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為何在魏徵去世後和魏徵秋後算賬,因為他保舉這個當宰相

魏徵去世在正月,三個月後,太子李承乾謀反案爆發,這樁大案中有一個叫侯君集的要犯,是魏徵生前推薦過的人才。有一次僕射一職空缺,魏徵就說侯君集有宰相之才,應該讓他當,還說國家安不忘危,不可無大將,諸衛兵馬宜委君集專知。只是李世民思慮再三,沒有聽從魏徵的建議。怎麼這回李世民沒有接受老魏的建議呢?

李世民為何在魏徵去世後和魏徵秋後算賬,因為他保舉這個當宰相

李世民

我們首先得了解侯君集這個人的優缺點。侯君集是個武將,軍事能力強,唐軍討伐吐谷渾時,侯君集向主帥李靖獻策。大軍已至,賊虜尚未走險,宜簡精銳,長驅疾進,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此策不行,潛遁必遠,山障為阻,討之實難。李靖聽從他的建議,率兵長驅直入,果然取勝。三年前,侯君集又被任命為交河道行軍總管,負責討伐高昌。戰爭前夜,高昌王鞠文泰信心爆表,他說唐國去此七千裡,涉磧闊二千里,地無水草,冬風凍寒,夏風如焚。風之所吹,行人多死,當行百人不能得至,安能致大軍乎。自然環境如此惡劣,量唐軍也過不來,結果侯君集神兵天降,克服艱險,真過了沙漠,鞠丈泰嚇得病發身亡。

侯君集能夠經受戰火的檢驗,鍛煉出了很強的軍事能力。而且他的出身也沒有問題,遙想當年,李世民還是秦王時,侯君集就已經跟隨主子南征北戰了,他屬於秦府舊將,沒有投靠過其他反王。玄武門之變前夕,危急關頭,建成、元吉之誅也,君集之策居多,侯君集全程謀劃出了很大力。貞觀十二年,被任命為生部尚書,之前的侯將軍是個沒文化的武夫,如今要在政府任職了,立馬意識到文化知識不夠,於是拿起書本,開始學習,就是這麼一位有能力的老將李世民為什麼不讓他當宰相。

李世民為何在魏徵去世後和魏徵秋後算賬,因為他保舉這個當宰相

侯君集

原因出在他的性格上,性驕飾,好矜誇,驕傲自滿,言辭虛妄,還特別貪婪、喜歡炫耀。打高昌時,繳獲了許多寶物,侯君集心動了,竟敢私自盜取,將士們一看,主帥帶頭,我們也不能落後呀,也紛紛盜寶。侯君集覺得影響不好,也挺想阻止他們的,可如果揭發了他們,自己盜寶的事也得露陷,最終默許了將士們的行為,這樣的人,的確不適合當宰相。更為關鍵的是,曾有多人看出侯君集有謀反的徵兆。

有一次,李世民讓名將李靖教侯君集兵法,沒過多久,侯君集對皇帝說。李靖將要謀反。李世民一聽就納悶了,這李靖為什麼要謀反啊?侯君集說:他只把粗略的東西教給我,沒有精益求精,以後要是謀反,沒人可以打敗他。李世民又問李靖,李靖斷言侯君集必反,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教給他的東西足以應對周邊蠻夷,可侯君集仍不滿足,這不是謀反是什麼?

李世民為何在魏徵去世後和魏徵秋後算賬,因為他保舉這個當宰相

江夏王李道宗也覺得侯君集要造反,他說:君集志大而智小,自負微功,恥在房玄齡、李靖之下,雖為吏部尚書,未滿其志,以臣觀之,必將為亂。意思是說侯君集這人野心極大,圖謀篡位,他誰都看不起,肯定會造反。此外,張亮也曾秘密舉報,侯君集可能有反黨奪權的心思,因為侯君集曾憤憤不平地對張亮說。鬱郁不可活,公能反乎,當與公反耳。

在貞觀十七年以前,魏徵多次指出李世民的過失,並提出相應的修改意見:洞察力絕非一般。而侯君集,性格缺陷明顯,不止一次被人看出有不良圖謀,但魏徵卻極力推薦,稱道說,魏徵和侯君集是一夥的,魏徵也參與了李承乾的謀反集團。還有魏徵是山東豪族的代表,侯君集是秦府舊將,兩個完全不同的政治集團,你違章推薦個山東庶族尚可理解,你推薦侯君集這樣的野心家是什麼意思?莫非,這兩股勢力有地下交易,他們在醞釀什麼威脅皇權的陰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