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最近關注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在3~4月這兩個月時間裡,開了50家豪記滷煮的新店。這其中只有不到十個店的老闆有過曾經開過餐廳的經驗,五個老闆有過餐飲從業經驗,其他三十多個人全都是餐飲新手。老實說,這有點超出我的預期,因為最開始,我的計劃就是開30家門店即可,結果一不小心,就多出接近20家。

老實說,今晚在這裡不是來炫耀,而是跟大家講講在這麼短時間裡,開這麼多分店所遇到的問題。前兩天,陸續有老闆向我反映店裡生意不穩定,有的門店是生意一直不好,一天的單量就在一二十單這個範圍內徘徊;有的門店是前段時間生意爆好,每天一百多單,日流水都破萬了,結果這幾天單量狂降……大家都來向我請教原因,而我卻完全回答不出來。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昨晚,又有好幾個徒弟都來問我,無一例外的都是反映線上單量不穩定的問題。我問他們是否諮詢過線上團隊,結果在回答中,我明顯感覺到大家有情緒,因為他們的回答是,很多時候向線上團隊諮詢問題出在哪裡,都沒有得到回應和答覆,以至於他們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

這個事情我非常重視,第一時間截圖給杭州團隊的總負責人AS,他收到信息後也非常重視,直接說今天就這個問題開會討論,看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恰好,今天是線上團隊搬辦公室的日子,在這之前,整個線上團隊都是蝸居在一個四室的房子裡辦公,今天大家搬遷到IFS上班,正好能就這個事情做深度溝通。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而且,這個團隊在杭州原本日子過得很舒服,在我的“忽悠”下,他們放棄了在杭州的優越生活,跑到成都來跟我“創業”,7個人擠在一個房間裡,既生活又辦公。有一次我問AS,為什麼不大方一點,AS說,既然是來成都創業,那就要有創業的樣子,陪我一起經歷從零開始做這個品牌的全過程。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昨晚我整夜都沒睡好,腦袋裡一直在想線下門店反映的問題。另一方面,我也在仔細覆盤這兩個月的情況,通過今天的會議,在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後,綜合各方面情況下,我終於知道了問題的癥結所在。

我從杭州請的這個團隊,曾經是專門研究淘寶代運營的,他們最擅長的功夫,就是做精細化運營和數據化分析,比如豪蝦傳的春熙路總店,在他們的運營下,我們4月和5月的單量都不斷突破歷史新高,而且長期霸佔成都龍蝦熱門榜第一名,這在他們來成都前,是從來沒有過的情況,這足以證明他們的實力。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在豪記滷煮的一些門店裡,也體現出了他們的運營能力,比如我們好幾個地方的分店,在單量上都做到了當地第一名,為什麼這麼厲害的團隊,現在我們線下門店反而對他們有意見了呢?老實說,在沒有找到問題根源之前,我心裡是有點忐忑的,因為不管是線下門店,還是線上團隊,都是因為我而參與這件事,我不願意他們任何一方對另一方不滿意。

真實的原因是這樣的:餐飲的外賣主要是線上運營,但線上運營在實際工作中涉及到兩大板塊:第一塊就是深度分析和研究門店所在區域的外賣數據,對這些數據做系統化研究,然後制定出“作戰策略”;第二塊,就是根據這些基於大數據的策略,來反向的指導線下要怎麼去做好配合性的工作,這是能把外賣做好的最有效方式。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但現實中是什麼樣呢?因為不懂線上數據的分析和研究,所以絕大多數人做外賣,都是想當然的亂做,覺得像線下一樣,只要把東西上線了,味道好,就能自然的獲得各種客人的下單,結果呢?周圍商家稍微出一個滿減活動,就把所有單量吸引走了,因此,整個餐飲外賣市場,最缺的恰好就是懂得線上運營的專業化團隊。

首先,來成都的線上運營團隊,一共就四個人,去掉總負責人,實際上每天紮下去做事的,就三個半人(另外半個是因為其他工作也要操心),我們一直在不停的招人,但AS面試了很多人都覺得不太適合團隊,以至於從他們四月初來到成都,到現在,團隊也才勉強達到5個人。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但朋友們要注意的是:我們今年陸續開了50家店,平攤下來,每個人身上都有十家門店的工作量,而更可怕的是這50家新店裡面,絕大多數老闆都對外賣一竅不通,在實際操作中經常犯一些低級錯誤。比如動不動就關店,或者動不動就更改產品等,這給線上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

