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為什麼叫江,黃河為什麼叫河?江和河有什麼區別?

南方小晨

一般而言,南方多稱大水流為“江”,北方多稱水流為“河”。中國古漢語中江特指長江,河特指黃河。

“江”從水,從畺(故中國許多地方讀“江”為gang)。“畺”指“邊疆”、“疆土”、“國家、”“疆域”。“水”與“畺”聯合起來表示“屬於疆土和國家的水道”。後來用於長江的專稱。也是江河的通稱。

需要說明的是“江”在中國早期文獻中是特指今魯西地區的東平湖—南陽湖—獨山湖—昭陽湖—微山湖一線的河湖系統,而非長江。《殷本紀》引《湯誥》:“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商湯應是在商初的首都亳(今河南偃師)說這番話的。所以商湯所說的“東為江”,是指魯西地區的五湖水系,不是現在的長江。

現在南方的河流多稱“江”。如:“贛江”(江西)、“珠江”(廣東)、“信江”(江西)、“沅江”(湖南)。

東北的河流也多稱“江”。如黑龍江、牡丹江、圖們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

“河”本意是指一種自然形成的水道。一種水體形式。在中國古代專指黃河。中國古代河流文化中有“四瀆”之說,即江、河、淮、濟。這裡的河即是黃河。

現在一般認為四瀆裡的江特指長江,其實是想當然。古代中國指今中原一帶(以河南為中心),南到淮水。

但現在解釋“四瀆”裡的“江”就指長江。

北方的河流多稱“河”或“水”。如:“洛河”、“渭河”、“漳河”。古代也稱“洛水”、“渭水”、“漳水”。

西北的河流也多稱“河”。如塔里木河、額爾齊斯河。

江和河是河流的統稱。字典對江的解釋是大河。

在語境和造字上“江”與“河”都帶“水”部。江有“工”字,工原有巨的意思,所以有大的意味。大水為江,大木為槓,大蟲為虹。河帶“可”字,可是歌部,有讚歎的意思。黃河曲折雄奇,令人讚歎。嘆水為河,嘆土為坷。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km,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及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現在注入渤海。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長河。

長江比黃河長800餘公里。

其實簡單而言,也可以這樣認為: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所以叫“長江”;黃河因水含泥沙多呈黃色就叫“黃河”。

另外長江地表水流天然形成比較穩定。黃河地表水流一年四季變化很大,夏季水旺,冬季常斷流,而且多人工治理痕跡。

在風水學上也常將長江黃河視為中國兩條龍脈。


趙燕雲

在1984年的春晚上,香港歌手張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國心》紅遍大江南北,其中一句“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金”,唱出了我們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那麼長江為什麼叫江,黃河為什麼叫河?江和河有什麼區別呢?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江和河的稱謂由來自然也是有其演變過程,而且也有著不同的解釋,下面有書君就帶領大家把這些說法捋一捋。


1. 我國古代最早管江和河統稱為水


由迄今最早的歷史文獻記載可知,江和河一開始都統稱為水。如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夏都二里頭遺址,環繞它的有洛水和伊水;地處黃土高原的西周文明濫觴附近有渭水。


2. 河流之後演變出川的叫法


甲骨文中的川字看上去就像大河在流動,左右代表岸,中間指的是流水,釋義即河流,。《說文· 川部》中川的解釋是:川,貫穿通流水也。


現在我們常用的與川字相關的詞彙有:海納百川、川流不息、名山大川等。


3. 河的叫法早於江


在水和川之後有了河的叫法,一開始專指黃河,之後中原勢力向四周擴展,受中土文化影響,南方許多江那時也叫河。


如長江源頭部分叫沱沱河,沱沱河下一段叫通天河,也就是《西遊記》唐僧師徒被老龜扔下水的地方。


湖南的湘江古時也稱為河,這裡還有一個趣聞,現在長沙當地的出租車司機會問乘客是去河東還是河西,如果外地人強調這是湘江,應該叫江東和江西,司機師傅會說從古至今本地人都是這麼說的。


語言比文字更早更確切的傳承歷史,可見河的說法確實早於江。



4. 黃河和長江上古時期稱為河水和江水


在《夏朝地圖》上可以看到,那時候人們稱黃河為河水,長江為江水。


還有一個“四瀆”的概念,指的是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爾雅·釋水》中有記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


