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比劉國樑的乒乓球技術厲害嗎?

會來客社

當然有了!劉國樑之所以在27歲那年退役,就是因為技術上有了瓶頸,無法取得突破,身後又有王勵勤、馬琳等小兄弟的“緊逼”,只好就此退役。

劉國樑是中國乒乓球歷史上第一位集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冠軍於一身的“大滿貫”得主,他的打法屬快攻型,得分手段明顯,最厲害的武器是發球,變幻多端,神秘莫測,讓對手極為頭痛。他之所以在27歲那年退役,跟三件事情有關。

其一是國際乒聯的改革措施。2002年9月,國際乒聯推行“無遮擋發球”和“小球變大球”改革,削弱了劉國樑發球的優勢。那時候,劉國樑才27歲,正值運動員的黃金期。如果沒有這一改革措施的話,按照劉國樑當時的實力,他完全可以堅持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

其二是對手逐步找到了他的破綻。隨著劉國樑參加國際大賽的次數增加,國外的競爭對手對他越來越熟悉,瑞典球員首先從“變左壓右”上找到了破劉國樑的方法。

其三,來自於國乒內部的競爭壓力。“小球變大球”的規定,削弱了劉國樑的致命武器——發球的威力。眼看自己技術上沒有進展,而師弟們卻進步神速,王勵勤、劉國正和馬琳的實力已經超過這位老大哥。


馬宏觀

關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可能有,但是目前還沒有出現。如果說劉國樑職業生涯最大遺憾是什麼?那就是在1998年曼谷亞運會中輸給了韓國名將金澤洙。此外劉國樑還在世乒賽輸給過一次瓦爾德內爾。除此之外,劉國樑生涯再無遺憾。

在目前世界乒壇,劉國樑是技術最好的一名球員沒有之一。在乒乓球的世界中,衡量一個球員打的好不好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戰績!我們看一下在世界範圍內劉國樑在大賽中與主要競爭對手的戰績。

一、瓦爾德內爾

瓦爾德內爾是世界上第一位集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歐錦賽冠軍為一身的乒乓球大滿貫。多次代表瑞典乒乓球隊征戰世乒賽,和中國的幾代選手進行過較量。他在瑞典和中國都很受歡迎,被中國的觀眾親切的稱為“老瓦”;由於打球極具藝術性和多變性,又被稱為“乒壇莫扎特”、“乒壇常青樹”以及“游擊隊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一遇到劉國樑基本竟毫無勝算可言。


由於技術相剋,擁有直板橫打技術的劉國樑從出頭之日起就註定會成為老瓦的剋星,從1992年到1999年,劉國樑與瓦爾德內爾交手過6次,劉國樑六戰全勝。   

2000年世乒賽34歲的瓦爾德內爾力挽狂瀾在先失一局並且在第三局17比20落後的情況下打敗了從未在重大比賽中勝過的劉國樑,為瑞典隊拿下了關鍵性的1分。再次成為瑞典隊重溫闊別5年的斯韋思林懷舊夢的功臣時歷史永遠鎖定在這個難忘的畫面上:瓦爾德內爾揮拳振臂,表情冷峻自信。

二、金澤洙

韓國名將金澤洙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世界第一直板選手,他曾經戰勝過劉國樑的師哥王濤,金澤洙在對陣劉國樑的時候雖然贏得很少,但是對於劉國樑來說金澤洙實在是一個難啃的骨頭。這並不是認為劉國樑沒有金澤洙技術好,更多的還是打法的不適應,在1998年曼谷亞運會決賽中,金澤洙劉國樑相遇,結果劉國樑0-3完敗對手。這也是劉國樑職業生涯最遺憾的一件事。

而2010年的廣州亞運會,劉國樑和金澤洙分別稱為了各自國家隊的主教練,這一次劉國樑率隊3-0橫掃韓國隊,也算報了當年的一箭之仇!

