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行」周公館

「同舟行」周公馆

「同舟行」周公馆

周公館

上海周公館,也就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在黃浦區思南路的73號、71號,緊鄰思南公館,是上海唯一一處保存完好並對外開放的周恩來紀念地。

這是1946年6月,周恩來率領中共代表團前往南京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租下作為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在上海的辦事處。因為國民黨當局阻撓,不讓設立辦事處,所以對外只能用周恩來將軍寓所的名義作為掩護,因此這裡又稱為“周公館”。

開放時間

9:00——16:00

(週一閉館)

團隊可10人起預約講解

預約電話:021-64730420

地點

上海市思南路73號(近復興中路)

周公館位於思南路73號,2011年6月24日掛牌。

在茂密的梧桐樹叢中,一棟四層樓高的小樓半隱半現,紅瓦紅窗,在綠樹叢中顯得與眾不同,這就是周公館。這幢小樓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橋頭堡,也是民盟曾經的總部機關。

毗鄰的思南路71號建築是紀念館的業務辦公用房。73號、71號兩幢樓房全部佔地面積2345平方米,建築面積1049平方米。

周公館是一幢建於19 世紀二十年代初的西班牙式花園樓房,共有一底三層。在思南路其它各色洋房中,其他建築都是三層,只有周公館是四層。

周公館的外牆上鑲嵌著光滑的鵝卵石,夏天整幢樓房掩映在濃綠的爬山虎的葉叢中。樓房的南面,有一個佔地一畝多的花園,花園的中間是一片正方形的草坪,草坪的中央聳立著一棵與樓房一般高的百年大雪松,三面環繞著女楨、臘梅、黃楊、冬青、玉蘭、海棠、茶花等樹木花卉,還有一個小的噴水池,環境幽靜,當年周恩來曾在花園裡會見客人。

三樓正中一間面積約40平方米,是辦事處集體宿舍。朝北的一間面積約12平方米,是董必武的工作室兼臥室。

另外,底層還有傳達室、汽車間。汽車間裡停放著周恩來使用過的“別克”轎車(今為複製件)。

「同舟行」周公馆

1947年春天,國民黨強令中國共產黨駐南京、上海等地擔任談判聯絡工作的全體代表於3月5日前撤離,國共和談的大門已徹底關閉,內戰行將全面爆發。3月4日,周恩來在周公館裡致電民盟中央主席張瀾,商請民盟代管中國共產黨在滬、寧、渝等處的財產。3月17日,民盟中委沈鈞儒、羅隆基前往國民黨上海警務司令部洽談代管中共代表團駐滬辦事處,即周公館的財產事項。兩天後,民盟中委沈鈞儒和周新民代表民盟,來到了周公館,點收了中共在滬的全部財產。中共代表團留下了他們幾乎全部的財產,從周恩來乘坐的轎車到摺疊整齊的衣襪被單,樣樣齊全,應有盡有。從這一天起,周公館成為了民盟總部機關。

周公館展廳面積約50平方米,共展出照片70餘張,概括反映了1946年6月至1947年3月周恩來、董必武等在上海領導“辦事處”積極宣傳中共堅持和平、民主、堅持政協決議,廣泛開展愛國主義統一戰線的鬥爭史蹟,內容分五個部分。

「同舟行」周公馆

第一部分主要介紹辦事處設立的歷史背景。陳列有周恩來致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函;有宋子文給上海市市長吳國楨的密電;內容是阻撓中共代表團在滬設立辦事處和監視辦事處而設立的特務監視點外景照等。

「同舟行」周公馆「同舟行」周公馆
「同舟行」周公馆

第三部分主要介紹周恩來在滬開展統戰工作的情況。陳列有周恩來與宋慶齡在一起晤談;有鄧穎超等與外國朋友在一起合影;有周恩來等與著名民主人士郭沫若、沈鈞儒、馬敘倫、盛丕華、許廣平、黃炎培等人的活動照片。

第四部分主要陳列周恩來、董必武和國民黨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和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進行黃河堵口及救濟物資方面的談判鬥爭的有關歷史照片。

「同舟行」周公馆

第五部分主要介紹辦事處的撤離。陳列有刊載國民黨當局逼迫中共人員撤離南京、上海、重慶的報刊文照;有辦事處最後一批成員,董必武、華崗、潘梓年、錢之光等撤離時的合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