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樓層要參考哪些指標?你家樓層買得值嗎?

點擊“藍色”關注

春暖花開

选楼层要参考哪些指标?你家楼层买得值吗?

大家都知道買房時,即使是同一棟樓,不同的樓層價錢也是不一樣的,有的貴,有的便宜。

買房怎樣選樓層?到底該選幾層呢?很多小夥伴都會被這些問題所困惑。

在買房選樓層時,雖然聽過很多選層的建議,但是居住之後還會發現很多不適,才發現這些建議有很多是不正確的。

那麼,實際買房選樓層時,究竟都要參考哪些指標呢?你家樓層花的錢比別人更多,真的是值得的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選樓層的指標和注意事項。

指標一:生活便利性

指日常出入、起居生活是否方便,這一點跟家庭人口年齡構成及健康狀況聯繫在一起。如果家裡有老人小孩,適合住較低樓層。

其實從這一點就發現,不同的人選樓層的標準就已經有很大的差別的,實際選房的過程中,實在沒有必要盲目跟風選擇賣得貴的樓層。

簡單打個比方,家裡有人容易出現眩暈,也就不適合住在高層。居住眩暈是指居住高層樓房發生眩暈、恐高症心理及引起心血管疾病等問題的程度。

指標二:採光通風情況

想要採光通風較好的樓層,首先得考慮朝向問題。

良好的朝向,能夠保證大量的陽光直射房間,改善室內環境,如溫度、衛生狀況等,對居住者身心健康十分有利。

其次,主要考慮該住宅是否佔據樓棟的兩個朝向,如板樓的南與北,東與西;塔樓的東與南、南與西等。

一般來說較高樓層的採光通風肯定能更好,對於塔樓而言,有可能低樓層的採光通風會受到一定程度影響,而板樓所受到的影響就能少一些。

指標三:空氣質量

隨著“霧霾”一再成為年度熱門話題,大家在買房時,也越來越關心空氣質量。

對於較高的樓層,人們普遍有兩個誤區,一個是樓層越高,空氣越好。

其實不然,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氣質量反而更差。而且,高層空氣相對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產生不適症狀。

還有一個關於樓層空氣質量的謠言,是說“9至11層是揚灰層”,其實也是不可信的。

對此,專家也予以闢謠,他們認為無論是更“輕”的PM2.5還是更大的PM10“灰”粒,在越接近地面的樓層,才濃度越高。

指標四:噪音

樓層越高越安靜嗎?住在一樓離馬路的直線距離最近,所以聽到的噪聲也越大嗎?

其實,樓層高也並不能避免噪音的打擾。聲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線傳播,向上的並不比向其他方向的弱,有時高層同樣可以聽見汽車的嘈雜聲。

從物理學上說,聲波是以最短的路線傳播的,而且是以立體傳播的,向上的並不比向兩邊的弱,高層樓接收到的聲波要比同一幢樓低層來得強。

此外,聲波的路線跟樹林和建築物的多少還有關係,這些因素在選擇住宅時也是不容忽視的。

指標五:逃生難易度

逃生難易指遇到災難時逃生難易的程度。尤其在發生火災或強烈地震時,人能夠很快的逃出建築物,避免火勢蔓延或樓房坍塌危及生命安全。

當然,樓層越低,逃生係數就越高。

选楼层要参考哪些指标?你家楼层买得值吗?

輸入文字輸入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