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農民工靠什麼生活?

人生就像一場戲

現在上了年紀的農民工靠什麼生活?

七星老農屬於60後,也在慢慢地步入社會老年人俱樂部的路上了,也在規劃自己將來如何養老的問題了。


至於說到現在農村農民工靠什麼生活,這可能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話,各個家庭條件不同,生活水平自然會不一樣,不過整體來講,我們父輩們過去都辛苦啦,他們一般都兒女們多,親戚姊妹們多,自己又勤快,手中多多少少又都有點兒存款,國家又有養老保險,新農合醫藥報銷,兒女們一年四季都孝敬老人家一點,老人家們也平時挺節省的。


一般不到七十歲以上,都還外去做點事情,把家中的承包地自己種一畝,搞定吃飯問,小菜什麼都樣樣種一點,省得自己花錢去買。

就拿七星老農家鄉的老人們來說,60多歲的阿姨們平時在家,幫涼蓆廠串串涼蓆,一天也可以賺二三十塊,大伯們有的在家種菜種點地,或者去附近打打比較輕鬆一點兒的零工,去縣城工地,超市,酒店,娛樂場所,廠礦企業,停車場,菜市場,環衛局去做做保安,收收費,掃掃地,也還能賺一千七八百塊錢一個月,夠自己二老的開支足足有餘了。



也有的老人家天天去趕趕集,做做小生意,拖著三輪車外去收收廢品,在家裡開個小鄉鋪,賺一點兒生活費用,反正一句話,農村上了年紀的農民工,能動之時都拿取自己生活自理,在咱們農村,只有將近到了七十歲,八十歲的人才敢說自己老了,需要兒女去照顧養老了,這樣的幸福日子也畢竟享受不了多年了……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現在農村人養老確實是一個大問題,在農村經常可以看到六七十歲的人了還在地裡勞動,種田種地,有時候看見了心裡還感覺酸酸的。

當然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對於一些沿海發達地區的農村是不用擔心的,有國家養老,但是對於像我們這邊的農村山區,只能靠自己,國家現在雖然對於老人有一些養老補貼,但是太少了,一年就幾百塊錢。吃飯都不夠。更別說農村老人都有趕集的習慣,有時候買點吃的,買點衣服,或者生病了等等,所以根本不夠。

那麼這些人就需要自己來養老了,當然年輕人肯定也是要贍養自己父母的,但是對於大多數農村人來說就是過年過生的時候給自己父母一點錢,條件好的就多給點,條件不好的就不給了。所以農村人養老還是大問題。

對於我們這邊現在一些六七十歲還在田裡幹活的很多,我們這邊是山區,沒有什麼公司企業或者廠子的,想要靠打工賺點零錢是不可能了,年輕人都出去餓了。那麼這些老人只能自己種田種地了,一來可以減輕一下自己孩子的負擔,二來可以省下一部分錢自己趕集買點小吃或者給自己的孫子買零食。我們這邊有一個86歲了,今年還種了兩畝地的玉米,兩畝水田,現在農村都是荒田荒地只要你肯幹都是免費給你種的。

自己種田種地,還可以賣糧食,換點零花錢。當然還有一些老人在山上賺錢,這個就不具體的說了,因為有一些是禁止的,比如放套抓一些野生動物,現在這些東西說是禁止,但是那些收購商還是明目張膽的在街上收購也沒有人管,而且這些東西又收購的非常貴,農村一些老百姓為了補貼家用自然就去山上抓了,現在夏天來了一條三四斤的五步蛇就能賣一千塊左右,誰不去抓呢?還有一些老人去山上剝樹皮,這幾天我們這邊的很多,有些樹皮收幾塊錢一斤,一天也能有幾十塊的收入。還有去山上採藥的,比如野生重樓,一斤就是一百多,我們這邊春天的時候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集體上山尋藥,但是這幾年已經是快要尋沒了。抓石蛙,抓蛇,挖一些樹樁等等。

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生活下去才是主要的,不要說什麼環保,保護野生動植物了,自己都生活不下去了,談這些有什麼用呢?

現在農村養老特別是對於一些落後的偏遠地區是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張家界小伍

農民是辛苦的一生,農民工更是勞碌奔波過日子。

我所知道的農民工,男女五十多至六十多還是在異地他鄉打工著 ,領著每月二三千元的低工資,養家餬口,每年至少往返家鄉五至八次,途中耗費金錢時間,每年所剩無幾,打十幾二十年工,所得積蓄,在家建百多平米樓房,好多還是欠債過日子。

他們沒有工作能力時,回到家鄉,由於不適應農村工作了,也不會也不能作什麼事情。收入其乎沒有,只是靠政府幾十元養老金,過日子。有子女的,靠哄看孫子女,得些收入。沒有子女的,只有申請低保,每年三至四千左右。

