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千禧一代的崛起以及80/90後成為消費主體,使得社會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發生轉變。消費結構的升級影響著住宿業的整體格局,後起之秀民宿、短租逐漸成為住宿新力量,與傳統的酒店平分天下。時代不同,風雲變幻的市場環境考驗著每一個酒店品牌和從業者。

5月17日,由執惠和錦江國際會展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文旅大住宿創新論壇(廣州站)”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琶洲館)成功舉辦。論壇聚集了國際國內傳統酒店品牌的資深從業者以及一些新崛起品牌的創始人,圍繞“創變住宿,創享生活”的主題,探討文化和旅遊融合後住宿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當然,本次論壇不止步於住宿場景,其觸角還深入到對新型生活方式的探索和思考,共同推動文旅大住宿的多空間、多業態、多產業的價值重構。

住宿業告別單一業態,呈多元化發展

縱觀中國住宿業市場,旅遊行業快速增長帶動了住宿行業持續發展。中國旅遊業統計公報顯示,近五年來國內旅遊人次一直保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長,旅遊業的帶動已然成為住宿業快速增長的新亮點。

國內旅遊市場已經從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旅遊轉變,消費者追求場景、文化體驗和精神滿足。作為唇齒之邦存在的住宿業也發生著變化,人們不再滿足於標準化的酒店住宿,住宿業開始從最初單一的酒店住宿,向多元化住宿方式發展,從標準化酒店住宿向非標化、精品化、家居化轉變,更加註重場景體驗和文化內涵。

執惠創始人兼CEO劉照慧認為,消費升級是大住宿業進化的最重要推動力,第三空間的內容新生活方式才是大住宿的未來。劉照慧還表示,酒店業將會達到1009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平均增速高於GDP增長,高端和中端酒店增速最快,在休閒度假增長的速度更加值得期待。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執惠創始人兼CEO 劉照慧

經歷2013年的行業困境,2014年星級酒店全行業虧損59億,2016年酒店業實現行業正利潤,以及2017年業績普遍上升之後,酒店業在2018年開始呈現強勢復甦之勢。據中國飯店協會與盈蝶資訊聯合發佈的《2018中國酒店連鎖發展與投資報告》介紹,2018全國飯店業規模將持續擴大,住宿餐飲業總收入將接近5萬億。

對此,STR大中華區市場開發經理張晉燁在論壇現場的分享也印證了這一現象,他透露了2018年第一季度的酒店業績表現,“平均房價上漲趨勢在延續,而且平均房價的增幅在擴大,市場從量的增加現在慢慢開始影響到整個價格的提升,整個酒店的盈利能力開始比過去有好轉。”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STR大中華區市場開發經理 張晉燁

錦江國際集團近年通過頻頻收購擴張品牌,並攜手多家知名企業共同出資10億元投資設立WeHotel齊程網,將錦江、盧浮、鉑濤、維也納旗下所有酒店的會員信息進行整合,構建起一個擁有逾億會員的會員體系,助力集團發展。

廣東省互聯網協會副會長、錦江WeHotel齊程網總裁孟令航分享了WeHotel會員運營法則,他表示,“我們有全球最大酒店會員俱樂部,有1.2億會員。我們之所以能做到今天這麼大的量,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論和機制——會員運營五步法則。從會員篩選、開發會員到留住會員、黏住會員再到以老帶新。”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廣東省互聯網協會副會長、錦江WeHotel齊程網總裁、鉑濤信息CEO 孟令航

孟令航認為,中國酒店行業互聯網銷售比例遠超其他行業,但酒店互聯網營銷能力遠遠比不上其他行業。他希望通過成立WeHotel培訓學院,為中國酒店行業培養出2萬名懂互聯網+營銷的酒店營銷專家,解決酒店的內部運營跟不上酒店銷售節奏的痛點。WeHotel齊程網以“品牌+智能+會員”模式,構建全新住宿生態。

國內酒店品牌受到市場考驗,國際品牌也沒能倖免。圓桌研討環節,執惠創始人兼CEO 劉照慧、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發展官孫健、萬豪國際集團酒店業務發展副總鬱國剛、華住酒店集團執行副總裁孫武、希爾頓歡朋(中國)投資發展副總裁陳寶柱圍繞“多模式合作趨勢下的‘洋品牌’基因如何保持”的主題,對國內外酒店品牌的差異和中國市場機會、國際品牌通過本地管理集團在國內落地過程中的得與失,以及輸出管理模式後“外資品牌”基因的堅守與在地化融入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住宿市場新方向,生活方式成酒店未來主打

