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2017年12月,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方案明确定义,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欺凌除了对“受伤者”造成伤害外,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长期欺负别人,会很自我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等等,“旁观者”会因为帮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等等问题。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校园暴力典型案例

京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的文章日前刷爆朋友圈。北京中关村二小一名学生家长在文中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两名同学的霸凌,11月24日更是被两人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

延安吴起县中学发生校园欺凌事件

延安吴起县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6名高二女生持刀威逼5名学妹脱光衣服集体猥亵。6名涉案女生现已被当地警方刑拘。如此骇人听闻的场景实在触目惊心,尤其是当这种下流无耻的暴行发生在革命圣地延安的校园内,如此卑劣下流女生丑闻,恐怕大多数读者都会陷入迷茫不解,黑社会也不过如此,何况女生、何况高中女生!

重庆女生太邋遢被5同学围殴打成十级伤残

近日,重庆市荣昌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多名初中女学生共同殴打另一名女生兰兰,导致其伤残。  而这一事件的起因,竟是兰兰在住校期间因不注重个人卫生,而引起同寝室其他女同学“公愤”。  5名女学生随即一起打耳光“教育”兰兰,导致其十级伤残。

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副班长逼同学喝尿事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13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校园暴力案例数不胜数

2016年5月14日雯雯在济南历城区某中学读初二,成绩优异、性格爽朗。刘女士觉得女儿表现异常,再三追问之下,女儿痛哭流涕,才说出自己的遭遇。大概在半个月前,雯雯因为跟同班一个男同学多说了一会儿话,就被该男生的女友喊来俩同伴扇了耳光。

2016年5月16日,一段校园暴力视频被疯传,一名中学生男孩,被一名身体强壮的同学殴打,其中几十人围观,据网友称,这起事件发生在五莲街头中学。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2016年5月19日,17岁女生小宜看到陌生人靠近,就会浑身发抖,蜷缩起来说“别打我”,而她这样的反应,只是因为连续两次遭受同宿舍5名女孩的群殴。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2016年5月23日晚,14岁的初二女生小雨被两名女孩从西安城北“掳”到朱雀门附近,在一小区内遭到三女一男一个多小时的殴打,遍体鳞伤。此事经过华商报报道后,警方及时介入,并在一天后将4名嫌疑人抓获。随后,这4名嫌疑人被刑拘。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校园潜在暴力的十大特征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触目惊心,为什么这些正值青春年华的在校学生竟然变得性格乖戾、行为冲动、甚至动辄刀棍相见,血溅当场……那么校园暴力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哪些人群最易沦为校园暴力的牺牲品呢?――也许我们早一点意识到,早一点给他们以更多的关心和温暖,早一点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那么也许结果不会是这样。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根据众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专家们分析:符合以下十种情况越多的青少年越有可能出现暴力犯罪行为。

一、性格严重内向

案例:山西初二学生泼硫酸案。初二学生陈某平时不爱着惹人,性格内向,遇事时不愿意白白地受气挨打,但也不愿向他人诉说或向家长老师校方申诉,当再次遇到其他学生挑衅时,将硫酸泼向对方,导致13人毁容。

对有这种表现的学生,家长和校方应主动努力与之沟通,或请教心理学专家,帮助其调整心态,使之能向他人敞开心扉,表达心情,诉说心事,使他们能更好的平衡心理,通过外界的帮助来完善思维,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从而避免遇事激烈冲动、自作主张。

二、家庭不和睦

家庭问题已经成为造成校园暴力的一大原因,对家庭生活有困难、父母离异、父母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社会各方面都应当引起重视,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引导,使他们能够正视生活,减少家庭问题对他们产生的不良影响。

三、喜欢虐待小动物

案例:新沂市小学生与同学打架。该学生家庭离异,父亲崇尚棍棒教育。老师认为该学生“既残忍又暴躁易怒”,经常和同学打架,无缘无故地把桌子、凳子踢翻。同学反映他对什么都没有爱心。回家路上看到小猫、小狗都想去踢几下。一次同学们看见一只小鸟,有个女生怜悯的说“这小鸟真可怜”。他看了看,突然从地上一把抓起小鸟,同学们看到是他,喊道“你快放下,小鸟受伤了”。他听了,不理睬,然后在一群女生的尖叫声中把小鸟狠狠地向地上摔去,摔完后不顾众人的指责,从地上捡起将死的小鸟,两根手指提起来在眼前晃晃,又丢在了地上,然后推开同学,带着笑容满意的离开了。

对于平时表现有虐待小动物行为的同学,家长老师都应当引起注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周围同学不应当对其敬而远之,或只是批评指责,反而要与他更为亲切,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其对弱者的同情心,减少攻击性。

四、热衷暴力和黄色网站及小说、影视等

案例:优秀生强奸同校女生案。他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这个学期以来,自从他迷上网吧,他是今年2月开始看黄色网站的,他觉得刺激过瘾,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后在与同校女生结伴去学校路上将其强暴。

