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或許大多數00後甚至95後都對健力寶這個運動飲料沒什麼印象。可在20年前,它絕對是當時中國最著名的飲料品牌。被譽為"中國魔水"的健力寶,在國內的飲料市場曾壓得兩大國際巨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抬不起頭,又讓以宗慶後為代表的娃哈哈們不敢叫板。

從一家獨大佔據大半市場,到如今的幾度易主、企業千瘡百孔,健力寶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1983年,三水縣酒水廠廠長李經緯萌發了做碳酸飲料的想法,經過數百次的實驗終於研發出了這種橙紅色的飲料,取名健力寶。

在當時,易拉罐是高檔飲料的象徵,國內沒有相應生產線,李經緯通過關係請百事可樂代工了200箱罐裝健力寶。

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健力寶作為中國奧運代表團的首選飲料,正是其廣告營銷的經典案例。這一屆奧運會,中國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健力寶也代表中國被世界所熟知。

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1987年,健力寶力壓可口可樂獲得了全運會的贊助資格。當時場內場外,甚至電視上有轉播的地方,鋪天蓋地全是健力寶的廣告。

1991年,李經緯突發奇想,健力寶"拉環有獎"活動的開展,又一次穩定了其國內飲料霸主的地位。李經緯不愧為驚世奇才,兩年後美國第一夫人希拉里喝健力寶的照片曝出,同時健力寶也成為了第一個走進聯合國的中國飲料。

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1994年,編號為3509號的小行星被命名為"三水健力寶星",這是全球第一顆以企業命名的行星,足見當時健力寶的影響力。

從1996年開始,以康師傅、娃哈哈和統一為代表的飲料行業優秀企業開始大舉發展,市場定位也不僅僅是單一的碳酸飲料,包括茶飲料和果汁飲料在內的各種新品層出不窮。而當時的健力寶雖仍佔據龍頭的位置,但在除了"東方魔水"的其他產品上卻是十足的失敗。

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一年後,健力寶到了它最輝煌的時刻,年銷售額突破55億。可同年李經緯在廣州建成高38層的健力寶大廈,使得政企關係積壓多時的矛盾爆發了。畢竟三水很窮,若是唯一的明星企業也飛走了,對於這個小地方的財政可謂滅頂之災。就連之後的港股上市也被否定,三水政府逐漸加強了對健力寶的掌控。

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對於李經緯而言,健力寶是他一手創建,高層領導均是創業元老,但中層骨幹的培養卻出現了斷層。除了飲料之外,健力寶對地產、媒體、醫藥等的投資均以失敗告終。因為三水政府是健力寶大股東,顧忌地方經濟效益的同時難免會制約企業的發展。

營業額逐年下滑,2001年三水市政府宣佈賣掉健力寶,但接手方不能是李經緯團隊。讓人沒想到的是,最後健力寶賣給了張海,一個假冒浙江國投管理人的頭銜,到處招搖撞騙的騙子。讓人唏噓的是,李經緯在轉讓儀式後不久因腦溢血突發住院,之後因貪汙罪入獄,最後因病去世。

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一個騙子,利用金融借貸的手段,用健力寶自己的錢買下健力寶,這樣的人又怎麼會用心經營呢。事實也證實了這一點,張海入主之後毫無邏輯地大肆投資,將資金轉移到了自己的名下。當健力寶毫無利用價值時,2005年張海以3塊錢將股份賣給了李志達。

善惡終有報!隨後張海因挪用資金被逮捕歸案,而李志達也被三水政府動用權力"驅逐出境"。

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隨後健力寶又輾轉三水政府、臺灣統一集團,最後於2016年重回三水。可經過多年沉浮,健力寶不論品牌影響力,還是在經銷商的口碑都大不如前。加之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國際巨頭以及娃哈哈、康師傅等國內知名飲料商對市場的瓜分,幾度易主健力寶早已百孔千瘡,難以再現昨日輝煌。

健力寶從一代人的輝煌,到另一代人的落寞,讓我們唏噓不已。商業這種東西,從來不會是突然成功,這種成功太幸運,便註定了不長久。

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現如今的知名企業無論公私都有著委託代理等問題,這個問題如果可以解決好,企業便會生機煥發,否則就是兩敗俱傷。

在企業中,包括國有企業,經營和改革不僅要尊重市場規律,作為靈魂和領導的企業家也應得到起碼的尊重,健力寶的悲劇值得我們深思!

從“東方魔水”到銷聲匿跡,曾經的飲料巨頭還有機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