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超過投檔線10分選學校合理嗎?

小微教育

志願填報比較常見的是高分看位次、近線看線差、10分選專業。

因高考成績沒出,不知道題主的具體分數,也沒有介紹自己的預估分區間,只能簡單的嘮嘮志願填報。

高校在不同省市單獨招生,好學校年年是學生和家長的熱門選擇,競爭結果就是誰排名在前誰優先錄取。高校招生計劃每年變化不大,在位次接近的情況下,基本上不同年份的學生很大概率進入位次相近的學校。也就是常說的高分看位次。

線差是與一本投檔線的分差。如果只看線差的話,容易出現問題。主要是試題難度每年都會變化,不同年份人數集中的分段有差異,相同線差的學生數量差異就大。簡單說,就是同樣600分,17年的排名可能高18年幾千。而且,每年都有不少高校會從二本升格為一本,增加一本招生計劃人數,拉低一本批次線,這樣的話結合往年的線差數據容易造成誤差。

10分選專業,就是與學校投檔線有10分的線差被調劑的可能性很小,基本能在填報的志願錄取。其實,為避免不浪費每一分,題主可以發現,各校的錄取平均線與最低線之間分差近些年明顯縮小。分差一般在10分以內,平均差約為8.8分左右(部分院校專業例外的慎重)。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帥小西De

  首先提醒你不要以這種簡單的思維填報志願。按照平行志願梯度設計的原理,多所志願學校要按預估投檔線從高到低排序,如果是衝或穩的學校,單純從分數值上看超投檔線10分是可以的,但保底的院校僅有10分的保底幅度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考生分數超出目標院校預估投檔線的幅度,決定了其被提檔的概率,但影響錄取結果滿意度的因素,除學校外,專業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結合校內的具體專業來評估一所志願學校的合理性和安全度。

  超過投檔線10分(等效分)選擇學校,被提檔的可能性是較大的,但具體能錄到什麼專業,才是必須考慮的重點。考生分數要超過目標院校預估投檔線多少分才合適,要結合具體情況分析:

  由於每所學校因招生人數不同,其錄取分數區間大小是不同的。有些招生人數多的院校錄取區間達到100多分,超投檔線10分基本上還是處於低分、冷門專業的區間;而有些院校錄取區間可能只有十幾分,超投檔線10分的成績基本上摸到了中上專業。

  如果你對專業要求不高,或者目標院校內的基本都能接受,超過投檔線10分(哪怕再低些)並服從專業調劑是完全合理的。

  如果是比較注重專業的考生,這類情況必須結合具體專業來分析——除了必須防範退檔風險,還要儘量降低被調劑專業的可能性。此時,不能只看考生成績超過投檔線多少分,而要看考生成績超過該院校內所填報的保底專業錄取線的幅度來評估安全性。

  如上圖,某校去年投檔線為563分。某考生以等效分582分的成績選擇該學校,雖然其成績超出目標院校投檔線563分達19分之多,但是由於其意向專業(圖中黃色專業)最低錄取線為573分,即其成績僅超出其保底專業錄取線9分,這個才是決定被調劑專業風險大小的因素。反之,如果考生可以接受院校內更低分的專業,如560分左右的專業也可接受,則其被調劑專業的風險會進一步降低。

  此外,分析被調劑專業的風險時,還必須結合院校內的專業錄取規則。如上面舉例的考生成績超出他所選擇的保底專業錄取線9分,如果該院校有專業級差,可能按級差值計算檢索到最後一個專業志願時他已被減去6分的級差,則其專業保底幅度實際上只有3分,一旦該校錄取分數整體上升,其被調劑專業的風險有多大可想而知。

  我們將上圖再簡化一些,看看考生志願安全性受哪些因素影響:

  上圖柱形代表院校內開設的專業,其中黃色柱形代表考生所填報的專業,A線表示考生成績(等效分),B線表示院校往年的投檔線,C線表示考生選擇的最低分專業往年的錄取線。

  A線超出B線的幅度越大,被提檔的可能性就越高。

  A線超出C線的幅度越大(或C線與B線之間的區間越小),被調劑專業的可能性就越低。

  考生填報分析志願時,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把握好這三條線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害怕被調劑專業的考生,要注意你所選擇的最低分專業的錄取線(上圖中C線)才是你的安全線,而且必須要考慮專業級差的因素。拋開專業志願,單純地以超出投檔線10、20分的絕對值來選學校是不可取的。

  個人淺見,歡迎討論。我是從事招生考試管理的教育工作者,歡迎考生、家長朋友關注!


高考與教育

高考志願超過提檔線10分?按這個提問來分析,應該是比以前一年提檔線高出10分,因為高考當年的高考錄取還沒有開始。如果僅僅以分數為根據來填報高考志願來分析,有很大的風險。

目前各地高考分數還沒有出來,所謂高出10分大約是預估的分數。即使是高考分數公佈,也不能以當年分數為高考志願的標準。這麼填高考志願是有很大風險的,高考分數受高考試卷難易度和當地投放計劃的影響,不具有客觀標準。 高考填報志願一定要核算出連續三年的線差,連續三年的錄取位次,再根據大學當年投放計劃,來權衡這麼填高考志願是否合理。

以某大學為例,某地高考試卷2017年難度偏高,當地一本線440分,而今年試卷容易多了,一本線會超過500分,那麼,大學在錄取分數線肯定會上升。如果僅以往年超過提檔線10分為標準,是有風險的。


大智若

請不要根據去年的投檔線和今年的分數來分析,謝謝。

比較合理的方法,是根據過去三年的錄取名次和今年的錄取名次來比對,如果你對專業有要求的話,建議直接參考過去三年對應學校和專業的錄取名次。

填寫高考志願其實真的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報考的高分人數越多,最終的錄取分數線就會越高,所以一定要給自己一點緩衝空間。建議填的第一所高校可以略高,衝一下;後面一定要有一所比較合理的高校,並勾選服從分配,以提高錄取概率。

最後,祝你成功。


蘇蘇快跑


青雲世範

合理啊,好的大學,個別專業被抬得老高了,報考人數太多了,我有一個高中校友,報考了同一所大學,他超了學校最低分數線14分,他比我多了三分,他上了那個好的專業,我服從調劑去了其他專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