理想的配合是什麼呢?線上去分析同商圈的各種數據,然後根據數據去安排線下去執行即可。但現實是,我們線上團隊每天光是給線下門店老闆溝通基礎性工作,就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而且感到非常累,原因大家也懂:懂行的人去給不懂的人解釋,本來難度就很大。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因為我是豪記滷煮的總負責人,所以我能非常直觀的看到,線上團隊的小夥伴,每天幾乎都把時間消耗在教老闆基本功這些事情上了,以至於他們自己完全沒時間專心做運營,而且也不可能去做,為什麼呢?因為線下是基礎,至於線下的實操做得很好,比如出品速度快,效率高,味道不受影響等都沒問題,線上再去優化才有價值。

否則出現的就是反效果:線上花好幾天研究出的東西,本來是非常有價值的方法,能給店裡帶來更大的流量和轉化率,但結果很可能因為線下門店一個小小的改動,或者一個很簡單的準備工作不到位,就讓線上所有努力全都白費功夫。所以,線下是線上運營的根基,如果線下不給力,線上運營就完全是扯淡的事情。

開始門店少時,線上小夥伴還能一個一個的溝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線上團隊要對接的門店越來越多,尤其是我曾經反覆給線上小夥伴強調:我們不允許對線下門店區別對待,不能說別人位置不行就不聞不問,也不能別人市場小就不管人家,我們對待門店必須要一視同仁,都一樣的對他們付出。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在我的“不能區別對待”的要求下,線上小夥伴耐著性子去給那些配合度不夠,線下做得不夠好的門店做溝通,這帶來的後果,就是反而沒有花精力在那些原本基礎很好的店鋪上面了,這其實是有點得不償失的,以前我沒意識到這裡面所存在的時間損耗和精力損耗,昨晚一晚的覆盤反思和今天的開會,讓我意識到了。

歸結起來,問題的癥結就是人手不夠。如果線上團隊不是隻有5個人,而是有50個人呢?線下每個門店都扎一個人來做基礎溝通工作,而讓精通於數據分析和精細化運營的人去做他們擅長的時間,那我相信,每個店都有可能成為所在商圈的第一名。但現在的情況是:因為人手不夠,他們花費太多精力去教那些基礎薄弱的門店,導致基礎很好的門店也沒人去做精細化提升。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基於這樣的現實問題,AS果斷的在今天成立市場部,將原本分離的線下地推團隊和線上運營團隊,合併成市場部,一下就變成了15個人的團隊,然後把運營和溝通工作徹底分開:與線下門店老闆的接洽和日常溝通,交給地推團隊來對接,而杭州團隊就從日常的基礎教育和低效溝通工作中解放出來,把精力花在他們真正擅長的領域。

這樣的好處是:基礎薄弱的門店,不再浪費高手的精力,也不至於沒人搭理,有我們地推團隊來協助他們去夯實基礎,畢竟,地推團隊每天都要回公司開會,把店裡遇到的問題反饋給線上團隊,同時又把線上團隊的意見傳達到門店,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並監督執行到位;而底子好,客源優勢明顯的門店,則在杭州團隊的精細化運作下往上衝,同時又給其他門店做了好的榜樣。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創業之路就是如此,感謝各位門店老闆能讓我在這個階段發現這些問題,在日誌的最後,我希望所有與我合作的朋友,不管是以前的合作伙伴,現在的合作伙伴,還是未來的合作伙伴,都請對我保持極度開放和極度透明,因為這是我在生意合作上奉行的行為方式:我希望所有問題都能拿出來,放在明面上討論,然後大家一起來尋找解決辦法。

我曾經做過很多生意,見過很多生意夥伴扯皮蹦筋的狗血之事,其中絕大多數原因都是基於彼此的不信任和猜忌,這是我最厭惡和反感,也是最排斥和擔憂的事情,所以,我首先要求自己對所有的合作伙伴保持公開透明,所有的東西都能拿出來給大家討論,相同的道理,我也希望我的合作伙伴如此對我,這才是成熟的做法,也才是真正能把事情做好的做法。

萬事開頭難!原來做線上餐飲大有學問!

遇到問題,大家一起去找解決辦法,成功客服困難,這不就是創業的魅力所在嗎!如果能這樣集合大家力量的去做,事情一定可以做好,根本不用考慮是否賺錢的事情,我曾經在很多場合都表達過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我是從大學開始形成,到現在畢業快20年了,一直沒變過,而且越發的篤定:

賺錢是把事情做好的順帶回報,而已!

——作者蔣毅:豪蝦傳創始人,四川滷煮龍蝦創始人;國內首家餐飲小老闆社群【豪俠匯】創始人;從事餐飲近10年,16年作為川派龍蝦代表,受邀參加湖南衛視《天天向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