三、孔令輝

孔令輝、劉國樑是中國乒乓球歷史上的完美拍檔。他們亦敵亦友,珠聯璧合。是中國體育史上任何一隊組合都不能比擬的一對。當時有一個一個很美的稱號:“雙子星座”。兩人十幾歲相識,友誼深厚,但在殘酷的競技體育面前,兩人有過競爭,有過隔閡,也曾經歷兩次大的考驗,但最終,兄弟情勝過一切……

1995年第43屆世乒賽。劉國樑和孔令輝首次被列入團體比賽陣容。賽前當時的教練尹霄指導做出了十分直截了當的預言:“劉國樑和孔令輝在這次大賽上,肯定都會有出色的表現……”


就這樣一對兄弟一路拼殺,過關斬將,衝進決賽。兩位最親密的朋友,要走上爭奪冠軍的賽場時,心中都不約而同地湧起了一股不可言狀的情緒。因為只能有一個世界冠軍,誰都想要,但誰都不願看到這殘酷的一面。結果那一次,是孔令輝拿了冠軍”

雖然丟掉冠軍固然不爽,但是劉國樑卻並不遺憾。在隨後的歲月裡,劉國樑成為了中國乒乓球隊的頭號球星,獲得的冠軍遠遠超過孔令輝。



時刻體育

這個問題問的挺有意思,也挺不好回答。

我們先看看劉國樑“出道”的簡歷。



劉國樑。

1976年1月10日出生於河南新鄉封丘縣。

1982年,開始學打球。

1986年,在什剎海業餘體校打了一圈,橫掃什剎海。在先農壇,與北京市乒乓球隊打,打了七八場只輸了一場。並在這一年入伍。

1989年,入選國家青年隊。

1991年,破格入選國家乒乓球隊。



要說劉導的水平,起碼在當時,絕對是橫掃世界的吧。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國際乒聯之所以更改規則,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針對劉國樑的。國際乒聯當時為了針對劉國樑和中國國乒,接連放出兩個大招,第一是規定發球無遮擋,劉國樑的發球非常隱蔽,旋轉很強,不易判斷。第二,將乒乓球比賽用球直徑由37mm改為40mm,一下放慢了乒乓球的速度,而劉國樑作為速度型的直板快攻選手,比賽成績受到了規則更改的巨大影響。2000年左右,受規則和打法的制約,劉國樑堅持多年之後很難再有巔峰時期的成績了。於是就此退役。



所以,一個可以讓國際乒聯修改規則的運動員,其水平,統治力和地位就不言而喻吧。


楚澤平

但是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而且所有競技體育的技術都是在革新的,不同時代,規則打發戰術都不同。

所以這個問題只能關公戰秦瓊,勉強找找咱們乒壇歷史上有哪些人在紙面實力(身體素質,、技術能力、個人榮譽)上能與其一拼。

(劉胖之後的就不說了,大球時代和小球時代差距較大,劉胖憑自己的智慧將小球續命十年也沒和王勵勤打,而張繼科馬龍都是劉胖帶出來的,徒弟就不跟師父比。)


六代魔王——瓦爾德內爾

瑞典乒乓球運動員,生於1965年10月3日。瓦爾德內爾是世界上第一位集奧運會、世乒賽、世界盃、歐錦賽冠軍為一身的乒乓球大滿貫。

他對世界乒壇的最大貢獻,一是將中國的近臺快攻打法與歐洲中遠臺兩面拉弧圈打法融為一體二是創造性的使用了“橫拍直握”的發球方法,發球技術在世界乒壇首屈一指

從振興中華——蔡振華時代開始對抗中國,再到蔡振華的四撥弟子,直至退役,老瓦整整對抗了中國乒壇六代人。而且極為堅韌,出道時被江嘉良各種欺負,直至89年漢城奧運帶領瑞典0封中國,讓江嘉良含恨退役,個人生涯達到巔峰。卻不料絕世天才劉國樑橫空出世,以極小的年紀擊敗老瓦,並且連續6次。但後來,吉隆坡世乒團體賽時期劉國樑體檢不達標,缺乏訓練時,老瓦藉此一舉擊敗劉國樑。後來悉尼奧運會半決賽,劉國樑再次敗給老瓦,不久後,劉國樑也宣佈退役。再到後來馬琳也是19歲就打世乒賽,並且上演驚天逆轉戰勝老瓦,卻在苦等四年的奧運單打敗給了老瓦。他最崇拜的認識躍立中華——郭躍華,一直遺憾出道時郭躍華退役。總之這位“乒壇莫扎特”、“乒壇常青樹”以及“游擊隊長”無論在中國還是瑞典乃至世界乒壇無疑都是最受人尊敬的。

