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香萦彩话端午

大家是不是都在过端午的小长假呢?自古以来,我们传统的节日那么多,那端午是怎么脱颖而出,和清明、中秋、春节成为华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重拾炎黄子孙的共同记忆。

端午一词,它又叫“端五”,是指五月的第一个五日。“端”在古汉语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端五”也就是“初五”。古人是采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的,用十二地支,对应月份的排列中,“午”正是五月,五和午同音,所以端五逐渐演变成了端午。其实“端午”的最终定名是在唐朝,和唐玄宗有关。因为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讳,当时经大臣宋璟提议,就把“端五”正式定名为“端午”,一直延续至今。

伴香萦彩话端午

从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来看,农历五月为天地交泰、阴阳相争、死生分判之时,被称为毒月。这个月里有九天被称为毒日,叫九毒日,五月初五位于九毒之首,又被称作恶日。因为五月是夏天的开端,天气慢慢热了起来,蛇蝎繁殖,蚊蝇猖獗,家居用品也容易受潮发霉,腐烂。而对于人体来说,五月的节气特征是阳气蒸腾,人体的阳气也是处于一个向外的趋势,所以体内的阳气反而虚少,很容易生冷生寒。外邪内虚之下,身体弱的人、小孩子就会感染疾病,很容易爆发瘟疫。基于此,古人围绕着驱邪、避恶、除瘟、祛病、防疫、求吉祥等主题。所以,端午这个节日,在古代,其实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而根本不是什么纪念日。是不是很意外?

伴香萦彩话端午

当然了,说到端午,自然离不开我们熟悉的赛龙舟,它其实最早是一种祭祀中的活动,起源于春秋之前,当时的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随着龙神观念逐渐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意识后,图腾舟就演变成了各式各样的龙舟。

所以,即便到了今天,赛龙舟过程中还保留着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比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南海神后才安上龙头、龙尾。闽、台两地则需要到妈祖庙去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去邪消灾。

伴香萦彩话端午

大家都说,传统的节日都离不开吃。那提到端午节的应节食品,肯定想到的是粽子。可是粽子并不是最早的端午节饮食哦,最早出现的应是西汉的“枭羹”。在古代传说中,枭鸟是一种恶鸟,因为它长大后会吃掉哺育自己母亲,所以老百姓都厌恶它,把它的肉做成羹汤来食用,有除绝邪恶的寓意。在朝堂上,皇帝把会枭羹赐给大臣食用,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维护孝道,更是为了驱逐皇帝身边的恶人与奸臣。这一皇家礼仪,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伴香萦彩话端午

现在终于轮到粽子隆重登场啦。其实粽子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到了晋代,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屈原。追求真理,爱国忧民的屈原,传说是在端午这一天投江自尽,百姓们用粽子来祭奠他。于是,端午节又有了纪念屈原这样一层文化内涵,屈原的这种精神逐渐成了端午节的“节魂”。在过去,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为“益智粽”。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了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伴香萦彩话端午

伴香萦彩话端午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描写的端午节。诗中的艾蒲指的是艾草和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我们前面讲过,农历五月天地能量阴阳剧变,端午又是夏天的开端,气温上升,容易爆发很多疾病,而随处可见的艾草和菖蒲就能为人的健康加一道非常有效防护网。“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人们在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仿佛是贴了一道驱邪符。在今天不信神灵的人眼里,就像是一种很可笑的封建迷信,其实不然。

艾草是一种热性植物,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效。菖蒲也是一种提神通窍的药物,艾草和菖蒲有一股独特的芳香味,是蚊子很不喜欢的,所以在民间,艾草菖蒲经常被用来驱蚊,这是很实用的生活小窍门,跟点蚊香、喷杀虫剂比起来,既环保又安全,高明多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天色微亮时分,古人走出家门,到郊外或山上找些鲜嫩的艾草,回来后分给邻居一些,在自家的门、窗等处挂上一些,不一会儿,家中就充满了淡淡的清香,毒与恶随之被压制与阻隔,端午特有的节日气氛就开启了。

伴香萦彩话端午

拴五色线、戴香囊也是端午重要的习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人们把含有这五种颜色的丝线合股成绳,系在胳膊和手腕上,或者在五彩绳上再缀上一些饰物,戴在脖子上,挂在胸前。心灵手巧的女孩们,还会用五彩丝线,绣出日月星辰鸟兽等吉祥物,做成各式各样的绣品敬献给长辈。除了拴五色线,大人们还会给孩子佩带香囊,用丝和布包裹朱砂、雄黄、香药制成香囊,既清香四溢又避邪驱瘟。

伴香萦彩话端午

重温传统,其实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顺应自然,依天之道,过好当下的生活,迎接更好的明天。

伴香萦彩话端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