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子女不敢窮困,不敢遠嫁,因為父母只有我?

独生子女不敢穷困,不敢远嫁,因为父母只有我?

1.獨生子女不敢窮困

獨生子女不敢窮困也是理所當然。早年獨生子女的家庭都回去辦理“獨生子女證”,主要是倡導計劃生育,優生優育!而不然現在又放開政策,元芳的你是不是也有了“想法”呢?呵呵!辦理了獨生子女證會享受一定的待遇好補貼,這跟家庭條件沒啥關係,主要是作為父母不敢窮,作為子女更不敢窮。孩子長大娶親要開銷,老人到了晚年要撫養,怎麼敢窮困呢?要是有個兄弟姐妹的互相扶持生活,不僅負擔清,還可以幫襯。有錢了可以多生孩子,罰款也願意,我就是這麼來的!嘿嘿!現在政策好了支持優育多生,不僅減輕了負擔,還更好的建造美好社會。

最自豪的一句話“看誰家,多少多少人,子孫滿堂”俺心中美滋滋的!

2.獨生子女不敢遠嫁

故名思議,不是說男士,不過要是倒插門也不例外!倒插門的男人們能不能大聲喊出“你在女方家的感受”!

對於女士,這是一輩子的大事,也是做父母一輩子的心事!說婆家的時候那真才叫“父母官”。那是一關又一關!嫁的近了還好點,要是嫁的遠了,父母牽掛,子女也是心裡跟水波似的,時而想念···時而擔憂!多虧政府對養老的政策一再開放實施。其次父母牽掛子女的生活是否快樂,子女擔憂的是老人身體。(說到這,我哭了。我也想起那百般辛苦老爹、老孃)確實不敢遠嫁,主要是沒人照顧,打電話的時候,還躺在病床上說“我們挺好,你不用擔心”·····“對不起稍微暫停下”

3.父母只有我

這句話我敢說都印在了每位子女的心裡。從每個人出生到現在哪個父母不是精心呵護,因為你就是他們的全部,你就是一朵花,將來的榮耀、使命都建立在了你的身上!他們把能給的全部都給了,哪怕是生命,也會選擇換來的你健康和將來,我愛他們,我們每個人都愛他們,不論是不是獨生子女,我們都是他們的孩子!

独生子女不敢穷困,不敢远嫁,因为父母只有我?

如何看待“獨生子女不敢窮困,不敢遠嫁,因為父母只有我”?

網友A

那時,我就只有後悔,我不該去那麼遠的地方,我應該陪在父母身邊。沒錢了,可以賺。可是爸爸沒有,我怎麼辦。在爸爸最後的時光裡,我都沒能陪伴他,一直以來心裡充滿遺憾,悔恨。

後來我結婚,成家了。老公也按我的意思安家在這個城市了。我把媽媽接來了。逝者己矣,生者如斯。我要好好孝順我的媽媽,一家人在一起,不再分開。

網友B

我就是一名獨生子女,這裡說一下自己的切身體會,從小在家覺得自己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家裡所有好吃好玩的都屬於我,慢慢長大了以後,看見同學或者朋友有自己的兄弟姐們,心裡不免有一種失落感,別人遇到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情都有自己至親的兄弟姐妹共同分享,但是身為獨生子女的我似乎什麼時候都是孤零零的,不知道和自己的兄弟姐們分享一些東西是什麼滋味,或許越長大越孤單就是用來形容獨生子女的吧!等到我20幾歲的自己找了個外省市的男朋友結婚的時候,才突然發現自己離家好遠,離父母也好遠好遠,突然明白了這句話“獨生子女不敢窮困,不敢遠嫁,因為父母只有我”。

我是我父母唯一的依靠,我走了爸媽病了累了怎麼辦?誰來照顧他們?他們需要我的時候我又在哪裡?婚後我要負擔雙方的父母還有自己的孩子,我只有努力的去掙錢,不能也不敢讓自己窮困,因為肩上的負擔真的太重了,當意思到自己身為獨生子女太孤單的時候,我頂著壓力生下了一兒一女,看到2個寶寶在一起有說有笑的樣子,我覺得他們再也不會像我長大了一樣孤單,他們有什麼都在一起分享,哪怕是打架,在我看來也是一件對於他們來說很幸福的事情!所以作為獨生子女的我覺得,如果在你家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生2個寶寶,這樣他們會知道什麼叫兄弟姐妹,什麼叫做分享,什麼叫做血濃於水,什麼叫做手足之情,什麼......