热衷于暴力、黄色网站书刊影视的学生,很可能存在暴力倾向,过度的沉迷使他们在某种环境下难以自控,极易发生暴力行为。校方和家长及社会应当在这方面开展更为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导向。

五、具有好斗心理,非常强烈的好胜心,虚荣心极强

案例:如某一高二年级品学兼优的男生,因骑一辆新单车、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而遭到邻班三个陌生男生的嫉妒,而葬身于他们的暴打之中,最终导致一个原本圆满幸福的家庭的破碎和年轻生命的夭折。

家庭和学校都应当正确指引孩子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他们能够正常对待优于自己的一切,对于有强烈好胜心理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

六、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偶像

案例:某校新生得知本班同学被学校内其他同学打伤,他认为对方是欺压新生,气愤之下,认为自己练过跆拳道能够为本班出头,主动去找对方“较量”,双方都被重伤。

对于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特征的同学,大家应当多在集体活动中暗中帮助他,使他了解到不是所有问题一个人就能解决的,并且要正确认识影视书刊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和意义。

七、极其喜欢刀具等危险器械

滨海县陆集中学两名学生因琐事发生争执,学生叶某用管制刀具向学生陈某连刺6刀,致陈某死亡这一校园暴力伤害。

学校应联合治安部门对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和思想教育,对商贩进行治理,同时也应当进一点加强校内及周边治安,缺乏安全感也是学生喜欢携带刀具的原因之一。

八、刚愎自用,不能接受他人意见

案例:北京某中外合资寄宿中学高三和高二学生因琐事发生争执,半夜时分,部分高三学生手持棍棒摸入高二学生宿舍,毒打高二学生,造成11名学生受伤,一名学生眼睛被玻璃扎伤,一名学生眼角被打裂。事发之后,学生惊恐万状,次日上午该班只有8名女生上课……

发生争执时,要控制情绪,各让一步,家长和老师也应注意学生性格上的缺点,注重引导教育,注意方式方法。

九、崇尚黑社会义气

案例:2004年11月3日,内蒙古商都县第一中学三女生郭某、王某和李某持刀抢劫49名学生共688元现金和2块手表。在采访中,内蒙古三女生抢劫案中的王某和李某始终不认为自己抢劫,在她们看来这不过是出于姐妹义气,帮郭某一块向那些学生借点钱罢了。

对于平时表现得喜欢“讲义气”的学生,不要一味的批评指责,家长老师应当采取更容易

十、凡事一根筋,做事不考虑后果,缺乏对法律的认识

案例:同安新民中学的一起校园暴力案件,一名初一的学生拿刀砍伤了同学的手腕,造成被砍伤的同学左手残疾。这起校园暴力案件的起因仅仅是两个学生的一个玩笑,然而一个玩笑竟能让孩子拔刀砍向同学,可见孩子胆子实在可怕,做事情时根本不考虑后果,也没有想过为一点小事而做下了违反法律的行为。

家庭要培养正确的方法来教导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溺爱,校方也应在教学之外,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且适当加强法制教育,使其认识到违反法律的严重性。 以被接受的方式来与他们交流,把“义气”转化为真正的同学友情。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校园暴力的延伸与思考

校园暴力是由个体或群体实施的一种侵犯性行为,是一种基于恶意或是故意的有目的行为,目的是让受害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惧、痛苦或身体受到伤害的行为。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应对校园暴力的挑衅行为。

当我们的学生面对同伴恶意挑衅性的行为,比较有效的应对措施是告诉老师或者家长,让他们来充当“中间人”,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而起反作用的应对措施往往是予以反击或者消极承受伤害。这说明教师在处理校园暴力问题上是有其独特的作用的。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抵抗校园暴力的重任,在教师个人和学校组织力量有限时,我们甚至可以借助于司法机关、公安等部门的配合对严重的暴力伤害事故做出有效的处理。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当我们遇到校园暴力的时候,如何应对?

1、逃离现场,不要让他们得逞。

2、跑不了的时候,不要惊慌,冷静思考应对办法,可转移其注意力,拖延时间,等待时机。

3、如果是在人多的地方,可以大声呼救,引周围人注意,寻求帮助,不要激怒对方,尽量顺从,使对方放松警惕。

4、不要跟欺负你的人去一些私隐的地方,上学放学期间和同学结伴而行,不要独自行走,特别是下晚自习期间,有父母接送为佳,没有的,也要随时向父母报告位置,安全!

4、在班级中做人低调,不要炫耀奢侈品,引别人嫉妒,不要把‘有钱’写在脸上。

5、告诉老师或者你信任的长者。作为家长,必须开导孩子,多关心孩子情况,孩子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可避免校园暴力。作为学校要多开展有益身心活动,避免校园暴力,多关心学生,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课程。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校园,是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环境,期待校园的每个角落,不再有欺凌,还给孩子一个纯真快乐的成长园地!

校园欺凌,请远离我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