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雲儒:絲路文化傳播使者,邂逅西鹹文化大講堂

在行走中閱讀文明,在體驗中融通曆史,在廣袤的西部、無盡的絲路上,收割思想!

——肖雲儒

1

肖雲儒,賈平凹稱為“國內理論批評一流”的低調評論家。

著名評論家雷達說:“綜觀雲儒近30年的文論,突出感到,他思路活躍,涉獵面很廣,舉凡文學、哲學、戲劇、書法、散文創作,社會評論、民俗研究,直至文化人類學,都有論列。”

肖雲儒先生,一個活躍在中國西部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一個散文理論的開創者與西部文學的拓荒者。

1961年,《人民日報》開闢了《筆談散文》專欄,就散文的特點、散文的作用、散文的題材等問題開展了大討論。20歲的肖雲儒寫了一篇題為《形散神不散》的短文,其觀點引起了長達數十年的爭論,被寫進我國大中小學教材,影響中國文壇幾十年。後來,有人稱這一年為"散文年",認為這是當代文學史上散文的第二次復興。

肖云儒:丝路文化传播使者,邂逅西咸文化大讲堂

2

公元前202年,張騫從長安開始鑿空絲路的起點。中國開始有了自己的世界觀,世界也開始有了中國觀。

2014年, 74歲高齡的肖雲儒,歷經數載,三走絲綢之路。30餘國、60餘城、40000多公里,肖雲儒讓中國文化的血液再一次沿著漫漫黃沙,流向世界。

肖云儒:丝路文化传播使者,邂逅西咸文化大讲堂

絲綢之路是經濟之路、政治之路,也是一條文化之路。在這條文化之路上,肖雲儒先生義無反顧,一往無前。沿途每日一文,回國後肖雲儒結集出版《絲路雲履》、《西部向西》、《絲路雲譚》,形成了三本絲路文化叢書。

在這段旅程中,肖雲儒說:“我給自己的定位是學者、作者、行者。一位學者,一路上既要有見有聞,更要有思有想……我是一位作者、一位講述者。力爭準確解讀絲路歷史文化和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

作為西部文化傳播使者,肖雲儒當之無愧。

對於絲路文化的見解,肖雲儒感懷深刻,難有人出其右。

3

長安是中國乃至世界古代史上篇中,最精華的篇章,同時又是中國現代史中昂揚向上的旋律。

現在,在以大西安為起點的一帶一路戰略發展大規劃下,我們探討文化發展與文化自信。肖雲儒的觀點是我們絕不能錯過的一場思想饕餮盛宴。

紮根陝西50餘年,三走絲綢之路,肖雲儒先生對於在“一帶一路”戰略之下的西部發展、當代中國經濟的大轉型都有著深刻的理解,他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給世界貢獻得新的中國讀本。對於這個思想重達千斤的思想讀本,2018年6月16日(週六)10:00 ,在詩經裡西鹹文化大講堂,我們希望由肖雲儒先生帶我們一起開卷詳讀……

肖云儒:丝路文化传播使者,邂逅西咸文化大讲堂

西鹹文化大講堂第六期

2018年6月16日(週六)

10:00 正式開始(9:40簽到)

詩經裡·老舍茶館二樓

特邀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陝西文聯副主席、

絲綢之路研究學者

肖雲儒

親臨現場開壇授講

想要報名參加的朋友

或直接下方掃描二維碼報名

肖云儒:丝路文化传播使者,邂逅西咸文化大讲堂

肖雲儒簡介

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教授,研究員。首位新絲路文化傳播大使,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突出貢獻專家,陝西省文聯副主席,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陝西省德藝雙馨藝術家。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研究員。兼任中國西部文藝研究會會長。被聘任為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等七所大學的教授和研究生導師。

歷任陝西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研究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西部文藝研究會會長,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陝西省政協委員、評論家協會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並被人事部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961年開始發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他50年前提出的散文寫作要“形散神不散”的觀點,影響文壇半世紀。收編進20幾種大學教材和輔導資料。他25年前關於中國西部文化的系列論文和專著《中國西部文學論》,是該領域第一部理論著作,被譽為西部文化理論體系的開創性研究成果。

著作有《中國西部文藝論》《民族文化結構論》《八十年代文藝論》以及五卷本《對視》書系、四卷書《雩山》書系等19部575萬字。獲得中國圖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類”廣電部“星光獎”、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成果等國家獎共七次,“陝西文藝大獎、終身成就獎”等省級獎13次。先後為400多位作家藝術家寫過評論,在央視、鳳凰衛視和各地電視臺做過56次人文話題和學術講演。擔任過省內外50多項文化項目的策劃顧問和評審定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