網友C

獨生子女的困苦,也只有具有同等感悟的獨生子女才能感同身受。

見過太多獨生子女,有此等感悟的,並不多。

有這等感悟的獨生子女,多是家庭教育蠻好,而自己對自己的要求、認知也是比較透徹的一批人。這種感悟反應了他們的成長、成熟。只因為父母只有自己一個,所以要承擔很多非獨生家庭的子女所要承擔的事務,經濟上的,精神上的。這樣的成熟,也是一種壓力,這種壓力或許可以導致獨生子女不敢隨便的接受一份愛情,只因為對方的原生家庭太遠,或是隻因為對方的原生家庭太窮困。這一方面是令人嘆息,一方面也令人扼腕。

見多了獨生子女,最後是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找了個近的男/女友,雙方父母都彼此看得上,為此,兩個孩子也水到渠成的在一起相處,直至最後談婚論嫁,最後的最後,成婚、成家。

故而,“獨生子女不敢窮困,不敢遠嫁,因為父母只有我”,我的看法是:哀其有幸也有不幸,喜其有心卻也無心。

独生子女不敢穷困,不敢远嫁,因为父母只有我?

網友D

因為是獨生子女,從小不想讓爸媽擔心,在爸媽眼裡我就是她們的希望,從小努力讀書,變得懂事,想讓父母在人前人後驕傲。因為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欺負都沒人傾訴,有了困難沒人一起商議解決辦法。因為是獨生子女,長大後要一贍養父母,所以窮苦,因為你窮苦父母就會跟著窮苦。因為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沒有離開過父母,在較近的地方讀書,只希望在家裡有事的時候可以第一時間回家。因為是獨生子女,不得不放棄一些東西,因為家裡只有我,因為父母只有我,小時候的我只有父母可以依靠,父母老了,只有我可以依靠,所以不敢遠嫁……

網友E

網友F

我50年代的獨生子女,別人家哥三姐四時我一個,父親找堂哥過繼我家,我不願意,認為看不起女兒,母親去世,我己招親,父親另結伴侶,要和我分灶另立,我不願意,認為是家庭不團結,那個女人存心不善搞的別有用心,丈夫面對現實讓我跟他走,提出要另找出路,我不出去,認為女兒給父母當初表決心頂門立戶,就必須說到做到,現在我做到了,但看了看,我的日子永遠是緊巴巴的。理想不滅,現實骨感。獨生子女的一生就是永遠堅強奮鬥的一生。

網友G

我是獨生女,小時候特別羨慕別人家有兄弟姐妹過年過節熱鬧。長大了,父母離我遠去,從此這世上只剩下孤零零的我一人。

網友H

這其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其實和我國的傳統的養老觀念有關,也於我國現有的養老機制有關,獨生子女離開了父母,父母有個生瘡害病的該怎麼辦呢?在這樣的情況下,獨生子女不敢遠嫁。再說到婚姻後,面臨的是四個老人,兩個年輕人,再加一個或者兩個孩子,這樣的經濟壓力也隨之而來,所以不敢窮,在這些情況下,不敢遠嫁的女子,不想結婚的男子成為了父母眼中的焦心事,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在養老機制上完善。

網友J

因為一些社會發展的必要因素,我國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保持著‘獨生子女’政策,使得很多家庭出現‘獨子、獨女’現在,在此情況下,父母更願意子女不要遠嫁,並留在自己身邊。對於這種情況,我想是父母愛自己的一種表現形式,因為愛本身就包含著‘佔有’,當子女遠嫁時,意味著子女將無法履行‘常回家看看’,使得父母對子女形成牽掛,但是,就算父母有一百個不願意子女遠嫁,但是,依然會為了子女的前途著想,最終選擇成全子女的決定並給予真誠的祝福,這就是父母的偉大。父母對於子女不要嫁‘窮’的目的就更簡單了:只是希望子女婚後不要太受罪。為此,作為子女,要儘量讓父母‘放心’並常給父母打電話或視頻聊天,並不嫌父母煩,將是遠嫁狀態下,子女應該做的,當然也不要抱憂,更不要啃老。

独生子女不敢穷困,不敢远嫁,因为父母只有我?

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呢,如果我有兄弟姐妹呢?

來源丨紅網論壇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