上插了一支斷箭,嘉慶帝:誰拔砍誰頭

北京故宮,又名紫禁城,目前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宮,北京故宮是人類建築史上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建築群。

對於中國人來說,提到北京市的旅遊風景區,北京故宮絕對名列前茅。於是,出現了這樣一幕場景,北京故宮每天遊人如織,如果遇到節假日,排隊等兩個小時也是常有的現象。

據故宮管理部門的統計數字,2017年北京故宮總接待遊客達到了16699538人,較上年增加4.25%,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作為有著六百多年曆史的建築群,故宮裡有太多的有趣故事,尤其一些不引人注意的小細節更是如此。

故宮有座門等級極高,可門匾上插了一支斷箭,嘉慶帝:誰拔砍誰頭

縱然故宮每天遊人如織,可大家在遊覽故宮時有沒有注意到隆宗門上的牌匾,在牌匾上插著一根箭的箭頭,這是怎麼回事?隆宗門位於乾清門前廣場西側,為面闊五間,黃琉璃瓦單簷歇山頂,單昂三踩斗拱,徹上明造,梁枋繪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的建築。

門道內北方為清朝軍機處值班房,這條通道意義重大,它是一條內廷與外朝西路的重要通道。當然,這條通道如果沒有得到皇帝的允許,即使王公大臣也沒資格私自進入。

故宮有座門等級極高,可門匾上插了一支斷箭,嘉慶帝:誰拔砍誰頭

這座門還有一個功能,未在紫禁城裡駕崩的皇帝,其梓宮也是由隆宗門迎入,並於門內齋集舉哀。比如大家熟悉的康熙、雍正、道光等皇帝就是如此。如此高規格的一座門,竟然留下了箭頭,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是不可思議的現象。

這是嘉慶皇帝留下的命令,箭頭無論是誰都不能拔掉,否則就是砍頭之罪。嘉慶十八年,河南東北部及京畿爆發了以林清、李文成為首的“天理教”起義,準備在於佔領紫禁城。

故宮有座門等級極高,可門匾上插了一支斷箭,嘉慶帝:誰拔砍誰頭

當年九月十四日,林清、李文成等人組織起義軍一百多人,他們喬裝打扮,計劃從紫禁城東、西華門進入內廷。西華門的這支起義軍,在太監劉德才、劉金等人的接應下,攻到了隆宗門前。

起義軍在此與皇宮內衛發生了激烈戰鬥,箭頭就是在戰鬥中留下了。這次起義平定後,嘉慶皇帝深感恥辱,稱其是“漢、唐、宋、明未有之事”,破例向天下頒發了“罪己詔”。對了,在這次平定起義軍戰鬥中,嘉慶皇帝的第二個兒子表現突出,他就是清朝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道光皇帝,即愛新覺羅·旻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