近兩年,住宿業呈現一種全新勢力,城市生活方式酒店的發展態勢如火如荼。實際上,城市生活方式酒店是對市場定位的細分,主要以個性化、特色化為實現途徑。每個城市特有的風土人情,這就是所在地的生活方式,這種特有的生活方式融入酒店產品裡,對消費者來說極具吸引力。

因此眾多酒店品牌競相追隨,紛紛朝著生活方式拓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月,中國市場上的城市生活方式酒店品牌(含發佈、簽約及開業)已近30個,來自10餘個不同的集團公司,分佈地點多在一二線及省會城市。

生活方式酒店跑馬圈地白熱化的現象,反應出酒店從業者們跳脫出古板傳統的思路,行業越來越人性化和有溫度。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了更好適應市場需求,住宿業如何體現生活的儀式感值得每一位酒店從業者思考。

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漆平就“夢境的營造——文化與旅居”為主題,分享了自己對住宿業的看法。他認為文化是我們追求的一個終極,一個高度,沒有文化的高度,所有的東西都是在一個低層面的平面上的競爭,只有文化作為精神內涵,才能夠在一個高度上面跟別人競爭。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 漆平

書香酒店投資管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巍、花間堂酒店及度假村總裁、首席執行官何少波、恆大酒店集團品牌中心總經理郭子昕、隱居集團首席品牌商務官周豪、尚美生活集團中高端酒店事業部CEO王西光圍繞“住宿與生活儀式感”的主題,探討了從住宿如何貼近顧客內心情感的深度需求、酒店經營生活儀式感的附加場景有哪些,以及“住宿+”生態圈的盈利矩陣等內容,現場精彩紛呈。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住宿業將重構休閒度假流量生態

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升級,是各種文旅供給側形態產生的核心動因,它直接催生出多樣化的旅遊產品。不同的旅遊產品擁有不同的導流屬性,從旅遊要素角度出發,具有強導流屬性的要素有三個——交通、住宿、導遊。

住宿時長佔據了消費者在目的地三分之一左右的時間,而住宿預算又佔總預算的近一半,所以住宿是周邊遊用戶體驗的重中之重。消費者在住宿中的體驗越好,就越能和住宿的經營方建立粘性,從而復購,造就了住宿成為周邊遊核心的流量入口。飛豬副總裁、酒店事業部總經理黃宇舟對住宿業重構休閒度假流量生態有著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在現代世界,整個住宿行業開始以創新為驅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真正能夠提升酒店的復購率和酒店內消費場景體感的,是酒店如何應用互聯網技術手段,進行線上和線下營銷結合的模式。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飛豬副總裁、酒店事業部總經理 黃宇舟

共享經濟傳入中國,經過五年的融入與發展,幾乎遍佈現代生活的各個領域。應運而生的全新旅遊產品——房屋共享在線短租,其出現就處於酒店的對立面,同分住宿市場這一杯羹。小豬短租副總裁潘採夫以共享住宿為主體,圍繞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消費升級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表示全球住宿業的發展趨勢,人們住宿的驅動將從“過夜的剛需”到“個體感受、沉浸式的體驗”轉變。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小豬短租副總裁 潘採夫

當然,一開始的民宿在中國的發展並不順利,近兩年市場環境變化,為民宿發展提供了各種利好條件,民宿經濟才得以迅速發展。以創新“投資+消費”模式,專注於酒店、民宿、公寓等空間眾籌的多彩投最有發言權,首席運營官張軼認為目前酒店業經營面臨著定位不清、同質化嚴重;供求失衡、空置率增高以及開發運營成本高,間夜利潤低三大考驗。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多彩投首席運營官 張軼

民宿的出現瓜分了住宿市場一半天下,這讓傳統酒店謀求發展的道路變得更加狹窄,其突破天花板之舉也迫在眉睫。在雅高美華的王杭靜擔任的主持的圓桌研討環節,錦江之星旅館有限公司公司董事、CEO、上海錦江盧浮亞洲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區首席運營官昝琳;雅高美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開發副總裁晏春;中青旅山水酒店集團副總裁周剛;希岸酒店品牌創始人、CEO陸斯雲;華住集團漢庭品牌COO顧林以經濟型酒店如何突破天花板,轉向有限服務為主題,從經濟型酒店轉型的出路、探討到如何差異化酒店管理和對客增值服務,以及未來酒店市場環境會催生怎樣的產品和演進路徑是什麼,現場乾貨滿滿。

文旅融合後首個大住宿創新論壇舉辦,引領新時代的品牌創變思考

6月7日,執惠將在京舉辦第三屆中國文旅大消費創新峰會,行業眾多文旅嘉賓匯聚,多維度、多角度全方位解碼中國文旅業的發展邏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