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端午節:一見“粽”情愛上你

記得初次相見,我就傾心於你。人說“始於顏值”嘛,當然,我第一次就被你那金黃的外表給吸引了呢,然後知道你真的是“秀色可餐”呢。讓我對你垂涎三尺的,不僅僅是你那誘人的外表,還有你外表裡面隱藏的美味。從小到大,每到端午節,我就想起你,想起家人和朋友。

家鄉的端午節:一見“粽”情愛上你

後來上小學才知道,原來你有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傳說在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這一天,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你最早的來歷,所以我非常地“欽佩”你。

家鄉的端午節:一見“粽”情愛上你

後來,每年的端午節,媽媽都會做好多好吃的粽子。用糯米和紅棗一起蒸熟,攪拌均勻的,香噴噴的粽糕,色香味俱全,讓人忍不住直接就吃幾碗了。當然,油餅卷粽,還是用油餅捲起來的好,酥脆的油餅,裹著美味的粽糕,一大口下去,滿口的香甜,不管是囫圇吞棗,還是細細品味,總之,在你吃進嘴裡那一瞬間起,一天的疲勞全部消散了。這就是美食帶給人們的愉悅和滿足,油餅卷粽成了家鄉一道風味,也成了在外遊子心中永恆的記憶。

那天經過食堂,看到食堂阿姨在包粽子,江南人特有的包法,用粽葉把糯米,豆類啥的都包起來,用線捆紮在一起,形成一個四稜錐的小粽子,再放入鍋中蒸熟。看到這一幕,真的,瞬時想起家鄉的油餅卷兒了,就跟食堂阿姨嘮了起來,跟她說起家鄉粽子的做法,她連連稱道“聽起來都香”。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的記憶拉回了我可愛的家鄉,小饞貓似的圍在媽媽身邊看她做油餅卷兒……

家鄉的端午節:一見“粽”情愛上你

不管是那種粽子,都代表一種地方特色,也是一種地域文化。但是,無論我走到哪兒,油餅卷兒永遠是我心中最柔軟的一片角落。看山看水,最愛是你,寫盡千山,落筆是你。一見“粽”情,餘生是你。

家鄉的端午節:一見“粽”情愛上你

姓名:張娜,甘肅民勤人,目前就讀於九江職業大學,閒暇時愛看書,熱愛寫作,熱愛舞蹈,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