蠍子李:傳承與匠心的雙生花

尼古拉斯·張三說得好:“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頓羊蠍子解決不了的事兒,如果有,那就兩頓……”

在北京,提到正宗羊蠍子,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有著百年的歷史“蠍子李”,可見,其在京城食客心中的地位。“蠍子李”總店位於北京天寧寺橋下。進入餐廳,古樸懷舊風的老北京風格映入眼簾,環境簡單幹淨,整個餐廳也瀰漫著羊蠍子的香氣。他們家經常爆滿,在京城中人氣、口碑都沒得說。

蠍子李:傳承與匠心的雙生花

打開菜單,“四個金句”道出了蠍子李之所以如此美味的真諦:蠍子脫酸精加工,十二時長浸泡成;兩個更時換次水,確保湯白肉又紅;子午正時點爐火,天地靈氣聚湯中;祖傳秘方配底料,滋陰補氣養容顏。

相傳,清朝同治年間,在內蒙販羊的李應盛為了躲避戰亂,來到北京前門推車賣羊蠍子,於是創立了享譽百年的羊蠍子品牌“蠍子李”。到了第二代李世榮,他結合朋友建議,創造了“白湯羊蠍子”的新秘方。

20世紀80年代,第三代李建生開始在新文化街魯迅中學對面重操舊業,後來又將地址遷到西便門橋下。現在蠍子李已經傳到第四代李明手裡。

蠍子李:傳承與匠心的雙生花

李明說:“蠍子李從創立到現在,之所以能持續受到客人們的喜愛,就是因為一直堅持著最初的秘方,保持著最初的味道。按照百年秘方製作羊蠍子,不敢有分毫的之差。”在歲月變遷中堅守最本真的滋味,在代際傳承中保留最原始的情懷是李明留給筆者最深刻的印象。

在這裡老中青三代都能找到所愛

蠍子李的羊蠍子分為白湯鍋和紅湯鍋。其中白湯羊蠍子的製作工藝,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於是,李明也成為了北京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白湯羊蠍子製作工藝非常考究。就像前面提到了四個金句,道出了白湯羊蠍子製作工藝的精髓。以其湯白肉紅的獨特形式,吸引了眾多食客。李明將秘訣總結為“清水+五個大鍋”。比如,製作白湯羊蠍子浸泡去血水就需要12個小時,為了保證羊肉的鮮嫩,全程要有專人撇沫子以控制燉的火候。

李明說:“過去很多人都會做這個(白湯)羊蠍子,只是一直堅持按照原來的辦法來做的只有我們這家了。”

筆者去的時候,是個工作日的晚上六點鐘,此時的門前已經排起了隊。通過觀察就餐的顧客可以看出,蠍子李適合老中青三代人群。在跟顧客的攀談中,筆者發現,客人在蠍子李都能找到讓自己滿足的味道,歲數大的可以在這裡找到兒時的味道,年輕點的可以在這裡吃到正宗的北京美食,而且能充分滿足其對美味的享受,孩子來這裡,也能吃出自己的快樂。這裡的羊蠍子“肉香卻沒有羶味,肉嫩卻不亂湯。湯白卻鮮味兒十足。”這是顧客對蠍子李最高的評價。

蠍子李:傳承與匠心的雙生花

為了適應現代年輕人對於“辣”的喜愛,蠍子李也研製了紅湯羊蠍子。

除此之外,蠍子李還提供各種北京傳統小吃,如爆堵、炸灌腸、拌羊肚等。同時,蠍子李把具有北京特色的豌豆黃、紅豆糕、驢打滾做個組合,讓顧客在這裡都能嚐到最正宗的北京小吃。

蠍子李:傳承與匠心的雙生花

蠍子李:傳承與匠心的雙生花

不斷改進,讓老北京的味道留下來傳出去

廚師出身的李明,對於菜品的食材和味道有非常高的要求。他深知自己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要為行業的餐飲人樹立榜樣的責任。因此,在食材在嚴格把關,在味道上嚴格精進是李明對自己也是對蠍子李所有員工的要求。

在談到餐廳定位時,他認為,蠍子李要有自己獨特的定位和“特殊的味道”,只要一吃,自然會有一個比較。而這種比較並不是完全體現在裝修設計上,而是你從進門的那一刻起,你的嗅覺就離不開這裡了,因為香味兒瀰漫著整個餐廳。

經過百年的傳承和不斷優化,蠍子李做工更加精細,總結出一套適用於現代化社會的白湯羊羯子製作工藝流程,並在許多專家、名廚的指導下精益求精,按照中醫理論,陰陽五行,五色五味的特點,研發出紅、黃、綠、黑各類特色的養生火鍋。

據瞭解,在新餐飲市場日益發展的當下,為了適應時代發展,李明將和北京餐飲業同行共同出力,打造更多“標籤化”的北京特色產品,並傳播到更多的地方。

民以食為天,食物承載著千百年來勞動人民代代相系的根和魂。我們衷心地希望具有民族特色的美食和文化能夠淵源流傳。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