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民罵股市,你怎麼看這件事?

億鑫商貿斌

每每看到罵股市,或者抄底虧錢,或者錯過了好股票,或者覺得被莊家戲弄的。我都會建議,好好讀讀我寫的《股市紀律十三條》。這是我在2015年6月份底寫的。那時候,我建議賣出股評,清倉,不要貪股市的最後一波錢。但當時的形勢是,所有看空的論調是蒼白的。於是,不得已寫了一份股市紀律,其中特別強調了要根據總市值看一個股票的空間。當時的南北車合併市值達到8000億元,可是當時的波音飛機只有7000億。我當然得看空了。

後來,到了7月初了,看空就是和救市對著幹啊。這時候,只好再次祭起股市紀律的大旗,強調其中的一條:下跌不抄底。尤其是在雙降(降準降息)救市的時候,更是勸大家萬萬不能抄底,因為政策底從來都不是市場底,更何況當時跌幅還不大。為了勸一些人趕緊賣股票降槓桿,我當時的表述是:“政府把你往岸上拉,可千萬別賴在水裡不走啊。”

我記得當時有一個針對我的實名舉報,有關部門轉給當時我所在的銀河證券,要求我們解釋。這個舉報人的意識是,股市就是被我說跌了。也許,他認為我是黑勢力吧。

股市,如果是按照公司的投資價值來理解,是要靠深入研究做長期投資的。如果是按照短期波動做交易來理解,又是要靠交易紀律來實現的。可是,交易紀律又是反人性的。正常的心理或情緒,是漲多了就happy,想追;剛開始跌還捨不得賣;跌多了就罵娘,要賣;剛開始漲的時候往往又不敢買。想想,如果是以上交易模式,是不是都符合人性?但是不是都會虧錢?

從網上搜一下,好好讀讀我的《股市紀律十三條》,歷練一下心性,然後再炒股。

本文為“聰明的投資者”投資理財徵集活動參賽文章。


孫建波

今天,這個題目又要火了吧……

今天,(工業富聯)富士康上市,然後,證監會又強調直接融資的重要性,股市,在中國具有重要的融資功能,這沒毛病。股市不能融資,要股市幹嘛啊。同時,證監會也在強調分紅,2017年,股市分紅過萬億元,很好,也沒毛病。

但是,我想不明白,A股為何跌跌不休呢?

這個是法國股市2年來的走勢,不斷新高。

這個是納斯達克指數2年來走勢,漲了3000點,將近7成。

德國股市,過去2年漲了4000點,將近50%的漲幅。

下面,來欣賞下我大A股的表現吧!

上證指數2年來漲了8%。

什麼?你說上證指數失真?要用我們的納斯達克和人家比?好吧,拿出我們的創業板指數。

過去2年,創業板指數跌了22%!……

難道我們來到了一個假股市?

中國經濟過去兩年引領全球,沒道理股市落後啊?

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我簡直找不到什麼答案,求各位大神給個答案吧~


趙冰峰

掙了錢大家通常認為是自己的能力,虧了錢大家一般認為股市在亂搞,莊家要負責,慣性思維,不好改。

這跟A股的設立有關係,他的基因,設立的本意是為國企脫困解決資金問題,所以政策導向在A股一直比較明顯,而且由於股市的不完善,很多人為的暴跌導致散戶虧損累累。這種案例簡直是不可計數。

A股有各類參與主體,監管、正規軍、私募、莊家、遊資、散戶、騙子,其中散戶是最弱勢的一個,在中國股市二十幾年的歷史裡,真正全民共贏年份區區只有三四年時間,如果這幾年賺到的錢沒有急事鎖定利潤,那隻能是空歡喜一場,如果還繼續持有,會穩穩被套。

今天(5月29日),A股大跌2.53%,又要喊起3000點保衛戰了,一夜回到了2016年。 這樣的市場股民沒有怨氣才怪,不罵都不正常,大家虧了錢買需要情緒發洩,總是可以理解的。

很多人認為中國的股市與美國的最大不同,就是主體散戶為主,而美國是以機構為主,在專業能力、情緒控制等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所以現在就連管理者都在思考去散戶化的問題。 不過中國人對於機構的信任度是有限的,股市被認為是一個能實現自身價值的地方,挫敗感總是讓人無望的,理解吧。


大貓財經


一到股市下跌股民罵街,這已經是常見的事情,因為又輸錢了麼。這不但暴露出了股民的問題還體現了我們中國內地股票市場的不夠成熟性。

成熟的股市是正常的投融市場,合規的公眾公司融資發展,回報投資者就不是賭場,是雙贏的市場。可由於A股先天不足,融資發行機制存在很大的漏洞,給無孔不入的投機資金IP撿廉價籌碼,許多上市公司以圈錢為目的,造就了不規範不平等的市場,管理層是摸著石頭過河,極想搞好市場,想把市場規範化,可存在問題太多,無形中變成政策市,牛短熊長,不說歐美成熟市場,就以同是發展中大國巴西、印度,經濟發展趕不上中國,可從1991年至現在,人家是幾百點升到幾萬點,股民、上市公司雙贏。罵股市的人多嗎?可A股大小非隨著IPO常態化,堰塞湖越來越大,連私募都紛紛轉IP,前幾天聞管理層把“股市發行機制改革”提到工作重點,這是廣大股民翹首以待的希望,同時期望減持新規補丁好好吸收成熟市場的好經驗好方法,讓A股早日擺脫不平等的賭場,讓上市公司早日成為合規的公眾公司。

股指漲,大部分個股跌,這是這個新時期的股票市場的特徵,為什麼?因為國家要扶植國有企業與公有資本,這是基本的方向。國家還要建設雄安新區呢!明白人還不快去買雄安概念股,比如京漢股份。自己明白比什麼都重要,自己不明白,神仙也救不了,罵人不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越來越窮。