嘉國良將——江嘉良

(80-90年代)江嘉良19歲就拿到世乒賽男團冠軍,兩奪世乒賽男單冠軍。是那個年代實力和顏值絕對的擔當。他是那個時代中國隊的頭號主力,達到了直板快攻的巔峰。

躍立中華——郭躍華

(70-80年代)福建籍國手。身體素質極其強大,彈跳力驚人,打球極富激情,曾在一次訓練中,由於他跳得過高,用力過猛,竟

把三寸厚的地板踹斷,等教練、隊友把他的腿拔出來時,早已血肉模糊了。

在那個中國乒乓球還未稱霸宇宙的時代,歐洲,亞洲群雄並起,郭躍華結合了歐洲和亞洲的技術特點於一身,既有中國近臺快攻之長,又有歐洲弧圈球之妙的先進打法。

中國乒壇史上奪得世界冠軍最多的選手之一,1977~1983年,為中國隊奪得第34、36、37屆世錦賽男團冠軍,第35屆男團亞軍立下汗馬功勞,而且獲得第34、35屆世錦賽男單亞軍,第36屆男單冠軍、男雙亞軍,第37屆男單、混雙冠軍。同時他還是第1屆、第3屆世界盃男單冠軍,第37屆世錦賽男單、混雙冠軍獲得者。

乒乓外交——莊則棟

(60-70年代)16歲全國乒乓球錦標上,獲混合雙打冠軍,17歲時入北京乒乓球隊。身體素質好,採用獨特的直拍中近臺兩面快攻打法,速度快而穩。

莊則棟不只是國乒傳奇,更是世界乒壇上一個傳奇式的人物、中國體育史上一座永恆的豐碑,他的乒乓之道起步於新中國的艱難歲月,但縱觀其生涯,

三次蟬聯世界冠軍、全國冠軍、國家隊內部冠軍,這個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莊則棟最牛逼的,不是他獲得多少冠軍,而是20世紀,中國體育史上最牛逼的貢獻——“乒乓外交”的主人翁就是他。這個我們在歷史書裡都學過的“小球推動大球”、“打開中美建交的大門”的就是他,一個書寫進歷史書的乒乓球運動員。(雖然wg時期有黑點,但總體來說對中國的正面影響遠遠大於這黑點)

一生之基——孔令輝

曾經風靡萬千少女的孔令輝,與國之棟樑劉胖子從小便一起訓練(當時國乒低谷時期,開始抓12-15歲娃娃兵衝世界盃),與劉胖子在世界乒壇各種秀恩愛,你拿一個冠軍,我也跟著你拿一個,你大滿貫,我也大滿貫,你技術革新,我也技術革個新。劉國樑因傷病退役當教練訓練隊員時:除小輝兒以外,萬米長跑.... 能真正打敗劉國樑的,估計也只有他的一生之基——孔令輝了。


江湖百曉Toyz

劉國樑的乒乓球技術絕對是厲害,但還至於無敵,就目前來說比他厲害的不止一個。但整個乒壇比他更懂球的教練絕對找不出第二個!

劉國樑推動了中國乒乓球的發展

劉國樑最厲害之處是他太懂球兒,更懂隊員。自他做教練以來,帶出了一批又一批世界頂級冠軍,使中國的乒乓球兒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處於絕對領先的霸主地位。他的執教能力無以倫比,他對隊員溝通和督促形成自己的一套管理體系,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教練!

結束語

真希望中國多出一些這樣的運動員、這樣的教練!


