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前 富家公子挨頓打 然後發明了……出租車

繁華的都市裡,站在規定的路段上,你只要輕輕一招手,的士就會停下,帶你去想去的地方。

作為現代都市中不可或缺的快捷交通工具,因按表計費、按程收費,的士被臺灣人稱作計程車;而新加坡一帶的居民稱之為德士,大陸人稱為出租車。

其實,的士從問世到現在不過110餘年時間,它是一位富家公子捱打後報復的產物……

無緣無故的捱打

1907年初春的一天深夜,紐約。

時針已指向凌晨一點,百老匯劇院音樂劇夜場結束,人群紛紛向外湧。20多歲的富家公子亞倫拉著女友的手,衝出人流,來到路邊的馬車前。

“請帶我們去巴特里公園左側的小區。”亞倫說。

“可以。50美元。”身材彪悍的馬車伕傲慢地說。

“為什麼這麼貴?平時不是5美元嗎?”亞倫很詫異。

“你看現在什麼時候了?”馬車伕道。

“再晚也不能漲10倍呀?你有何依據?”亞倫問道。

“我就是依據。要坐就坐,不坐走開。”馬車伕一把將亞倫推倒,準備去拉別人。剛巧人家被另一輛馬車拉走了。生意丟了,馬車伕很生氣,返回來對亞倫一陣拳打腳踢。

“小妞,這樣的男人沒用,雖然有幾個臭錢,但很小氣,也沒力氣,還不如跟我。”臨走時,馬車伕對站在街邊瑟瑟發抖的亞倫女友說。

良久,亞倫從地上爬起來,吐了一口血,對遠去的馬車吼道:“神氣什麼,我一定要讓你們這些馬車從城裡消失。”

沒日沒夜地研究

亞倫養傷期間,女友提出了分手。傷好後,他想方設法來報復毆打他的馬車伕。

與其他富家子弟不同的是,亞倫雖然也吃喝玩樂,但做事有底線,還非常用心。

以牙還牙肯定不行,父親一直以為他在外面花天酒地,不務正業,並再三警告說不要惹事生非。

報復也得講技巧呢。

“我要用可計費的汽車打敗隨意漲價的馬車,讓那些不講理的馬車伕沒飯吃!”想來想去,亞倫做出這個決定。

想法雖美好,實施並不容易。亞倫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汽車沒有馬車靈活。

原來,當時美國生產的汽車想當於兩三個馬車那麼大,既笨重售價還不菲。這種汽車主要用於商業,一般市民誰願乘坐?

111年前 富家公子挨頓打 然後發明了……出租車

20世紀以前西方街頭,馬拉客車很常見。(網絡圖)

亞倫投入到沒日沒夜的研究中。

“理想中可以計費的汽車應該小巧靈活,小街小巷都開得進去。”翻閱各國關於陸上交通工具的資料後,亞倫為研製的汽車定下基調。

在父親的資助下,亞倫跑遍歐洲的許多國家,終於在法國找到一種16匹馬力,相當於一個多馬車大小,最多可坐4人的汽車。他一次性訂購24輛,讓廠家直接送到美國。

“怎麼讓人一眼就知道這是按路程收費的汽車呢?”亞倫回國後,決定為這批汽車統一制訂標誌。他翻遍字典也沒找到合適的詞語。

一天,他猛然想起在法國路邊看到一個單詞,叫“taximeter”,其意是“用米作單位來計算出租車費”。他索性來個移花接木:“taximeter”的“meter”去掉,再加上“car”,合起來就是“taxicar”,意即“計程付費的汽車”。

名字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進行計程,否則這些車子就名不符實。為此,亞倫找來一幫朋友聚會。喝到高興處,他說出自己要推出“以米計程的汽車”的想法,並坦言不會設計汽車的計程表。

剛說完,一個修鐘錶的朋友站起來,滿口答應幫亞倫這個忙。

沒多久,修鐘錶的朋友設計了一個計程表。雖然不具備打印功能,但已經滿足了初步需求。亞倫讓人把計程表裝在汽車上,通過試驗,發覺十分準確。

111年前 富家公子挨頓打 然後發明了……出租車

意料之中也意料之外

1907年10月1日,也就是亞倫在百老匯捱打約半年後,紐約街頭出現壯觀的一幕:20多輛小汽車列隊而行,車上掛著各種各樣的標語,比如“坐多少路,付多少錢”、“一樣的路程,決不要兩樣的車錢”等。車隊周圍很多看稀奇的市民,其中包括不少馬車伕。

這就是亞倫精心籌備的taxicar開業盛典活動。

111年前 富家公子挨頓打 然後發明了……出租車

美國1904年產奧茲莫比爾彎擋板汽車。(網絡圖)

亞倫意料中的是,在taxicar與馬車的較量中,馬車自然落了下風,許多馬車伕因此失業。

為了平息他們提出的抗議以至於引發不必要的麻煩,也從父親息事寧人、花錢消災的處世角度出發,亞倫組織相關活動,提出讓這些馬車伕加入駕駛計程車行列的辦法,同時還與新聞媒體互動,說明taxicar的方便與實惠。

出乎亞倫意料的是,taxicar隨後幾十年便傳到世界各國,亞倫以及那個發明計程表的朋友也賺了很多錢。為了方便,人們乾脆把“taxicar”縮寫為“taxi”。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taxi傳入經濟比較發達的香港和廣東地區。當地客家人把taxi稱為“的士”(粵語),把叫taxi稱為“搭的士”,一直沿用至今。

111年前 富家公子挨頓打 然後發明了……出租車

1931年,上海成立的出租汽車有限公司。(網絡圖)

“的士”傳入中國的初期,並不是誰都可以乘坐,因為它們主要接待來我國的外國元首、政府首腦,參加活動的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等等。

此後幾十年,中國的的士一直保持著很少的存量在運行,直到上世紀90年代,現代的士和相應管理辦法相繼出現,終於讓這一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真正為人民服務。

作為題外話的是,關於發明的士後亞倫是否與女友複合,他又是否羞辱曾暴打他的馬車伕,歷史上沒有記載。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經從的士的發明中找到了生命的真正意義,而對當年暴打他的馬車伕和因此提出分手的女友不會放在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