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上一期我们喷空了尉氏名字的大致来历、贾鲁河边的尉氏国家湿地雏形、尉氏的几个文化名人。贾鲁河不仅仅是郑州的母亲河,郑州、中牟等地的城市人文发展基础,更是中下游各个流域县市的经济文化平台之一。正如我们一直说的,

一切人文皆水文,一切人相多水相。城市人文离不开城市水文。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贾鲁河是尉氏境内最大的一条河流,是豫东地区最大的骨干防护林带和众多鸟类的乐园和栖息地。

在尉氏,贾鲁河还吸纳很多当地的支流,壮大了身躯。

尉氏境内贾鲁河有三条一级支流,如康沟河、中山沟等。双洎河(溱水洧水)在扶沟县才入贾鲁河。

1、北康沟,1964年开挖,从拐杨起将康沟河上游来水改向东流,首纳葛河,至史庄北明改沟汇入,穿过开尉公路,转东南流至城角黄北汇入贾鲁河。全长24公里,流域面积165平方公里。为区别于康沟河、南康沟、命名为北康沟。

2、中山沟,北起县城西南隅,至通院转流东南,经代庄、中山,至后荣村入贾鲁河。全长13公里,流域面积24平方公里。

3、窦张沟,源于县城东北窦虎营,顺尉鄢公路东沿,至前张铁转东南注入贾鲁河。全长17公里。流域面积18平方公里。

不辞支细,方成其大。现在郑州的贾鲁河,很大一部分补充了黄河水,才支撑了差不多的丰满和滋润。在尉氏这个地方,主要就是一些小支流和干沟雨水,包含生活水。尉氏的贾鲁河滩比较知名,在原来黄泛区基础上,治黄后的贾鲁河的规矩水润,成就了当地的农产水产,比如鸭子的养殖。

尉氏县贾鲁河滩鱼鸭混养综合开发区,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蛋鸭养殖基地,贾鲁河滩蛋鸭是尉氏县贾鲁河滩的特产。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黄泛区是个大概念。历史上的黄泛多次,近现代主要是来自花园口决口这一次。治理黄河、利用黄河一直都是各个朝代的重要工作。郑州刚解放(1948年),毛主席就提出过治理黄河的大思路。建国后百废待兴,黄河水利是最先被提上日程的工作。1952-1954年多次来郑州、开封视察黄河的治理。

毛泽东说:“黄河是伟大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起源,人说‘不到黄河不死心’,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毛主席视察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黄泛区示意图河南部分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开封被称为城摞城,这是知名城市的故事,尉氏作为当年郑国开封附近的监狱所在地,以及农业所在地,也跟着开封被淹没覆盖多次,只不过在外界认知上,我们更多记忆的是文明城市核心的水患。

当年的花园口决堤后,黄河水波涛汹涌,经中牟、尉氏直泻而下,经贾鲁河、涡河分两股汇入淮河,最后流入长江,在豫东、皖北、苏北地区形成了广泛的黄河泛滥区。这个给以后的农业成产带来很大影响。

尉氏是黄泛区的“先头部队”和洪水常经之路,在治理之后,也土壤层基厚重,岗坡较多。不知道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水文造成的土壤成分,使得这边的禽类比较优质,鸭鹅养殖发达,尤其前面提到的,尉氏是长江以北中国最大的鸭基地。副产品质量也很高,鸭蛋远销国内外,双黄蛋更著名。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双黄是个大概率。背后的神奇点什么?欢迎留言喷空。

按照沈阳农业大学的说法,多是鸡鸭营养丰富、运动量也较大、生殖机能旺盛,和水土环境有关,也和鸡鸭品种有关(有专门高概率下双黄蛋的品种)。从传统心理上和市场营销上,的确是很好的卖点。但实际从营养学上看,不见得双黄就绝对比单黄营养丰富,成分差异几乎可以忽略。民间常把双黄蛋当做吉祥的象征,这个买点另当别论。

