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300萬,上海千萬別墅,他為啥睡不著了?

年收入300萬,上海千萬別墅,他為啥睡不著了?

好買說

你應該也看到了新聞。

這兩天摩拜創始人80後胡瑋煒的故事在人們掀起一陣漣漪。普通大眾生起“末位淘汰”的絕望感,高端者產生“地位威脅”的緊迫感。

故事屢見不鮮,每次都能不偏不倚地砸中你我他。因為它們都在反映出一個共同的認知:社會向上的通道註定艱辛,而向下的大門永遠打開。

看慣了向上逆襲,好買君給大家說箇中產隕落的案例,這應該是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關鍵的是,它是個真實的事情。藉此,給同類者以啟示、給奮鬥者以希望。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朋友曾經的老闆,43歲,名下擁有三傢俬營企業,姑且叫他曹老闆(化名)。他的企業並不大,每家公司大約有三四十人, 主要是為富人服務的三方中介機構。公司沒有體系化的規範管理,主要靠人治,草根氣息濃重。因一些機緣巧合,我和這位老闆有過幾次交談,也從朋友那裡聽說了不少關於他的故事。

2015年初,初次見到曹老闆,正值他春風得意之時。那時的他剛剛賣掉上海南站附近110平米左右的三居室,買了一棟浦東300平米打折的別墅,總價大約1000萬。作為無背景無權勢、從農村走出來靠自我拼搏取得如此成就的少有一員,曹老闆對當時的自己應該是很滿意的,大談特談“成功之道”、“外圓內方”的處世哲學。左手無名指上時常帶著一個大大的玉扳指,有種暴發戶既視感。


年收入300萬,上海千萬別墅,他為啥睡不著了?

曹老闆高中畢業,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上有一姐姐,下有一兄弟。畢業後,他去過很多地方,從事過不同行業,都一事無成。直到2000年,他在廣州開了一家柯達沖印店,那時正值柯達在中國發展的黃金年代,生意好的時候沖印機加班加點運作,每天收入上千。幾年下來,曹老闆巔峰時的存款將近200萬。

後來隨著數碼相機的普及,膠片時代走向終結,柯達也在2012年初申請了破產,時代變換讓他措施不及。如你所想,他的沖印店生意在2010年關門了。

十多年,經歷過生意虧損,再加上個人結婚生子這樣的人生大事,辛苦積累下來的200萬存款所剩無幾。

期間,廣州房價從2000年大約3800的均價到2010年1.3萬,他沒有買房。2007年大牛市爆發,一無所知的他被身邊的炒股暴富例子激發入市,隨之在2008年的暴跌中被洗劫一空。

還記得有次,我朋友跟曹老闆說自己買基金賺了將近20%。“那還是炒股好,一隻股票就能翻幾倍”。想必他很懷念曾經在股市輝煌的歷程。鮮明的賭徒特性,讓他從一夜暴富到一無所有。

年收入300萬,上海千萬別墅,他為啥睡不著了?

“你不知道,2010年的時候,我連房租都快交不起了。當時我兒子才三歲,想了很久還是下定決心到上海闖一闖。我出門前不敢跟孩子說,直到我拿起行李,走到屋門口,他突然走過來抱著我的腿,不讓我走。可是沒辦法,我自己都不知道到上海能活成什麼樣,自己都顧不了哪還能帶上他們娘倆,只能把他們留在廣州岳父家。我一個快四十的男人,眼淚都止不住往下流。”

來上海闖蕩後,曹老闆在親戚的帶領下,進入了一個低門檻的暴利行業。彼此,市場上有很多粗放式發展的行業,很多企業都處於無監管的灰色地帶。而曹老闆也在短短一年曆練中,迅速摸清發財致富的門道,2011年初他獨立門戶,先開了一家小公司,一年後盈利不錯,淨利潤能有個100多萬。

境況好轉的他在2012年初把廣州的老婆兒子接了過來。他吸取了之前沒在廣州買房的教訓,這年他在上海南站附近買了一套110多平米的二手房,總價約300萬。據說,他當時首付150萬,貸款150萬,貸了20年,每月房貸得1.5萬。

曹老闆生意剛起步,賺的第一筆錢就用來買房了,就這首付還是不夠,他還跟自己生意場上的朋友借了50多萬。他深信自己可以還得起錢。因為,他拉來一些合夥人、根據此前經驗迅速複製了第二家和第三家公司,他成了後面兩家的股東,坐著收錢

在親朋好友眼中,他是羨慕的對象,有房有車有公司、生活無憂。曹老闆很熱衷講述自己的勵志故事,他非常享受周圍人的追捧。我想,即使生活有壓力,他也不會對外坦露。

據說,因為自己文化水平低,把兒子接到上海後,為了把他送到一所雙語好學校,曹老闆光託人找關係就花了不少錢。兒子一年學費要12萬,再加上他給兒子報的各種培訓班,每月1.5萬的房貸以及全家各種日常開銷,估計每年花銷也要近60萬。而曹太太因為要照顧兒子,一直沒有工作。

