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行李,往往是流浪不能酣暢的最致命原因。——《流浪集》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以前用佳能5d3+騰龍24-70 F2.8鏡頭,出門旅行的時候都會覺得很累,相機實在是太重了,已經產生了不悅的心情,所以後來我換了索尼a7r3。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換了一臺只有600g機身(加電池內存卡),那麼該如何選擇鏡頭呢?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首先,我們要明確,這次的旅程要拍什麼?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我以這次重慶成都之旅為例,我要拍的有兩個:風景、人像寫真,所以我帶了leica 35 1.4(大概一百來克) 和 索尼 55 1.8 (281g)。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用微單呢,就不要買那些又大又重的鏡頭了,這樣就失去了它輕小便攜的意義。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先說24-70 F2.8 這個焦段的鏡頭,這是一款旅行鏡頭,俗話說一鏡走天下,騰龍副廠和佳能原廠我都用過,佳能的好用,很爽,最近對焦距離0.38m,用70端可以拍微距、特寫,24端拍風景、大合照,不過呢,變焦鏡頭光圈小,容易畸變,而且用多了,人會變懶惰,比較中庸,很難出作品,所以後來沒有買這個焦段的鏡頭。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再說35定焦,35定可謂是最多人使用的掛機鏡頭,它是使用率最高的鏡頭,既可掃街拍人文紀實,又可拍風光,也能拍人像(環境人像較多),F1.4大光圈可以保證在昏暗環境如室內、夜晚都能拍到照片。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我尤其鍾愛這個leica 35 1.4 第二代 鏡頭,因為它很輕小,旅行的時候我直接把它放在口袋裡,完全不妨礙走路,而且它的戰鬥力爆表,幾乎什麼都能拍,從來沒有令我失望過。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出門前,我會想好明天拍什麼,如果是大範圍環境、或者室內比較狹窄的地方、或是夜景,我都會換上35定。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以上十一張照片都是使用這個leica 35 1.4 拍攝的,類型涵蓋了大範圍風景、人像、室內靜物、植物、夜景。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接下來是50定,(索尼相機比較特別是55 1.8),我喜歡它的原因也是因為輕小,只有281g,加上機身才900g不到,就像上圖,走遠一點還可以拍到大範圍環境,挺好用的。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一般如果第二天想拍半身人像、微距,或不遠不近街景,我就會換上55定,它是標準的人像鏡頭,和35定一樣,是為數較多的掛機鏡頭。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我用的索尼55 1.8 最近對焦距離是0.49m,拍拍微距靜物是很方便的,而且中焦壓縮一下環境,比較能夠突顯主體,這時35定就做不到了。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拿它來拍夜景也是一樣很棒的,定焦鏡頭光圈夠大,昏暗環境下極有優勢,這也是為什麼徠卡夜之眼一鏡走天下,光圈夠大,從白天拍到黑夜,毫無壓力。普通人用原廠50 1.4、50 1.8 也夠用了。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為什麼旅行時我不會帶85定焦鏡頭呢,因為它使用率太低了,拍個半身人像要隔3米,拍個全身人像要隔6米,在人頭攢動的旅遊景區隔那麼遠,都被路人給擋了,連拍個合影都難。而且拍不了大範圍風景,會失去很多精彩畫面。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室內人像,用50/35都比較多,而85在室內想拍人像有點壓力,要跑好遠好遠。。。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以前剛玩攝影的時候,會比較喜歡用變焦鏡頭,不過如果想出作品,還是用定焦鏡頭好,我是很明確的知道我要拍人像寫真、旅行人像,所以只帶了35定55定。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到了酒店後,再根據明天要拍什麼,再選擇裝上哪一個,出門了就不要換鏡頭了,這樣不僅麻煩,而且鏡頭容易進灰,換來換去,還很浪費時間和精力。

旅行中攝影師如何選擇鏡頭?

後面九張照片均由索尼55 1.8 拍攝,類型涵蓋人像(半身居多)、微距植物、風景。

約拍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