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美麗鄉村建設應遵循的10大原則

美麗鄉村建設,既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幫助農村脫貧致富的一條途徑,也能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讓為民服務的宗旨得以體現。但是,縱觀這幾年的鄉村建設,出現了許多負面案例……

薦讀:美麗鄉村建設應遵循的10大原則

一、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園、大廣場,偏離整治重點

在檢查驗收過程中,發現部分村莊存在建大公園、大廣場、大牌坊或者建設旅遊觀光項目,忽視農村生活汙水垃圾治理、裸房整治等整治重點的現象。

二、照搬城市模式,脫離鄉村實際

有的村莊綠化採用草皮、灌木修剪等城市園藝手法,不僅不易村莊後期維護,還與城市景緻大同小異;同時部分村莊還存在水泥過度硬化、透水不足等問題。

三、破壞鄉村風貌和自然生態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部分村莊存在推山削坡、填塘以及溪流、溝渠等駁岸硬化過度等破壞鄉村風貌和自然生態的行為。

薦讀:美麗鄉村建設應遵循的10大原則

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科學有序的發展。

01 遵循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方可成就大業。對規劃建設要堅持區域統籌、全域規劃,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穩紮穩打、量力而行的方針。一個階段一個節點、一個時期一個重點,實事求是,根據實際情況,一個縣每年確定1個至2個重點村,集中力量,點面結合、分步實施、強力突破。

02 遵循自然生態、返璞歸真的原則

自然生態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特色。一是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充分尊重自然,尊重人文主體地位,認真貫徹落實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鄉村生態保護。

二是注重自然風貌與現代技術的嫁接,讓美麗鄉村既有古韻又有新風,通過科學適度的改造、修飾和點綴,既保留鄉土人文的青澀淡雅,又吸納現代生活的方便快捷,讓人置身青山綠水,有一種遠離浮躁、心緒寧靜的感覺。

薦讀:美麗鄉村建設應遵循的10大原則

03 遵循文化表現的原則

文化也是美麗鄉村建設之魂。文化包括民族文化、農耕文化、村落文化等。加大對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升對文化書屋、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戶以及民間文化傳承人、研究者、保護者的支持和引導力度,保護好鄉土文化之根。注重文化注入和文化引領,通過村莊基礎設施建設、自然景觀(景點)改造提升、民間文藝團體培育、文化標識文化印記刻畫等,全面提升鄉村文化氣息。

04 遵循規模化呈現的原則

主要是指苗木花卉的規模化、房屋建築物的規模化、民俗文化的規模化、飲食文化的規模化。

05 遵循差異化的原則

美麗鄉村建設要注重制定藍海戰略,力求差異化。通俗點講,就是要找準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爭取到美麗鄉村的市場主動權。每個鄉鎮要尋找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符合當地實際的生態旅遊、鄉村旅遊、休閒體驗、農村電商、生態種植養殖、特色美食、養老醫療等新興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特色鮮明、風格各異的特色小鎮、風情小鎮、迷你之鄉,塑造地域品牌形象,不斷提升鄉村建設知名度和產業發展支撐力。

薦讀:美麗鄉村建設應遵循的10大原則

06 遵循標準化的原則

美麗鄉村建設也要有標準,比如廁所的標準、住宿的標準、蔬菜的標準、房前屋後衛生的標準、農民服務的標準等。

07 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隨灣就勢,因地制宜,宜民俗則民俗、宜水則水、宜山則山、宜花則花。同時,宜村建則村建、宜鎮建則鎮建、宜縣建則縣建、宜幾個村聯合建也可以幾個村聯合起來建,不能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08 遵循注重宣傳的原則

薦讀:美麗鄉村建設應遵循的10大原則

09 遵循群眾路線的原則

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為了群眾,要使群眾的思想從“要我幹”轉變成“我要幹”。發動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必能建設好美麗新家園。

10 遵循黨建保障的原則

要選出一個好支書、建設一個好支部。也就是各級要求的,美麗鄉村建設做到三個一:一隻“領頭羊”,要有一個好書記;一把“米”,要有產業,村裡要有集體收入;一片“情”,對人民的深情厚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