作為家裡主要的經濟來源,曹老闆生意好自然就好,生意一旦不好就會對家庭形成重創。只是當時每月公司賬戶上好看的數字,讓他無心考慮這個問題。生活一直在變好,還有什麼需要憂慮的呢?在周圍人的崇拜中,在自我內心的不斷強化下,他會沒來由地相信未來將更好。說不定,日後他還開第四家第五家公司呢。

2012年那一年,三家公司的生意確實不錯,一年下來收入將近300萬,人也更加飄飄然。他的江湖義氣也由此顯露出來,為了能配上他在別人眼中的身份地位,曹老闆出手特別闊綽大方。

姐夫生了一場大病要做手術,儘管姐姐家條件非常不錯,曹老闆還是全額負擔手術醫藥費20萬,不要姐姐還。朋友混得雖不如他,雖買不起房子,但正當工作是有的,房租還是有能力交付的。而他為了顯示義氣,非要為別人交房租,也是不讓還。這些給出去的錢,都是直接從公司賬戶上提取的。公司賬本對於他來說,大概也是一筆糊塗賬。

江湖混了幾年,陸續看到生意場上的朋友買了別墅,眼紅的曹老闆在2015年初出手了。他把110平米的房子賣掉換成了豪華別墅,故事回到了開頭的部分,他人生達到巔峰時刻。

年收入300萬,上海千萬別墅,他為啥睡不著了?

光鮮背後,卻是累累負債和無限憂慮。

為了買別墅,避免大額貸款銀行審批麻煩,

他乾脆跟生意上朋友借了300萬,自己拿了700萬,全額付款。手上留了80萬左右的現金。

與人前風光不同的是,員工每每要求加工資,曹老闆都要訴說自己的悽慘,“生意難、債務多、孩子學費貴、家庭日常開銷大”。員工不以為然,“你豪車開著豪宅住著,說自己沒錢誰信呢?”

在我看來,這倒不是真哭窮。很多中產也許沒有表面那麼風光,他們的壓力不是源於“窮”,而是“致命的高負債”。

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爆發。據說曹老闆投入了60萬,他曾炫耀自己買的一隻股連著漲停,這讓他對自己的炒股能力極為自信,最好的時候翻了三倍。隨後的暴跌中,他損失了多少,是否割肉離場不得知,只知道那段時間他經常跟手下說的是,“沒事,會漲回來的”。

禍不單行。2016年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成為國家重要任務。曹老闆所在的行業也感受到了絲絲涼意,不斷有同行跟他訴苦,大家都覺得生意難做。2016年底,他從兩家公司退股,只留了全資的一家。不幸的是,留下來的這家公司並沒有撐多久,2017年夏天關門了。

春節再見時,他已沒了昔日的神采,他說自己在尋找新的賺錢機遇。43歲,給別人打工也是不現實的,沒文化沒技能,一個月工資不夠孩子學費。想再創業,之前借別人500多萬現在還沒還清,別人不敢帶你一起玩,新興行業沒人帶路門都摸不到。

據說,他現在的境況是:債務人隔三差五催債,壓力大到睡不著,考慮把別墅賣掉還債,可是房地產限購下,大面積的房產出手更難。

從身無分文到人生巔峰,他用了十多年;從巔峰到谷底,不到兩年;他有過兩次暴富機會,最後卻是塵歸塵、土歸土。

曹老闆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在我看來,有幾個根源。

1、認知狹隘,盲目自信,沒有正確認識自己的問題。比如,一有錢就飄飄然,把牛市的風歸於自己的投資能力。

2、沒有財富管理的觀念,即使很會賺錢也不一定能守住錢財。兩次暴富,他都沒能駕馭好自己的財富。身邊人做什麼就跟隨做什麼,財務賬本是一筆糊塗賬。

3、在錢財支配上,沒有原則。人固然不能忘本,孝順講義氣無可厚非,負擔姐夫手術費、給兄弟交房租,倘若是窮途困境下的幫助,是合理的。可是過分介入別人的生活,恨不得以家長角色負擔別人的生活,就失了分寸,因為非必要的救濟是沒有上限的。但凡親戚朋友不如你,都要一個個給錢,你當自己是印鈔機?更重要的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給錢,不如教會他自我獨立和賺錢的門道。

4、買了自己負擔不起的東西,過了自己無法承重的生活。比如借款500萬去買別墅,總資產800多萬,曹老闆卻非要全款去買一套價值上千萬的別墅。等到有足夠的存款再去買別墅,不好嗎?何況,他已經是有房有車一族,房子也在核心地段,要知道上海有多少人連一百平米房子的首付都付不起?

