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細則出爐,A股有足夠承受能力迎接獨角獸的到來嗎?

CDR細則出爐,A股有足夠承受能力迎接獨角獸的到來嗎?

CDR

近日,千呼萬喚的CDR細則正式出爐,這對於不少符合條件的創新試點企業來說,也確實是一件重磅消息。或許,從某種角度分析,隨著CDR的正式落地,實際上也意味著獨角獸企業迴歸A股市場的步伐有望加快,而未來獨角獸企業有望在A股市場中佔據一定的話語權。

迴歸A股上市的通道得以拓寬,這對於本來存在強烈融資擴張需求的獨角獸企業來說,確實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從CDR細則內容來看,也對試點創新企業的門檻進行了細化與完善,並針對不同類型的獨角獸企業制定出更靈活、更有針對性的方案,讓更多具有發展潛力、符合獨角獸上市標準的企業獲得迴歸A股上市的機會。

根據《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資料顯示,當前入圍的獨角獸企業名單就達到164家,而其中入圍超級獨角獸的企業,也達到10家之多。退一步分析,假如入圍的十家超級獨角獸企業都有資格迴歸A股市場上市,那麼其對A股市場的實際衝擊影響還是不可小覷的。

按照目前對獨角獸的定義分析,主要需要具備以下幾個重要特徵。其中,包括境內註冊、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與此同時,其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且獲得私募投資以及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至於估值超過百億美元的企業,則稱得上超級獨角獸企業。

實際上,縱觀近期成功發行上市的獨角獸企業,其本身影響力不低,募資規模也不少。但,考慮到其對A股市場的衝擊影響,獨角獸企業卻以不同的形式為A股市場“減負”。

其中,對於藥明康德、寧德時代,則採取了縮減募資規模,壓低發行市盈率的方式迴歸A股市場。至於工業富聯,則採取了引進戰略配售以及股份鎖定等策略,但並未縮減募資的規模。由此一來,通過不同的方式迴歸A股上市,實際上還是或多或少減輕了A股市場的實際負擔。不過,換一種角度思考,假如未來存在批量獨角獸企業的加快發行上市,即使採取了不同方式的“減負”行為,也未必可以有效降低其對A股市場的實際衝擊,而高速IPO背後,實際上也意味著限售股堰塞湖壓力可能會隨之而至,這也是未來市場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還是會成為長期制約股市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

站在投資者的角度思考,獨角獸企業加快回歸上市,本來是一件利弊不一的事情。

談及有利一面,莫過於為投資者拓寬了投資的渠道,為投資者帶來了更多可供選擇的投資品種。在當前“民間資金多,投資渠道少”的背景環境下,實際上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緩解投資渠道狹窄的問題。

談及弊端之處,則是在於A股獨角獸的估值與定價體系仍不是太清晰,可能存在定價套利的風險。與此同時,在A股新股不敗的神話影響下,實際上獨角獸新股難免遭到炒作,而本已高估的發行價格,卻經過二級市場的大幅炒作,在不經意間讓投資者承受高出數倍的投資成本,這難免也會加劇投資者的不安情緒,投資的熱情也驟然降溫。

事實上,最近一段時期內,不僅是獨角獸企業加快發行上市,而且獨角獸基金也加快發行的步伐,而這系列舉動對國內資本市場存量資金的分流壓力還是不可小覷的。

對於獨角獸企業的加快回歸預期,確實需要做好充分的配套以及準備工作。其中,一方面在於獨角獸的發行節奏需要充分考慮到市場的真實承受能力,不宜過快推進;另一方面則在於獨角獸的配套需要進一步完善,如估值與定價體系需要進一步清晰、獨角獸後續的解禁減持問題需要有針對性的完善。至於部分採取股份鎖定策略的獨角獸上市公司,則更需要考慮到股份解鎖後的安排,儘可能降低後續股份解鎖對市場的直接衝擊影響等。除此以外,對於投資者保護工作仍需要有針對性的落實,如提升股市違法違規成本、提升股民索賠效率、簡化前置條件設置以及完善集體訴訟體系等,讓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獲得實實在在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