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社區服務消費”將是爆款

最近馬雲爸爸一直在推“新零售”,很多人都說又是在吵概念,今天小姐姐來說說,其實不然,新零售的模式其實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圈,正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而且我認為新的零售方式中,社區服務型消費將會是下個商業模式中的爆款。

新零售:“社區服務消費”將是爆款

為什麼這麼說呢?想想我們生活的時代叫互聯網➕,我們的商業模式叫➕互聯網,任何一個商業模式和商業思維,能成為大贏家的都是順勢而為,早入市者。如果30年前下海,如果20年前不去互聯網,如果10年前步入淘寶,5年前步入微商自媒體,都會成為賺的盤滿缽滿。可惜那個機遇不屬於我們。

細心的你會發現,每一個能賺錢的機遇都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第一大產業體系是房地產,只要樓盤一開,老百姓就會排隊瘋搶,瞬間你會感嘆中國老百姓真有錢呀,買房子跟買白菜一樣不要錢,當然對比你也會發現自己窮的連白菜都買不起。餐飲業也強勢入境,這兩年躋身於第二大行業規模,在青島的任何一個商場,凱德也好金獅廣場也好,還是萬象城,你不會發現哪個有為了買衣服而排隊的商場,但是你沒到飯點,什麼外婆家,西貝餐飲店都排的人滿為患,驚歎,吃飯是也是靠搖號的。

其實任何一個產業的獨角獸都與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相關,這幾年的滴滴,美團,火的一塌糊塗,是不是百姓最相關的衣食住行最密切。

前面說那麼多房地產和互聯網,是因為新的零售模式是建立在這兩個經濟發展的模式之上。主要是房地產業的發展,使消費人群成為社區人群,互聯網的發展使百姓養成了一種新的消費習慣,將兩者結合起來,以消費人群為導向,滿足客戶需求為出發點,尋求新的商業模式和機遇。

社區服務消費,最能使消費者有粘性,有固定的消費人群,而且社區提供的服務與百姓的生活最密切。說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一個社區有2000住戶,在社區有一個小商超,商超只是銷售蔬菜水果,再結合新的app功能,網絡支付功能,通過app功能為,住戶選擇需要的商品,按照住戶的需求免費送貨上門,並通過免費送快遞上門服務,吸引住戶使用,社區住戶每天一日三餐需要購買蔬菜蔬果,如果每個住戶通過社區互聯網平臺購買蔬菜,商超能在客戶預定的時間點送貨上門,蔬菜一次盈利2塊錢,購買一次水果盈利4塊錢,附帶還可以通過提供快遞接收等其他服務,那麼一天最少可以純利潤2w,一個月就60w,一年就720w。

你還覺得這是新的商業模式嚒,其實也不然,盒馬鮮生就是融入社區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姐姐還發現,在青島小區樓下開了京東便利店和天貓便利店,淘寶巨頭們,也開始結合新的消費群體,開始新的商業模式,其實社區服務消費模式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我相信也將會是爆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