5、有錢就只知道買房、炒股,對投資理財手段和方式缺乏認識,更沒有資產配置的意識。第一次買房,110平米的房子是剛需。開了第二、第三家公司後,剛有了存款就去換別墅。本來已經步入中產,為什麼不拿多餘的錢去做投資?偏偏要去買房,而且買的不是八九十平米的投資房產,而是要換成大別墅的剛需住房。

6、現金流一直繃得很緊,沒有給自己留後路。盲目樂觀,自我暗示“未來會更好”,因此過度透支未來。他把未來一切支出都建立在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顯然這很危險。另外,他作為家庭唯一經濟支柱,萬一倒下了如何?家屬是否可以獨當一面?他沒有考慮這些,也沒有為未來上一層保險。

7、沒有求知慾,對時代沒有認識。這決定了他很難清楚意識到行業在經濟發展中位置和發展走向等。所以,他無法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如果曹老闆沒有買別墅,而是懂得去做家庭財務規劃和資產配置,會不會不一樣呢?我們給他預設畫像。

家庭狀況:妻子無工作,兒子剛上小學

固定資產:一套110平米的房子

可投金融資產:估計1200萬

負債情況:

假設原來買房的50萬已經還清,還有20年150萬的房貸

每月開銷:學費1萬+房貸1.5萬+其它開銷2萬=4.5萬

曹老闆資產配置方案

1.日常現金流:半年的生活開銷

預留半年的生活費,將近30萬,用來保障家庭短期開銷,孩子學費、房貸、旅遊、購物等從這個賬戶支出。

這個賬戶還可以再細分,比如可以先放一個月開銷在活期儲蓄銀行卡,可即時刷卡提現。剩下的五個月開銷可以放在活期理財產品中,像好買儲蓄罐活期,對接的貨幣基金是工銀現金貨幣,7日年化收益率大約在4.3%左右,是銀行活期利息0.35%的12倍,隨時隨地取、1秒到賬,非常靈活。

有了短期現金流,萬一未來半年公司收入不穩定,至少還有過渡時間,能提前應對。

2.家庭保障:意外重大疾病保險

這部分規劃非常重要,主要以意外傷害和重疾保險為主,以小博大。

前面提到,曹老闆是家庭經濟支柱,萬一發生意外或者健康受挫,妻兒生活質量將受到極大影響。曹老闆可以花200萬買份重疾險,比如目前好買在售的重疾險友邦加裕智倍保最近非常受高淨值人群歡迎,對害怕得癌症、心臟、神經疾病以及擔心兒童疾病的客戶比較適合。

3. 投資增值:多品種搭配

解決了後顧之憂後,就要考慮資產的升值了。

根據曹老闆過往的經歷,他更符合激進投資者特徵,當然具體的要根據風險測評才能定。先按照800萬的可投資金給他做方案。

配置200萬的股權基金。在權益類資產波動加劇的情況下,股權投資成為了相對抗週期、高性價比的一類資產。股權投資期限一般較長,5-10年,但長期賺錢效應顯著。具體產品可關注好買在售的啟辰跟投共贏基金2期。

配置300萬不同策略風格的股票型私募基金,用高風險的投資創造高回報,看得見風險也看得見收益。比如擅長價值投資的景林、豐嶺等,聚焦成長的興聚王曉明和望正王鵬輝等都是非常優質的股票私募,可考慮。

配置300萬類固定收益產品,這類產品收益率7%,期限通常一兩年,收益相對穩定,沒有明顯的漲跌波動。比如好買目前在售的資乘致遠春松二號基金和元卓致遠華茂十三號,都是經過精挑細選,資乘致遠春松產品的交易對手股東為聯想控股下公司,元卓致遠華茂的交易對手為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被投企業。

4.自我投資:進修學習

作為私營企業主,個人命運和時代、經濟形勢緊緊相連。致富風向隨時會改變,必須保持著求知慾、進取心,才能快速敏銳覺察出變化,及時調整企業的經營方向,不至於被淘汰。

投資上也一樣,如果你沒有判斷力,即使有專業的人給你分析經濟形勢、投資機會,你也未必能理解。除非你是全權委託,大部分時候,你都需要有自己的觀點,有自我對經濟趨勢的認識,你才能選擇出符合你觀點的資產配置建議。

所以不妨留出一筆錢,大約50-100萬,去進修,提升自己,成為更好的企業掌舵者。即使有天企業倒閉了,有知識、有資產,才有底氣重頭再來。

年收入300萬,上海千萬別墅,他為啥睡不著了?

年收入300萬,上海千萬別墅,他為啥睡不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