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加內存條跟加固態有什麼區別?

fengdxt

“網絡極客”,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網絡世界。


什麼情況下適合添加固態硬盤?什麼情況下適合添加內存?
  • 如果對開機啟動,硬盤的存儲資料速度比較在意,可以添加固態硬盤;

  • 如果希望電腦能夠同時運行多種軟件程序,可以添加內存。

通過上述兩項,基本上能夠對電腦內存和固態硬盤有個初步瞭解,我們具體來認識一下這兩種電腦設備。


RAM、ROM

先來簡單瞭解一下存儲技術

RAM

  • 隨機存儲,可以隨時進行讀寫,CPU交換數據的設備;

  • 讀寫速度較快,斷電後數據丟失,我們常說的內存就是RAM設備。

ROM

  • 只讀存儲器,嚴格意義上來講,硬盤不能叫做只讀存儲器,約定俗成的叫法;

  • 讀寫速度較慢,斷電後數據能夠保存。


如何添加

1.固態硬盤

  • 如果想要提升系統的開機的速度,單個程序打開讀寫速度;

  • 以及數據資料存儲和讀寫速度,可以通過添加固態硬盤進行解決。

2.內存條

  • 內存主要負責同CPU之間進行高速速度傳輸,內存負責暫時存儲這些數據;

  • 內存越大,能夠同時提供運行的程序的空間越大;

  • 如果需要同時打開多個大型軟件、多開程序類,可以通過添加內存條進行解決。


內存條和固態硬盤還有那些區別?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網絡極客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電腦加內存條和固態硬盤的區別。

其實這是木桶理論在作怪,就是電腦的短板必須要補起來,否則就算是其它配件升到天上也沒用。再有一點兒就是人類自身的原因,喜歡立杆見影的效果。

在PC發展的歷史上,最開始的瓶頸其實是CPU,因為CPU比較慢,會導致電腦比較慢,那個時代特別流行超頻,水冷散熱,因為CPU一旦超頻,速度馬上就上來了 ,所以那時候的超頻大師是非常令人崇拜的,不像今天你超頻不會燒掉CPU,因為主板都加了保護,那個年代才是真正的技術,超得不好的,加電壓過多的,燒CPU也是分分鐘的事兒;

當CPU開始四核的時候,CPU的瓶頸已經不存在了,現在四核甚至八核十六核都已經普及的時候,CPU的性能已經完全過剩,那麼好了,就輪到內存了,內存生產商加大馬力,開始生產各種升級版的內存,內存超頻時代也到來了,我記得我當時把內存超頻之後,上面的內存顆粒已經不是發熱的問題了,已經是開始有糊味了。大約是十年前了。

然後內存現在就連8G都開始要白菜價了,內存的瓶頸被解決了,剩下來三大件裡面,就硬盤是瓶頸了,自從這兩年固態硬盤生產商開足馬力之後,固態硬盤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女神存在了,四五百塊錢的固態硬盤能夠讓你的老機器重新煥發青春,裝上一個固態硬盤,所展現的效率立杆見影,所以,固態硬盤今天已經基本上成為一臺新電腦的標配,因為客戶眼裡只看到速度,速度夠高,OK,爽快掏錢,所以各路經銷商肯定要給客戶推固態硬盤。

根本這三個發展階段來推算,現在這個順序已經搞明白了,為什麼加固態硬盤已經一目瞭然了,因為加內存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內存4G及以上,已經不存在瓶頸了,電腦最大的瓶頸其實是硬盤了,所以,順理成章的加塊固態硬盤就會讓你的機器快到你不敢相信,不信你試試看?


世界軍事武器大全

計算機存儲分為內存和外存,常規的內存通過電路實現,只有在通電後才能工作,一旦斷電其中存儲的數據不復存在,外存是用存儲介質製造的,其中存儲的數據與通電與否無關。

內存用於計算機工作時存儲正在執行的程序和相關數據。外存是用來存儲需保存的程序和數據的。

內存條屬於內存,固態硬盤屬於外存,二者特性不同,用途不同。

在需要計算機運行較大的程序或處理大量數據時,需要增加內存條。

當需要加快程序、數據的存取速度時需要使用高速的固態硬盤替代速度較慢的機械硬盤。


MosquitoVon

看你的具體應用了,如果跑大型的遊戲或軟件,建議加內存,這些都是很消耗硬件的,尤其是內存和cpu,當然固態也能提升io,可以加快開機速度等。怎麼選擇還是由具體的應用決定的,在那個基礎上再來選擇怎麼加。


年少輕狂不惜流年

目前內存與固態是不一樣的電腦部件。他們都能保存資料但側重點不同。固態屬於硬盤,,側重點是電腦非工作情況下保存資料。而內存是電腦運行情況下保存cpu運行所需數據。目前內存運行速度快於硬盤。現在常見內存斷電資料就消失,而硬盤斷電情況下也存在。不過,現在英特爾已經在售斷電情況下數據也不消失的內存,但還是非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