如遇上留醫在病床,那種心酸度,可想而知。

上了年紀的農民和農民工的生活現狀不容樂觀。



金玉林桂之春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特色,上了年紀的農民工一般有一下幾個特點:一是年邁體衰,二是沒有一計之長,三是沒有子女贍養,四是身體殘疾,五是沒有政府補助救濟,六是沒有財產。

以上這幾種情況,只要具備其中的一個到兩個那麼這個老年的農民工的晚年生活將會是非常悽慘、非常的窘迫。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農民工沒有辦法去獲得美好的生活,說白了,一個人要想過好生活,主要還是觀念問題,讓老年農民工再去學習一些新的技能,估計會有力不從心,因此那轉變觀念變得非常重要,轉變觀念,同樣也適用於所有人。

首先要看看自己具備什麼樣的資源,農民工本身就是一個資源,你所處的環境也是一個資源,有人去賣觀念,有人去賣服務,有人去賣想法,有人去賣點子,多看看這方面的新聞,多關注一下國家或者社會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只要用心一些好的資源還是可以賣出去的,通過這種方式獲得晚年生活資源,性價比還是很高的。


悟空茶館

上了年紀的農民工的確太辛苦了,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到了老年還做不到衣食無憂,還得靠兒女來養老,度過晚年生活,從現實客觀來說,確實比過去好多了,一是現在種糧不納稅了,國家還給種糧補貼,有的貧困縣,種籽,化肥,地膜,柴油等都有一些補貼。二是現在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或多或少也能領到一點養老金了,特困戶也能領到低保金,說實在的,這也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的事。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和工人,公務員就還差一大截了,所以說,農民現在養老還得靠兒女,這也是不爭的事實。不過,咱們國家現在也看到了這個問題,也在不斷的想辦法,在政策上向農民傾斜,琢步加大對農民老年人的代遇。這是我們要看到的好的希望,樹立起信心,趕上我們的好時光。


光陰似箭6802

上了年紀的農民工用什麼生活。在這裡,你沒有提出,更具體的概念,上了年紀這個概念到底是多少歲才算是上了年紀。我們有工作的人,一般都是60歲退休,那麼60歲,就是上了年紀的,但是也有一些重工業在55歲的時候,男職工就退休了,女職工在50歲退休。那麼農民工上了50歲算不算上了年紀的農民工。

其實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均壽命也不斷增長,那麼當今很多上了年紀的,很多人到了70歲,仍然是一個勞動力,在我們農村有很多老人80多歲了,還要下田犁田,下地挖地,還可以當一個壯勞動力的,所以說,上了年紀的農民工,他們也是靠出賣苦力來賺錢。農民紅不退休這是一個值得我們全社會深思的問題,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對得起這些對於我們的城市建設付出了汗水,甚至付出了健康的農民工,這一個值得我們全民深思的問題,我們應該怎樣,讓我們這些農民工的生活更有保障,讓我們的農民工更體面的生活,這是我們全社會需要考慮的也是我們需要努力的方向。


趣鄉音

紙媒的派報工,有很多來城市二十知以上,四五十歲的佔多數!我們企業都是按規定購勞保!隨著企業轉型升級,中年以上農民工都有失業的可能!

現在一線城市,農民工入廠不多,從事服務行業人數比較多。技術上無優勢,知識上底子薄!如何安穩打份工?

據金羊網介紹:〈下圖〉:廣州餐飲業規模不斷擴大,,用工需求量大,正處於急招時期,另一面是:外賣火熱,用工方式靈活,門檻低,吸引更多外來務工人員加入!

對於用工難一直存在,如何解決,新技術,新空間,還是就是創造環境,吸納中老年人參與服務業。




閒適人家

看了看回答者,回答的都很詳實。但卻忽略了一個重要問題

農村,農民工沒有偷懶的,肯吃苦,是上一代農民工的優良品德。

也就是說,如果把錢都贊起來的話,家裡地裡種地,是夠下半輩子養老的。

問題就是子女長大,成家後,是在養老,還是在啃老,

一般家庭,養有一兒一女,累點也過得去。

養有二個姑娘,負擔小,壓力小。

養有二個小子,出息了還好,否則,根本不敢閒下來。這個不是個案。

仔細想想你身邊的長輩, 養2個姑娘和2個小子的現狀。


情感專家愛喝酒


滄海一粟185098660

農村裡上了年紀的農民很多很多,55歲以後外出打工的,都不好找工作了,也有少數有手藝的,還能幹點零工,比如,木工,石工,只要身體力行,掙點生活費綽綽有餘,大部分呆在家裡,種點蔬菜,玉米等農作物,60週歲以後,每月都有養老金,兒女們還接濟一些,買吃買穿,只要不生大病,在農村花費不太大,生活的還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