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出版社如何打造創新型刊物?——新蕾出版社《奇妙博物館》有這些做法

新媒体时代,出版社如何打造创新型刊物?——新蕾出版社《奇妙博物馆》有这些做法

逆流而上創新刊,因為“對少兒出版事業充滿敬畏”

過去十年,被稱作中國少兒出版的“黃金十年”,但在馬玉秀看來,這除了代表著過去的十餘年,中國少兒出版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外,也代表了隨著孩子閱讀口味逐漸多元,對於讀物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應該去做一些改變,來滿足孩子閱讀的多元需求。”馬玉秀表示這也是新蕾會選擇做一本新刊的原因。

而在之前的出版活動中,新蕾通過與博物館社教行業專家、學校、老師的接觸,早已感受到了博物館、學校對於開展傳統文化特色教育的高漲熱情和迫切需求,同時也深刻體會到了推進博物館教育的艱辛。正是有這樣親身的經歷,新蕾才更要做那座能夠連接起讀者和博物館的橋樑,縮進二者間的距離,讓兒童能夠通過閱讀、通過了解博物館繼而愛上博物館、走進博物館,去親身感受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獨特魅力。

其次,新蕾具有創辦以博物館為主題的新刊的優勢。可以說,雖然這是一本新刊,但也體現了新蕾的厚積薄發。

據悉,新蕾於2012年啟動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博物館裡的中國”。經過四年的打磨,這套書一舉拿下中國出版政府獎及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兩個國家級獎項,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個項目之後,新蕾在博物館教育出版上繼續發力,與史家小學、國家博物院合作推出了一套面向孩子的傳統文化讀本:《寫給孩子的傳統文化——博悟之旅》。這套書榮獲2017年度桂冠童書和全國文化遺產十佳圖書,這也是少兒類圖書的第一次入選。除此之外,他們推出的《親愛的古代朋友繪本系列》入選中國原動力動漫出版工程,《博物館教育實踐探究工程》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雖然以博物館為切入點的傳統文化教育圖書出版已取得一些成績,但新蕾也從中感受到,想要真正解決在傳統文化教育中面臨的問題,讓其在未來能持續充滿活力地開展下去,還需要有平臺的支撐。故而在2017年,新蕾搭建了“博悟中國——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平臺”,該平臺也獲得了天津市文化產業基金的重點支持。在這個平臺上,他們聯合國家博物院及眾多教育專家一起製作了一批面向教師群體的教學資源包,以加強在傳統文化教育中的師資力量的培訓,讓傳統文化能更深、更廣地普及。

增強紙媒交互性,從整體到細節借鑑新媒體優勢

馬玉秀介紹到,在總體設計上,他們希望能把這本童刊打造成一座紙上的“私人博物館”,就像真正的博物館一樣包羅萬象,刊中的每個欄目都將成為一個展廳。這樣,當讀者翻看一本新刊時,都能像參觀了一座全新的博物館一樣,得到不一樣的愉悅和收穫。並且,他們將分級閱讀的概念融入刊中,通過每期開篇的參觀路線規劃,為不同類型、不同愛好的讀者提供最適合他們的閱讀方式。

在版式設計上,新刊整體保證視覺上的新穎,並且加入期刊讀者需要的互動元素。在刊中,無論是面向師生的博物館教育拓展包,還是為欄目配套的博物館故事音頻,亦或是能夠線上互動的文博問答遊戲,新蕾都儘可能地為這本新刊增加文化附加值和多維的閱讀空間。並且,針對這本新刊,新蕾還全新打造了兩位IP形象——龍奇奇和蛋妙妙,作為這座博物館的代理館長與讀者進行交流,與其他博物館的IP進行互動。同時,馬玉秀表示,未來關於本刊的文創產品也將從這個兩個IP形象大使身上產生。

互聯網思維做營銷,做文博領域的市場培育者

營銷的前提和基礎是好的內容,但是互聯網時代的好內容,必須是以用戶為核心的。故《奇妙博物館》結合了網絡傳播速度快,範圍廣、時效性強的優勢,搭建了自己的期刊立體交流群,著手於社群的維護與品牌的建立,在線上開展徵集、調研、問答、互動等一系列活動,讓讀者和作者實現互動,從而使讀者參與到產品的創作中去。

其次,文博領域是一個細分領域,新蕾作為這個細分領域的探索者,在營銷發行中更為注重的是市場的培育與引領。據馬玉秀介紹,接下來,新蕾將聯合博物館社教專委會、各家博物館及特色學校成立博物館少兒閱讀聯盟,為讀者、學校、博物館提供文博領域專業的知識服務。並通過在聯盟內博物館、特邀校、合作機構中設立少兒文博書刊閱讀區、在特色商店免費陳列等形式,為新刊創造更多閱讀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