可見黃河和長江在上古就存在,只是叫法不同於今日。


5. 黃河名稱的由來


《詩經》裡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的詩句,這裡的河指的是黃河,可以看出這時的黃河已遭到人為破壞。到公元前400年,由於連年征戰以及樹木過度砍伐,黃河水流渾濁,下游被稱為濁河。


公元100年前後黃河有“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鬥泥”的記載。《漢書·溝洫志》記載:“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


至此,黃河的稱呼正式形成,但是卻是母親河由清而濁的一部血淚史。


6. 長江名稱的由來


上古時長江名為江水,又稱大江,六朝後統稱長江。近代歷史裡許多國家把長江叫做揚子江,長江每一段的叫法和別名總共有30種之多。


7. 今人逐漸依據地理因素來區分江和河的名稱


依據地理區域進行區分。北方的河流多稱河,如黃河、渭河、洛河和柴達木河等;南方則多叫江,如長江、珠江、麗江和金沙江等。


以長江為南北界限區分。長江以北的河流稱為河,以南則稱為江。


按現代地理知識區分。流入內海或湖泊的河流稱為河,如流入渤海的黃河和遼河; 流入外海或大洋則稱為江,如流入東海的長江,還有流入南海的珠江。


以盈水期和枯水期是否明顯區分。盈水期和枯水期不明顯稱江,如長江和珠江,一年到頭奔騰不息,可保證全年通航;盈水期和枯水期顯著的叫河,如黃河在夏季為盈水期,巨浪滔天,冬季為枯水期,有的河段接近斷流。


8. 東北各條大江名稱的由來


說到這裡有細心的親問有書君,東北地處北方,那嘎嗒不也有黑龍江和松花江,咋沒叫黑龍河和松花河捏?這是歷史締造的。


以黑龍江為例,古文獻稱其羽水、弱水或黑水,《金史》稱石罕河,《元史》叫撒閤兒兀魯,清初稱薩哈連烏拉。總之是隨著統治者改朝換代一直在更名改姓。


滿語中“薩哈連”是黑的意思,“烏拉”是江,延續至今叫江而不叫河。可見這是由於我國東北這嘎嗒民族語言文化造成的。


9. 外國人眼裡江和河都是河


有讀者表示這麼多說法看的人云山霧罩的,那咱就換個思路。


在世界五大長河裡,我國的長江排名老三,黃河排名老五,江和河在英文裡都是“river”,可見老外沒有江一說。



對文字有獨特見解的徐文兵老師說:“當漢字無法解釋清楚漢字時,可以翻譯成英文試試,大道相通,或許答案就在那裡。”


這樣就容易理解了,無論長江還是黃河,都是養育華夏兒女的母親河。歷史賦予她們不同的稱謂,但本質是一樣的,都是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河。



有書共讀

峽谷中蜿蜒的河流稱為‘’江‘’;

平原上奔流的河流稱為‘’河‘’。


圖為怒江大峽谷

長江

長江從發源地流經崇山峻嶺的峽谷地帶,從北向南進入雲南麗江石鼓後即突然調頭朝向東方:這就是著名的地域景觀長江第一彎。至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以及重慶奉節、巫山之前的水域屬長江上游,也稱為金沙江。進入湖北宜昌平原後稱為長江,直至進入上海流經崇明島注入東海。

黃河

黃河上游為山地,中下游為平原地區和丘陵地帶。黃河流域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等省(自治區)平原、丘陵地帶,最後注入渤海灣。

怒江

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山脈的怒江,從 西北向東南斜貫西藏東部的平淺谷地(怒江大峽谷)。入雲南省折向南流,經怒江僳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流入緬甸後改稱薩爾溫江、最後注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域。

瀾滄江

發源於青藏高原的瀾滄江南流穿行於他念他翁山與寧靜山之間高山峽谷水流湍急且多石灘為橫斷山脈狹窄的南北孔道之一。再南流至雲南省境內,先後彙集漾濞江、威遠江、補遠江等支流,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景洪縣流出中國國境,流出中國進入越南境內後稱為湄公河。湄公河南流,成為緬甸、老撾及泰國的界河,經柬埔寨與越南南部注入南海。

