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農村老人為何干的動就要一直幹,背後3個原因讓人揪心

對於農村老人來說,沒有退休的感念,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雖然農民也是一種職業,但和其他行業相比,唯獨農民這個職業沒有退休金,所以在農村的田間地頭,經常會看到上了年紀的老人,佝僂著身體在吃力的勞作。

難道農村老人就是勞苦命,他們不想像城裡的退休老人那樣,沒事到公園遛彎,要不就外出旅行,或者去上個老年興趣班。這樣的老年生活,其實農村老人也向往,他們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老了,也想安享晚年,但為何還要辛苦勞作呢? 究其原因大概有下面三種

心痛!農村老人為何干的動就要一直幹,背後3個原因讓人揪心

一 閒不住!習慣了忙碌,閒下來心裡發慌

這種情況對於農村老人來說,也很常見,尤其是兒女都在外成家了,自己不習慣到城裡和兒女一起住,自己在農村不幹點活,確實心裡會發慌,不帶勁,畢竟之前幹活幹習慣了,並且是沒有任何節假日的勞動,所以即便是老了,也力所能及的乾點活!

心痛!農村老人為何干的動就要一直幹,背後3個原因讓人揪心

二 不想給孩子增添負擔

這一點尤為典型,也體現了中國農民的樸實,雖然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撫養長大,看著孩子們成家立業,特別是現在孩子們也是賺錢難,消費高,生活壓力大,自己身體尚好,能幹一點就賺一點,顧住自己,能不給孩子添負擔最好不過,所以經常會看到60多數的農民工在揮汗如雨,他們就是想讓兒女過的更好一點

心痛!農村老人為何干的動就要一直幹,背後3個原因讓人揪心

三 為自己的養老擔憂

俗話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所以很多農村老人認為,最靠譜的還是在自己能動的時候,給自己多贊一些棺材本,畢竟國家給農民的養老金,對生活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農村老人的艱辛,不是隻言片語能表述出來,作為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想通過自己的方式改善生活,這無疑是一種諷刺,畢竟他們給這個社會做出的貢獻是巨大的,但當他們老了,幹不動了,也需要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和回饋,只有這樣,我們才敢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