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價值來敲門——談一談保銀的中國價值與紫荊怒放

當價值來敲門——談一談保銀的中國價值與紫荊怒放

好買說

從17年A股的結構性行情到18年經歷了市場大跌後,不斷有投資人開始思考市場風格究竟是否會變化?新的一年,投資的方向又在哪裡?

有這樣一傢俬募,他們長期堅守:價值、中概、對沖。無論是在過去的幾年,還是在18年的2月都表現穩健且出色。提起他們,我想有以下幾個關鍵詞:

19年的公司歷史

核心是追求:“中概、價值、多空倉”

投資區域覆蓋中港美三地

旗艦產品PCF(美元產品),十二年十二倍

它就是保銀(Pinpoint)成立於1999年,植根於中國。提起它,不得不先讓我們瞭解下這傢俬募的靈魂人物——王強。

保銀的王強93年便任職于吉林證券、君安證券,於99年創立了保銀。早在99年,基金經理王強便創立了保銀並於05年發行了美元基金Pinpoint China Fund。

當前保銀的人民幣基金共分為三個條線:分別是中國價值、紫荊怒放和石榴紅了。

中國價值是保銀15年首發的人民幣對沖基金。該基金採取投研一體的管理模式,王強和旗下基金經理共同分倉管理。每一個研究員都做到術業有專攻,專注研究並投資一到兩個行業。每個研究員管理的頭寸也會根據此前的投資業績進行相應的調整。眾人拾柴火焰高,長此以往造就瞭如今的保銀中國價值,其收益曲線平穩向上。

紫荊怒放成立於16年9月,在滬深300年化期間達到了15%以上年化的期間中,紫荊怒放依靠著其持倉集中、精選個股收穫了非常優異的超額回報。

而石榴紅了則是由保銀量化團隊打造的利用機器學習算法等精選個股的量化基金。

今天,讓我們來具體談一談中國價值和紫荊怒放這兩隻股票多頭產品。

當價值來敲門——談一談保銀的中國價值與紫荊怒放

堅守核心理念“價值、中概、對沖”

產品策略一脈相承,在精選個股時考察其確定性、成長型、安全性以及商業模式。在中國大陸、香港、美國通過收益互換和港股通的方式投資全球中概股。兩隻產品均是通過多空倉的方式進行風險的對沖。

都是自上而下的同樣方向。

保銀依託優秀的投研團隊每個月都會中港美三地的股票市場進行分析判斷。分析其估值狀態、企業盈利情況以及相關風險等。基於這樣的風險,我們可以看到保銀會靈活地對不同地域的倉位進行調整。下圖所展示的,是其紫荊怒放月報中所披露的淨頭寸地域分佈情況。雖然不同時間有所不同,但是長期可以看出整體還是相對均衡的。

當價值來敲門——談一談保銀的中國價值與紫荊怒放

風控都很嚴格

在18年2月的市場大跌中,不少基金均出現了10%的大跌。然而保銀中國價值與保銀紫荊怒放均大幅度小於市場指數回撤。這一方面受益於其倉位及持股,另一方面也受益於嚴格的風控措施。每月的月報中,保銀都會常規地持股的流動性。風控官也會根據前期訂立的標準嚴格執行。在觸發風控條件時,甚至有一定的決策權。

當價值來敲門——談一談保銀的中國價值與紫荊怒放

基金經理王強親自全權管理

與中國價值完全不同,紫荊怒放由王強獨立進行管理。作為保銀的創始人兼投資總監,王強可謂是保銀的靈魂人物。作為全權管理的紫荊怒放,王強在選擇的標的時有更大的決策空間。

持股集中度高

與中國價值追求穩健的風險收益不同,保銀紫荊怒放追求高風險高收益。整體持倉個數僅有保銀中國價值的10%。持倉也會更加集中。當前除了看好“中國版的漂亮50”,保銀也積極佈局了一些和人口老齡化相關的板塊及個股,譬如機場、白酒、保健品等等。

空倉一定程度放大了波動率

作為多空倉起家的私募,保銀中國價值很好地體現了多空倉產品的優勢。然而,倘若我們總結保銀所披露的持倉情況可以看出,其淨頭寸平均在七成左右。而且並非所有重倉個股都完全匹配到了對應的空頭。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持股相關集中的多頭所對應的空頭可能並非完全能起到保護的作用,甚至會一定程度上放大其波動率。

實際上,無論是中國價值還是紫荊怒放都體現了保銀優秀的投資能力。我們很難通過比較分出優劣,但是我們選擇出一款適合自己風險收益比的產品。

當價值來敲門——談一談保銀的中國價值與紫荊怒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