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引進“最強大腦” 引領科技發展

华南理工大学:引进“最强大脑” 引领科技发展

華南理工大學

今年5月9日,籌建1年多的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正式啟動建設。這是國內首個“中方為主、國際協同”的大學國際校區。

“廣州國際校區是華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新的增長極。”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王迎軍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表示,廣州國際校區將重點佈局引領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戰略、孕育產生顛覆性技術變革的交叉領域新工科,推動華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支撐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新目標。

國際校區已錄取首批博士生碩士生

“我來華南理工大學全職工作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相信在國際校區建設的推動下,高新材料可以實現中國創造,走向世界。”美國工程院院士程正迪說。

程正迪是當今國際高分子領域最為重要的學術權威和領軍人物之一,目前他和團隊已入駐廣州國際校區,並擔任華南理工大學先進材料國際化示範學院院長和華南軟物質科學與技術高等研究院院長,引領軟物質科技研究發展。

去年3月,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和華南理工大學四方簽約,共建廣州國際校區。該校區採用“部省市校”四方共建的新模式,採用“中方為主、國際協同”的新機制,探索紮根中國大地開展國際化辦學新路徑。

目前,廣州國際校區已經與英國牛津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等近20所世界一流大學落實全方位合作計劃;引進各類頂尖人才近100人,其中全職引進12名國內外院士,7名院士來自歐美髮達國家;今年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生物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材料國際示範學院等學院和研究院已招收首批數百名優秀碩士、博士研究生。

“廣州國際校區將建立10個新工科學院,匯聚全球頂尖大師和團隊,培養德才兼備的高水平國際化人才,開展重大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王迎軍表示,廣州國際校區將在中外院士等國際頂尖科學家的引領下,短時期內建設成為理工特色、世界一流的在地國際化校區。

上合青島峰會主會場是“華工設計”

今年6月9日至10日,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圓滿舉行,而首次投入使用的主會場青島國際會議中心,驚豔了世界。這座體現“中國氣派、國際水準、濱海特點”的新地標建築由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何鏡堂院士團隊負責設計。

去年下半年的3個月裡,80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為了青島國際會議中心的建築設計,80多次飛往青島與全國各地,手機裡一張“飛行線路”圖交錯縱橫。“一個人的工作只要和國家、社會的需求同步,只要足夠努力,就一定會有成果。”何鏡堂說。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紮根中國大地,服務國家需求和區域發展。華工近年來科技成果應用轉化率、專利實施率等指標穩居全國高校前列、華南地區首位,專利技術轉讓指標排名全國高校第一。

其中,“芳綸紙項目”技術成果合計作價6600餘萬元,徹底打破國外公司壟斷;“甘油二酯”技術相關專利成果轉化,預計5年內形成10億元以上的年銷售規模;腦機接口與腦信息處理研究中心與科大訊飛強強聯合,共同開展腦機接口與腦信息處理技術核心技術的研發及成果產業化……

“這項技術就是為了突破國外技術封鎖,擁有中國人的核心技術,推動相關產業發展。”研發芳綸紙技術的華南理工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胡健表示,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是華工的優秀基因。

三分之一畢業生進入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工作

又到一年畢業季,華工學生持續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約三分之一的畢業生即將進入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企業工作。

大學的核心任務歸根到底還是人才培養。一直以來,華工堅持立德樹人,構建協同式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深化“三創型(創新、創業、創造)”人才培養理念,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華工模式”。

“創新創業創造,是華工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秘笈’。”王迎軍表示,站在歷史新起點上,華工將致力成為全球高端人才的聚集地、國際前沿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和又紅又專拔尖人才的輸出地,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服務“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上發揮引領作用,作出更大貢獻。

华南理工大学:引进“最强大脑” 引领科技发展

王迎軍

■訪談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王迎軍:

引領科技創新服務國家地方發展

南方日報:作為一所以理工科見長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校長,您參加兩院院士大會有什麼深刻感受?

王迎軍:廣大科技工作者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排頭兵,全黨全國全社會為實現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努力奮鬥。

一流大學有一流大學的使命和擔當。進入“雙一流”A類高校建設,是對華南理工大學辦學發展和水平的充分肯定,更是對學校以更大的力度服務國家發展提出的期許和要求。華南理工大學在未來的發展中,將繼續發揮自身強大的理工科優勢,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

南方日報:引領科技前沿、服務地方發展,一直是華工的鮮明特色。站在新起點上,華工如何進一步服務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新目標?

王迎軍:大學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科技、智力資源支撐,這是黨和國家、廣東省賦予華工的重要使命和責任,也是新時代為華工發展提供的新機遇。

世界一流大學都是在服務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華工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紮根中國大地,服務國家需求和區域發展。因此,我們將加快推進廣州國際校區建設,引進全球頂尖人才資源,加速推動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並主動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集聚各方力量,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驅動發展和高等教育集群發展,助力廣東打造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全球先進製造業中心。

南方日報:隨著“雙一流”建設加速推進,國內大學發展競爭激烈。在國家“雙一流”、廣東“衝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新一輪發展中,學校有什麼“新招”?

王迎軍:作為“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華南理工大學確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即到2020年,4-6個學科率先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到2030年,八成以上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行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學;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學。

數讀華工

2017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位居全球第235位、中國大陸高校第11位。工科位居全球第22位,全國第7位。

9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農業科學4個學科進入前1‰,這一數量在國內高校中排名第5。

擁有國內外全職院士、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傑青等高層次人才230餘名。

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工程實驗室、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25個國家級科研機構,1個國家高端智庫和170個部省級科研機構,在全國高校中位居前列。

自2009年以來,學校獲中國專利獎數量達23項,總數位居全國高校首位。

統籌:戎明昌 陳楓 吳少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