此外,流經羅馬尼亞和德國等歐洲好幾個國家的國際河流

多瑙河、埃及的尼羅河、印度的恆河、巴西的亞馬遜河、俄羅斯的伏爾加河、美國的密西西比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都是平原河流。


Mrttlzz99

補充一個,風叫為虎。河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山上中等小河流發出的聲音就是類似河。洪水發出的確實是鴻,海螺的聲音確實是海。這是漢語語音最重要的來源,取自自然界。


國病

“江”與“河”從字面上來說,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都指的是水!從其他方面來說呢,我們來分析分析:為什麼長江叫“江”,黃河叫“河”,這裡簡短的歸納了兩個方面。



第一:地域

一般我們查看我國的地區河流名稱會發現這樣一個特點:南方的河流多稱為江。如:長江、珠江、漢江等等……西南和東北地區的河流大多數也稱之為江……


而在北方就稱“河”的較多了。如:黃河、淮河、海河等等……西北流域大多也稱之為河……


第二:注入流向

還有一個方面的劃分,人們是以河流的注入流向來命名的。通常人們把注入“內海”或“湖泊”的河流叫做“河”。把注入“外海”或“大洋”的稱之為“江”。比如:黃河注入渤海,長江注入東海、珠江等地……


不論是“長江”還是“黃河”,它們一直是我們生命的源泉。滋潤著“祖國大地”,孕育著“華夏子孫”!


Sunshine娟子

長江是很多小江匯聚而成,小江都是大河匯聚而成,小江的水比大河的水都多很多。再匯成長江。多河匯成小江,江和河在水量比較中,明顯地分出大小。黃河是小河匯聚,但每條一小河聚匯以後黃河並沒有明顯變化。與過去水量人眼看不出變化。所以從頭到尾一到為河。長江的水量從下向上看,還是從上望下看,源頭的泉湧,通過小溪流向小河,小河流向小江,小江再大江湖泊再流向長江。每節都水量鉅變,流量大增,人眼明顯看出大小,區別明顯。有區別必然換叫法,所以從泉湧現的小水流叫溪,溪流流到更大的水流之中叫小河,小河的水流流淌到更大的水流之中為大河,大河在匯聚到黃河之中,可黃河變化不大還是叫黃河。長江就大不一樣,在大河匯另一大河以後兩河之水立馬巨增,水量鉅變,以前那條河比較都有巨大變化,為了區別這種變化。人們就水量更大下游叫江,江匯聚湖中和長江和其它名字江中。總計江是河匯聚而成,河是溪流淌彙集而成,溪就是通泉的那段了。黃河雖匯聚很多河流,但每個加入後水量並變化不大,所以始終一直管它叫黃河。沒有變成江。長江和其它江,和支流每段都有區別,就從溪到河到小河大河到江了。


ww3721

其實,江就是長江,河就是黃河。江河就是長江黃河的古名。

上古有四瀆,江河淮濟。是當時華夏認知中,僅有的四條流入大海的長河。而同期還有其他河流,或者四瀆的支流,也是以水字旁的單字命名的。比如,渭 清 漢 湘 汾等等。只不過後來隨著語言和文字的發展,河流的名稱不再是一個字。比如,江河淮濟這四瀆的名稱,就變成江水、河水、淮水、濟水。而再後來,才出現長江、黃河、淮河的名字(而濟水沒有稱作濟河的原因,恐怕也是濟水河道被黃河吞併的關係吧)

至於題主問的江和河的區別,應該問的是為什麼後來以江和河來給諸多河流命名。這應該是以河流的流量來區分的,比如南方河流流量普遍比較大,大多以江來命名。而北方河流,大多流量較低更多的以河來命名。


淡藍色榮譽02

按照現代地理知識,流入內海或湖泊的叫“河”,比如黃河,塔里木河;流入外海的叫“江”,比如長江珠江。

按照地理區域區分,南方的河流大多稱“江”,北方的河流大多稱“河”。



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在我國古代,無論江還是河,一開始都叫“水”,或者再遲點的“川”。“子在川上曰”中的川就是指的黃河。

大約公元前400年,由於水流渾濁,黃河下游就已經有了“濁河”的稱呼。直到公元100年左右,更有“河水重濁,號為一石而六鬥泥”的記載。這時正值我國古代戰國到秦漢朝之間。《詩經》裡有“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等詩句,裡面的“河”就是黃河。可見那時黃河仍然叫“河”。而此時,古人應該還沒有“渤海是內海”這個概念。




