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每年“接收”800萬噸塑料廢物

新德里是塑料垃圾問題最嚴重的城市之一,這一個個垃圾堆裡面就包含大量的塑料廢棄品。

現在人們普遍認識到,解決塑料問題的根源,就是要改變人們對塑料的消費方式,正如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所說:“打敗塑料汙染——如果不能再利用它,就拒絕使用它。”

今天(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打敗塑料汙染——如果你不能再利用它,就拒絕(使用)它”。聯合國敦促各國政府、工商界、社會各階層和個人齊聚一堂,探索取代塑料的可持續替代品,並減少一次性塑料的生產和過度使用,避免其汙染海洋、破壞海洋生物及威脅人類健康。

根據“地球日網絡”的數據,自1950年代塑料被引入後,全球已生產了83億噸塑料,其中得到回收不到10%;全球每分鐘使用近100萬個塑料瓶和200萬個塑料袋,每年進入全球海洋的塑料廢物有大約800萬噸。

另據非盈利組織“海洋保護協會”2017年的一份報告,中國、印尼、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等五個國家向海洋傾倒的塑料垃圾比世界其他地區的總和還要多。報告稱,塑料汙染正在殺害海洋生物,而塑料中的有毒成分進入食物鏈後對人類健康也造成威脅。

由於塑料的生物降解時間要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這意味著塑料垃圾在陸地和海洋中會不斷地增加。現在人們普遍認識到,解決塑料問題的根源,就是要改變人們對塑料的消費方式,正如今年主題所說:“打敗塑料汙染——如果不能再利用它,就拒絕使用它。”

不過,要達到這個目標並非易事。

海洋每年“接收”800萬噸塑料廢物

印度垃圾汙染問題嚴重 每年製造560萬噸塑料垃圾

印度是今年世界環境日活動主辦國,但是根據印度政府的數據,該國每年製造大約560萬噸塑料垃圾,其中新德里是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儘管印度總理莫迪誓言在2019年任期結束前完成對國家的垃圾清理,但印度貧富不均和長時間忽視問題,導致該國的垃圾汙染問題依然嚴重。

新德里曾於2009年禁止使用塑料袋,後來將禁用範圍擴大至所有塑料包裝和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但禁令並沒有獲得落實。業者和消費者仍大量使用塑料袋來裝運蔬果肉類和外賣食物。

在新德里的一個貧民窟,到處可見從排水溝中流出的塑料瓶、塑料袋、食品包裝和其他塑料碎屑,導致下水道發臭及道路堵塞。流浪犬和豬羊牛會咀嚼這些塑料垃圾,幼兒也在周邊玩耍,甚至去撿拾塑料瓶。

然而,那裡的居民並不十分了解非生物降解塑料對水供和周邊動物所造成的危害,甚至習以為常地表示認命。

垃圾回收員辛格就說:“這裡就像地獄,你可以看到到處都有塑料垃圾。我們很窮,除了在這裡生活和死亡,我們別無選擇。”

大學生喬杜力則說:“我認為這個城市永遠都不會清理乾淨,條件永遠不會改善……沒有人認真對待這個問題,包括每天在受苦的當地人。”

用智慧引領航運,第一航運物流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