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跌去40%,小蟻NEO為啥還這麼淡定

小蟻NEO這個區塊鏈項目相信幣圈的朋友並不陌生,因為他在2017年已經是一個神話,從IC蛋到現在,價格翻了幾百上千倍,就用二期參加IC蛋的價格來看,現在的利潤都是600多倍,還有此項目得到了幣圈大佬李笑來的投資,李笑來在多次會議上也提到過這個項目,因為這是他的一個很成功的投資案例。

不像一般的炒幣者經常三點無眠看幣價走勢,天涯哥投資之後一般很久才看一次,前兩天看了下,發現小蟻NEO已經跌倒40美元以下了,相比5月份跌去了40%,相比1月的高點,已經跌去了80%多。而過去一個月大盤幣BTC也只是從7500-8000美元的區間跌到了6500左右,跌幅不過百分之十幾,NEO何以跌得更厲害。

一個月跌去40%,小蟻NEO為啥還這麼淡定

投資NEO的幣友們別急,這個答案,得從歷史中去找。

雖然,現在跌得這麼慘,曾經NEO也牛逼過。

NEO原名小蟻,是國內早期的公有鏈項目,號稱中國版“以太坊”。它專注於區塊鏈智能合約與數字,希望實現數字資產鏈上的註冊、發行和流轉,可以用於股權眾籌、股權管理、債權轉讓、ABS資產證券化等領域。

2017年6月,小蟻宣佈正式更名為“NEO”。小蟻升級之後引入新的智能合約體系、新的跨鏈協議、新的抗量子密碼學、新的分佈式存儲協議、新的安全通訊協議等先進技術,吸引眾多企業和開發者基於NEO平臺開發和延展各類應用。同時,NEO也與CA合作,建立鏈上數字身份系統,可實現實名認證。NEO期望和國際巨頭以太坊並駕齊驅成為全球兩大智能合約體系之一。

NEO是可以算得上是ETH的強化版,與以太坊較為相似,能夠將gas(或手續費)、智能合同,甚至是DApps(分佈式應用程序)聯合在一起。至於NEO所宣稱的DBFT改良拜占庭將軍算法等技術問題天涯哥在這裡就不累述了。

重點我們看下NEO的融資情況:

小蟻一共進行了三輪募資,早期的九位自然人和鐳厲資本風投機構,ICO1,ICO2,三輪合計5000萬股,投資人成本約合3000萬元,三期合算平均幣價格也差不多0.6元。NEO最高價格超過1000元,是名副其實的千倍幣。

>小蟻股的整體資金籌集及分配方案是:

啟動資金(2014.6):佔比10%;投資者:PA鐳厲資本和9位自然人,分別為達鴻飛、張錚文、王冠、徐義吉、藍領、巨蟹、初夏虎、張銀海、張軍;估值:1000萬人民幣。

,Pre-天使輪(2015.10月第一輪ICO):佔比17.25%;投資者:面向數字貨幣社區,只接受比特幣支付; 籌集2,100 BTC (當時人民幣換算為465萬元)。

天使輪(2016.8月第二輪ICO):佔比22.75%;投資者:面向主流互聯網用戶,接受人民幣支付;籌集6129BTC,參與人1493人。

前期眾籌資金主要用於公司經營性支出包括:人員薪酬、經營支出、物業支出、差旅等。

剩餘部分(非流通):佔比50%;最初由小蟻團隊持有,參與維護網絡安全。系統穩定後,擬用於發展合作伙伴、市場營銷、後期開發等方向,不直接進入交易所交易。

一個月跌去40%,小蟻NEO為啥還這麼淡定

NEO的代幣的市值是167億元人民幣,全球市值排行已經從2月的第七位下降到現在的第12位。代幣流通量為65,000,000NEO,大約佔總髮行量100,000,000NEO的65%,交易量較大的是OKEX、Binance。

看完NEO的融資情況,再看看過去半年NEO的K線圖,有兩點必須要清楚:

被稱為國產第一公鏈的小蟻NEO實際上趕在ICO的黃金時機已經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NEO啟動於2014年,天使完成於2016年,ICO在94新政前。而募集成本只有0.6元人民幣,可以說在上所前,NEO團隊和早期投資者已經大賺了,不得不佩服NEO創始人達鴻飛的遠見卓識。

承載了國人的希望和期許的NEO在上所後又狠狠的割了國人的韭菜。從去年底開啟的一輪牛市中,NEO的最高價格超過1000元人民幣,從此之後一路下跌,可以看做是持有大頭的NEO團隊和早期投資者進行了一次成功的收割。

看到有文章說NEO是低調崛起,天涯哥覺得這是錯誤的,實際上NEO作為國內第一公鏈,秉承了中國傳統智慧:悶聲發大財

未來NEO為怎麼樣?

在目前公鏈群雄並起的時代,NEO作為國產第一公鏈的光環已經黯然失色,跑輸大勢肯是必然的,願國產公鏈且行且珍惜,不然投資者對國產再也沒有信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