而根據《漢書·溝洫志》裡的記載:“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根據《漢書》的成書年間在東漢初期可以推斷出,大約在公元100年左右,開始出現黃河這個正式的叫法。

後來出現的“河”是專指黃河,“江”專指長江。由於我國文化起源於北方,所以可以理解,在有“河”這個概念時,基本還沒有“江”的概念。待到發現或者意識到“長江”比“黃河”更大時,河已經成了黃河的專用詞了。


文家四少燕無衣

其實要想知道江為什麼是江,河為什麼是河,最簡單的方法不是從現在常見的概念去入手,而是反其本源,從造字的緣由出發,來了解“江”“河”二字的本意。

我國的漢字,目前已知最早的,是出土的商朝後期的甲骨文,然後是鑄刻在青銅器上而被後世發現的金文,也叫鐘鼎文,隨後是周宣王的史官史籀創新而來的簡化的大篆體,也就是常說的籀文、籀篆、籀書、史書。接下來,是李斯受始皇帝所命,對籀文簡化而來統一天下文字的”小篆“,還有發源自戰國,成型於秦漢,原本流行於下層由“草篆”演化而來的隸書,然後是同樣發源自民間,漢後成型,流傳至今的楷書。

我們從最早的甲骨文開始,尋找“江河”的來源和差異吧。

在甲骨文中,我們沒有發現“江”這個字,而有“河”這個字,它是這個樣子的。

這個字的一邊,我們可以認為它是河水的象形,而另一邊的字,是“可”

可的意思是從口腔發聲呼喊,氣流被節制而停止。

到了西周中期,“河”字也有寫成如下圖樣子的:

“河”的字形表示的是隔水吆喝,喚船擺渡。

其造字的本義是表示非舟船無以橫渡的大川。

江這個字,在金文中有出現,是這樣的:

文字的一邊是大水,大川,也就是我們理解的江河的意思,另一邊的“工”,是“巨”的本字,“工”除了百工精巧之意,還有巨大的意思。也就是說,江指的是巨大的河流。

說文解字說:

河:水。出焞煌塞外昆侖山,發原注海。也就是黃河。

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崏山,入海。也就是長江。

前文所述,甲骨文是殷商是流行的文字,而金文則應用於商周時期。

下圖是商朝的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商人主要活動區域是黃河流域。

以下是公元前1044年武王伐紂時期的地圖

我們可以看到周人統一天下之前,華夏人活動區域已經推進到了長江流域。下圖是公元前1042年前後周朝的地圖。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河,對於殷商人來說,是指寬闊的黃河,需要吆喝渡船來橫渡而過。而江,指的相對黃河更加寬闊的長江,商人、周人,用巨大的河流來對它進行描述。

我想,這就是江與河,在造字本義上的區別。

在漢朝,長江口在揚州鎮江附近,江面寬達20多千米,不可謂不壯觀,不遼闊啊。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在造字時代,水流的源頭叫“泉”;石壁上飛濺的山泉叫“水”;由山泉匯成的水叫“澗”;山澗在地面匯成的清流叫“溪”;眾多小溪匯成的水流叫“川”;眾多川流匯成的大川叫“河”;最大的河叫“江”。

江是最大的河,我想,這樣的解釋,和造字本義,也是一致的。

至於後世各種其他解釋,那就眾說紛紜了。


平凡2850

先說「河」字

原字是“可”,見於甲骨文與西周金文,下以金文為例:

(西周同簋銘文)

寫法是這樣的:


只要是中國人都能看出,這既是一個聲旁字(上可),也是形旁字(下水),“可”代表吆喝、「水」代表船——意為“必須有船才能渡過的河流”。

「江」字

依然是以金文為例:


(春秋鄂君啟節)

寫法是:

“江”的本字為「巨」,依然是聲旁(工)也是形旁字(水),意為“大”,因此,“江”就是指特大的河流——眾所周知,我國第一大河流就是長江(也是亞洲第一大河)。

漢字在造字階段,很多是一字一義的,因此,才會出現“北為河南為江”的不同,除此以外,還有下面與水源、水流有關的不同字與義:

源頭為“泉”;
山泉為“澗” ;
溪流為“溪”;
眾小溪為“川” ;
眾川為“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