啟航財富

其實很多人說股民虧錢是股民沒知識沒水平,我認為這是表面現象,假設都是信驗豐富的高手在炒股,他們肯定多數是虧因為他們去賺誰的錢,其實真正要多數賺錢必須股市要搞好必須上市公司質量要好,上市公司分紅的金額除去稅收費用等要大於銀行利息,這樣多數的股民才有可賺到錢,否則想都不要想賺錢,所以現在的股市不是零和遊戲是負債的遊戲,是虧錢的遊戲,是鉸肉機!


user3587269973989

大中國的股市,分成三派,公司,莊,散戶,莊吃散戶,公司大小通吃,公司想怎麼增發,送股,轉股,減持,莊就想著怎麼割點韭菜,怎麼打壓,收貨拉高出貨,散戶就是草原上的羊群,公司缺錢了就殺幾隻,莊家想著怎麼把羊趕坑裡,整個股市就象解放前,日本鬼子進時的情結


山高還是水深

A股是個最不公平的市場。開指數期貨。不開放T+0.股票連續上漲4個漲停板就要查。股票連續暴跌N個跌停板不查。新股天天一字漲停板,有意思嗎?價值投資,股票小分紅。A必須走市場經濟。


紅肆軍

本文不分析A股本身存在的問題,只是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分析。

股民作為投資人,在虧損的前提下罵股市,心情可以理解。但罵過之後,有多少投資人會根據中國股市的特色和運行規律,調整自己的投資模式,規定自已投資規劃和準則?

罵很簡單,中國股市問題也客觀存在。這兩天大家都在學習馬克思理論對我國的貢獻。馬克思經典的唯物主義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按規律辦事。

作為投資人,是不是在投資A股的過程中,根據A的客觀實際,找準其運行規律,制定自已的投資策略。

再換個角度,作為投資人,是你在按下買賣鍵盤。那麼,投資一旦失敗,就把失敗的原因推給市場,把自己的決策失敗推給別人,而不反省自己,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這又給以後的投資失敗埋下種因。

再之,很多投資人對市場的風險認識不夠,對盈利的結果想得太容易,總想著一夜暴富。因此,操作的隨意性、從眾盲目性,結果可想而知。我們一定想清楚,即使是成熟的市場,市場就天然有缺陷。

當我們每次投資的時候,先預估自己可承受的風險。


非常-般

我是一個老股民,深深體會到中國股民罵股市也是有道理的;牛短熊長,漲少跌多,漲指數跌個股,沒有賺錢效應等等,不得股民民心得不到好評,股民發洩情緒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好壞都是兩面性的,一個巴掌拍不響,散戶問題確實也不小,也該反省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找出為何賺不到錢的根本原因!


中國股市不成熟的機制,罵聲一片

中國股市已經成長28年,真正全民共贏年份區區只有三四年時間,而三四年賺錢效益兌現後沒有及時鎖住利潤,肯定加倍的吐出去,怎麼漲上去就怎麼跌回來,導致中國股市10年過去指數還倒跌沒了3000指數,這樣的市場股民沒有怨氣才怪,不罵都不正常

中國股市主要還是散戶市場,散戶為主體角色,但往往主體角色卻把主力機構當韭菜收割,而且是一批一批的收割,有時候就連管理層都配合他們想要連根拔起(去散戶化);這樣散戶化怨氣更加濃,罵聲更加大,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就拿題主的問題來分析,為什麼指數上漲,股票卻在跌呢?這是描述了2017年藍籌慢牛行情,個股嚴重分化,指數在“漂亮50”帶動下上漲,個股卻賺了指數虧了錢;“買的假股票”“買在2600套在3500”“牛頭熊身”等等罵聲一片;中國股市確實走出了這麼的行情,指數連漲,個股連續陰跌破了2600的股價,甚至有些跌破了歷史新低;中國股民罵股市我覺得非常正常,就連我都想要罵中國股市,但是罵有什麼用,只能面對事實,我們改變不了市場,吃啞巴虧吧!

中國股市確實問題太多,美股十年牛市,中國十年還在熊市中沒有走出來,指數倒跌一半;這些都是管理層政策問題是主要原因,投機性太強,肉弱強食,把散戶當韭菜收割,為何不能和平相處呢?退市企業沒有幾家,上市企業每週十家!上市圈錢後業績360度轉變,馬上翻臉不認人,留下垃圾股份給散戶們自己買賣,自由發揮等等的一個市場,試問又有幾個股民能受的住這個怨氣呢?只能用罵聲一片來發洩散戶們的情緒!中國股民們只能吃啞巴虧!



為何中國股民賺不到錢的根源原因

雖然中國股市賺錢效益很低,但還是有小部分股民在中國股市生存賺到錢呢?為什麼別人可以,你不行呢?你也可以找到立足中國股市的方法。很多股民虧損嚴重也是自身因素很大,追漲殺跌賺快錢,盲目跟風操作買賣;沒有止損止盈點,碰運氣炒股;心態不穩定,在牛的股票都持有不住;喜歡聽消息股,看別人薦股,沒有自己的主見;

總之就是沒有一個適合自己的股票交易系統模式,才是股民虧損的最大根源

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全面分析,總結一下中國股民罵股市是不是可以理解的呢?所以任何事物的好與壞,對與錯都有兩年性,各有各的理由,總之就是一個巴掌拍不響!


老金財經

中國的股市能賺錢的大多是機構,而小散則是他們的供給者。股市中很多消息相對股民來說是滯後的。中國的股民其實真的不容易,白天看A股,晚上還的看外圍,現今的A股越來越不適合小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