一切人文皆水文,贾鲁河在尉氏也给我们遗珠这个历史的奉献。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是平原生产名县,农业大县,生产生活与周边交织往来。当年的登封到开封杞县的小铁路就经过尉氏,并且很有名。这个朝杞铁路 现在还在,是一个怀旧的历史见证。

朝阳沟(登封)是戏曲名地,尉氏也是戏曲之乡,我们上一篇喷空的小仓娃、七品芝麻官(牛得草)、唐喜成等都是尉氏之地。尉氏解放后最早的历史记录里也有文艺戏曲班子的故事。 从朝阳沟的环环、栓宝到尉氏的小仓娃、七品官、三哭殿,是多么神奇的天赋缘分。 小仓娃我离了,登封小县。想必也是顺着朝杞铁路(窄轨)一梦到了尉氏。小仓娃的经典扮演者有尉氏人牛得草(还有一位是海连池),小仓娃姓曹(槽),牛得草在槽(曹),牛俊国老先生被戏迷建议改名牛得草,从“牛进锅”到 牛得草,槽里有草,牛吃草进登封朝阳沟,山沟里出来个曹宝山,宝山外出的高官(价值),宝山(矿石、煤炭)拉到尉氏县 杞县!(曹宝山为小仓娃的哥哥,在小仓娃的暗助下中状元巡抚河南)。这细思恐极,稍微一联想都能串联上,真是一段可以编撰衔接的佳话。一条省级窄轨小铁路给我们带来两地文化的趣谈。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喷空生活,很多类似冥冥大手,有意思的现象。正如以前我们喷空颍河时候简单提过嵩山少林寺的闲谈。沙颍河是河南的母亲河,颍河是一条龙,龙头在嵩山(发源地),嵩山是万山之祖,千水之源。龙尾在颍上(安徽颍上),颍河入淮的片区。颍上之地出了个刘应成(释永信大师俗名),刘姓的祖先是刘累,刘累是养龙的神人。刘应成属相是小龙,住在颍河尾巴上,这个小龙从安徽颍河的尾巴逆流到颍河的源头,把嵩山少林寺发扬光大(至少国内外名气和品牌上),俗家名字姓刘(祖上养龙)又叫应成(应该成功,应当成就?),联想起来的确惊奇。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朝杞铁路为河南省地方窄轨铁路,全长168公里,共有车站30个。线路西端起自登封市朝阳沟站,途径新密、新郑、尉氏、通许至杞县。

朝杞铁路的主要功能是为登封、新密一带的工矿企业提供煤炭、铝矾土等矿产品外运,以及为开封地区的用煤企业提供运输服务。铁路于1974年开工,1976年6月建成朝阳沟至尉氏段,至1985年底全线建成通车。铁路在开通初期曾提供客运服务,后来因客源不足而停运。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历史记忆的小铁路现在还在。很多时候,我们愿意撇开灯红酒绿都市高楼,去寻觅拾遗这些历史感很强的故事,是本身我们回不去那个年代,回不去那个生活,回不去那个朴实黑白色的时间里。我们有太多的梦想在未来,也有更多一点的寄托在旧物 旧人 旧情 旧生活。不忘过去,怀念过去,也是动物界的情感主要表达点。物是人非不可怕,可怕的一回头,物不是人也不是,天地下感慨百年孤独和人生意义.

充满岁月感的老铁路、携带历史沙尘的黄河、贾鲁河泛区,铁路与水文交织给了尉氏厚重和积累,见证了工业和农业。

《朝阳沟》的经典唱句: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尉氏遗珠:河流唱“双黄”的离奇故事

主要是山水河流、文化典故的拾遗。尉氏的太平兴国塔值得一说。太平兴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年号。这个宋塔经受了战火(平原地带,四战之地,不比山西那些山里的古建。所以河南地下文物第一,山西地上第一),见证了黄河泛滥、贾鲁漂流,火焚水淹兵灾,依然还能以相对完整的面目给现人,难能可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