科慧苑

這個問題問的,江山代有才人出,特別是在中國乒乓球領域。

每一位到達頂尖的高手都會有自己的特長,而不是平平無奇。劉國樑,直板正手正膠反手反膠,中國傳統正膠快攻打發,劉國樑的特長就是他的發球,發球多樣,變化多,他打球時期還是遮擋發球,對手對旋轉很難判斷清楚,所以光發球這個環節就讓對手非常頭疼,可能連發五個球對手一個也贏不了,接發球贏兩三個這比賽就沒法打了。

劉國樑還有一項技術對世界乒乓球技術做出了重大貢獻,那就是直板橫打,他是第一位將直板橫打技術運用到比賽當中的,為後來馬琳王皓的技術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技術,你不能用現在的技術去看過去,時代在發展,技術在進步,如果用現在來看擰拉技術的出現幾乎把直板打的快毫無生存空間了。劉國樑退役之後執教國乒,帶領國家隊真正到達了一個巔峰,雅典之後大賽冠軍無一旁落,而且他對乒乓球的理解高度和深度真的不得不讓人佩服,而且他對乒乓球的熱愛也讓他在為乒乓球的推廣而奔走努力。他是永遠的乒乓人。


乒乓視野

從技術上說,他不是最厲害的。但他是中國第一個獲得乒乓球大滿貫的運動員,是中國傳統直拍打法的代表,被稱為智多星,他也是推翻瑞典王朝的代表。他不但保持了中國在這一項目在世界幾十

年的優勢,而且這一優勢越拉越大。他對乒乓球技戰術的理解、臨場指揮能力,對運動隊的把控能力,的確超出一般人。他使乒乓球讓國人揚眉吐氣。更重要的人他才只有四十出頭,正處於年富力強、為國爭光的大好時光。


李俊峰226675242

我的觀點是:劉國樑是奇才,而非全才,國際乒聯因為他修改規則,但他未必是新規則的王者!

在此前,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誰是歷史上最厲害的乒乓球選手,遺憾的是,劉國樑並沒有名列其中,答案是瓦爾德內爾和馬龍。為什麼呢,因為劉國樑是一個奇才,而不是一個全才,當乒乓球規則修改之後,劉國樑無法適應新的形勢的變化,而老瓦和馬龍,技術全面,堪稱典範。。

普遍的觀點認為,如今的馬龍,和曾經的瓦爾德內爾才是乒乓世界的全才,他們才可以角逐乒乓球有史以來的第一人。

劉國樑的發球非常出色,這也是國際乒聯針對發球做出規定的原因,劉國樑的快攻非常出色,這也是國際乒聯從37CM改為40CM的關鍵原因,這一切都說明了劉國樑在乒壇的歷史地位,當時無論是國際乒聯,還是其他會員協會,都對劉國樑束手無策,只能通過規則的改變來限制劉國樑。

這就是劉國樑最為神奇的地方。

但話又說回來,劉國樑的奇才,隨著時間的變化,顯得不是那麼突出,此時,瓦爾德內爾和馬龍這兩個全才,成為所有球迷關注的焦點,客觀來講,從現代乒乓球的發展趨勢來看,瓦爾德內爾和馬龍,也稱得上有史以來最優秀的乒乓球選手。

在某種意義上,國際乒聯對中國乒乓球很不公平,但是,從長遠來看,更多的國家和選手從事乒乓球,才是乒乓球的生命力所在。

雖然國際乒聯不斷更改規則,可中國乒乓球卻是: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


足球報陳永

本人覺得比劉國樑厲害的乒乓球員數不勝數,但是比劉國樑厲害的教練卻鳳毛麟角,應該說還沒有出現,這絕不是故意的誇大其詞,這是根據他的歷史成績上來看的。

劉國樑在作為乒乓球運動員時他所獲得獲得金牌,獎牌不算少數,但是絕對有比他獲得金牌更多的人,馬龍便是其中的一位,可見劉國樑並不是最好的乒乓球運動員,但他也是一位相當優秀的運動員,也曾稱雄於國際乒壇。



劉國樑作為教練的這十幾年,把國乒帶到了一個又一個的巔峰期,讓國乒能夠在世界乒壇長期處於領先地位,而且領先的地位比較的大,無人可以逾越,無人可以跨越,女隊更是一道銅牆鐵壁,是無人能夠過得去的坎。


綜合以上可知劉國樑是一位優秀的運動員,更是一位優秀的教練員,他的貢獻彪炳史冊!


一個乒乓球迷

在中國比劉國樑懂乒乓球的人多得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