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中總是控制不住要發火的媽媽們,這4招或許用得上!

朋友最近找到我,說她抑鬱了,很嚴重,而導致她抑鬱的原因是管孩子功課。

無獨有偶,我所在的育兒群裡,也有個媽媽說她真的好想“從沒生過孩子”。因為每天輔導孩子功課,實在太痛苦,太折磨人了!從她滿是感嘆號的文字中,任何人都能感覺到她有多崩潰。

這位媽媽發出悲鳴後,出人意料的,群裡沒人安慰她,反倒是引發了一大波吐槽,媽媽們紛紛表示自己在某一時刻也會有這樣的想法。

其中有個媽媽說,有時候感覺自己真的不愛這個孩子了,第一次出現這個念頭時,自己都嚇了一跳,怎麼可以這麼想,但之後,這個念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媽媽說:我曾無數次幻想和老公離婚,孩子給他帶,雙休日來我這裡,我只需要花錢陪孩子吃喝玩樂就行,那時我一定是個慈母。

更有媽媽說:好想生個二胎,原因嘛,沒信心再練“大號”了,想重新弄個“小號”,一切從頭開始。

育兒中總是控制不住要發火的媽媽們,這4招或許用得上!

如果說,再好的婚姻,夫妻雙方都會有100次想離婚的話,那麼,再優秀的育兒者也會有無比抓狂的時候。

美國《正面管教》一書的作者簡 .尼爾森曾說:我養育了7個孩子,也是從養育他們的過程中,總結出了正面管教是最有效的育兒方法,但儘管如此,時至今日,我仍每天都在不斷犯錯,我也曾懊惱過,但很快,我發現懊惱不解決問題,我們只有更投入,才能把問題真正化解。

怎麼更投入呢?

網友支招:忙起來。人只要忙起來,啥都不是事兒,而且忙碌的媽媽也是孩子的榜樣,樹立“努力”的形象。

育兒中總是控制不住要發火的媽媽們,這4招或許用得上!

我曾經有整整一年多,忙到每天只睡4個小時,那時,我眼裡是看不到任何人的,我沒空有情緒,也不在乎任何人的態度、評價。

聽上去很棒是嗎?人所追求的:不攀比、不生氣、活出自我,似乎都齊活兒了。但我自己的感覺是——我在越來越冷漠!

很多女強人的孩子,長大後,都會說自己的童年很孤獨,沒體會到母愛,我想應該就是過於忙碌後產生的,不由自主的冷漠。

冷漠式育兒對孩子的創傷有多可怕,但凡瞭解一點育兒知識的人都是可想而知的,事實上,它比打罵更傷害孩子。因為打罵,從某種意義來說,也是種關注。

所以,忙碌,可以讓媽媽熄火,但這是種逃避,而且代價深重

後來,我主動減少了工作,職場壓力也隨之卸下不少,對家庭、孩子更能兼顧了,脾氣少了,耐心多了。

育兒中總是控制不住要發火的媽媽們,這4招或許用得上!

如果說這樣控制脾氣屬於“反差萌”,那麼以下這些方法,或許更適合大多數媽媽:

經營好夫妻關係

有位寶媽說:我們家輔導孩子功課就是我一個人的事,老公一點不幫忙,還幫倒忙,指責我太兇了,這樣一來孩子鑽空子,不認真學習,成績下滑,老公又說我連孩子都管不好。總之,我功勞沒有,卻收穫抱怨一大堆,不想發火都忍不住。

媽媽的付出得不到認可,沒有成就感,而艱難、枯燥的教育孩子過程,對自己又損耗不斷,這負能量當然就越來越多了。

所以,一個家庭中,夫妻關係很重要,培養夫妻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模式,教育孩子將輕鬆很多。

育兒中總是控制不住要發火的媽媽們,這4招或許用得上!

基本的自信,給自己打氣

每次輔導孩子功課,同個類型的題目反覆說,孩子仍是老樣子,一臉迷茫的看著你時,內心的挫敗感是不是如滔滔江水滾滾而來?

有這樣想法的媽媽,時間長了,很容易把自我否定泛化,認為自己無能透頂!

這種絕對化認知一定要調整,因為在這樣陰雲籠罩下的孩子,也會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不會出色。

媽媽在遭遇育兒負面情緒時,要建立基本的自信,要不斷告訴自己:

  • 自己對孩子的愛,世上無人能及;
  • 來日方長,學習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人生是場馬拉松;
  • 自己平時言行端正、努力上進,已經為孩子樹立了好的氛圍,環境也可以教育人,所以,孩子再差也差不到哪兒去。
育兒中總是控制不住要發火的媽媽們,這4招或許用得上!

好好愛自己

給孩子適當放假,少做一天題,不會對孩子的成績有根本影響。

媽媽也要放鬆,明白育兒就像橡皮筋,不能時刻都拉滿,否則孩子大人都吃不消。

媽媽要接納自己,沒人是十全十美的,有脾氣很正常,真正想透了這點,也就能明白,孩子也不可能十全十美。

發怒是很傷身、傷神的,所以,媽媽要爆發時,就趕緊離開一下刺激源,當然,離開前要和孩子說明:“媽媽需要處理一下情緒,你可以自己開動腦筋想想這道題,媽媽10分鐘後過來,聽聽看你的解法。”

另外,別把自己搞得太忙,定好職業規劃、家庭規劃、育兒規劃,把它們分成五年計劃、10年計劃,在一段時間內,主抓一件事,要懂得取捨。

育兒中總是控制不住要發火的媽媽們,這4招或許用得上!

把孩子推向前臺

照道理,學習是孩子的事,他不學便要承受後果,關旁人什麼事呢,為什麼媽媽要為了孩子的學習發脾氣呢?

這確實有點“皇帝不急,急太監”的模式,這也說明,媽媽們走到孩子前頭去了,所以孩子不著急了,同時,孩子的能動性也降低了。

如果媽媽們往後退,把孩子往前推,那麼孩子會更有責任心、自覺性,會積極動腦,克服困難。而媽媽呢,也再不用吼了,多輕鬆。

怎麼把孩子向前推呢?媽媽可以經常用“示弱”、“請教”、“請求”的辦法,來激發孩子往前走。

當然,這裡有個前提,就是媽媽們要好好想明白,自己逼孩子學習,真的是為孩子好,還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類似虛榮、攀比、焦慮……

只有排除了自己的需求,才能真正往後退,把孩子往前推。

育兒中總是控制不住要發火的媽媽們,這4招或許用得上!

真正幸福的人,並不是獲得了多大的成功,而是能直面自己,做一個真實的人,我們希望孩子幸福,那麼就先從自己做一個真實的人開始吧。

—End—


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對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諮詢有長達10年的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