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桃溝藝術家故事」尋一處寧靜 守一種精神 做一個匠人

「樱桃沟艺术家故事」寻一处宁静 守一种精神 做一个匠人

在櫻桃溝有三位80後年青人,他們有理想、有活力,遠離繁華鬧市,來到幽靜之處開起工作室,安心做自己的事業。

「樱桃沟艺术家故事」寻一处宁静 守一种精神 做一个匠人

楚劼出生於1982年。為了完成自己的小心願,曾當過兵,退伍後,做過各種工作。初見他的感覺是帥氣、瀟灑、愛笑、不愛說話。他說自己生性愛自由,不喜歡約束。他身上的軍裝、軍靴,掛在一旁的軍大衣、飛行員夾克,處處在透露著他是個有個性的人。他主要做銅製茶具的配件,杯託、茶則、茶匙等。選擇這一行純屬偶然,當時,市場上雖有很多這種茶具,但他覺得都沒有達到自己理想中的模樣,於是自己看書、查找資料、考察,購買了工具,敲了人生中第一錘,這一敲到現在已是3年時間。從一開始的不熟練到現在的遊刃有餘,是一錘錘累積起來的。

「樱桃沟艺术家故事」寻一处宁静 守一种精神 做一个匠人

魏萌出生於1989年,她應該是這個行業為數不多的女生,長髮飄飄,舉手投足間能感到她的細膩。魏萌像很多美術生一樣,大學時選擇了考取美院,她本科在湖北美院學習壁畫與綜合材料繪畫,一開始學習這個專業接觸更多的是各種材料、漆器、鍛打浮雕。大學期間,有一次學校組織寫生到雲南的一個村莊,她看到了當地人手工做的銀飾、立體器皿,便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攻讀研究生時,她研究方向改為金屬冷鍛。從學校畢業後,在楚劼的介紹下,魏萌來到櫻桃溝繼續做銀器,她做的飾品精美,立體,栩栩如生。

今年是他做廚刀的第6個年頭了,他認為不同的菜刀要有不同的分工,而他的定位就與之前兩位恰好相反,先有實用性,然後才與藝術相結合。每次做刀,他要花很多的時間精力,一點小的瑕疵都不放過,他說,他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這裡包含了他的愛與理想。

“醒時只願朝花笑,醉時只願對花眠。從今不問人間事,只做人間不老仙。”他們三人遠離紅塵憂愁,來到這寂靜之處只為自己熱愛的事業,懷揣理想,返璞歸真,是一種令人敬佩的匠人精神。

中共二七區委宣傳部 鄭州晚報社

統籌:荊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