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探索防雷安全监管新模式

近日,榆林市气象局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和国务院 39号文改革要求,结合实际需求,创新防雷安全监管方式,探索防雷安全监管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防雷检测市场,为能源化工基建设提供防雷安全保障。

一是抓执法队伍建设提升监管水平。组建市县一体的执法队伍,配备必要的车辆、装备,并给予经费保障,制定气象执法人员管理办法规范执法人员行为,加强执法人员培训。今年以来,对县局执法人员分批通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执法流程等理论知识及现场检查实务进行培训,提升全市防雷安全监管能力与水平。

二是抓企业主体责任规范防雷检测市场。制定全年防雷安全执法检查方案,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企业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杜绝防雷安全责任事故,同时加强对防雷装置检测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建立防雷检测市场新秩序,为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优质安全保障。1-5月,共检查重点企业53家,下发行政处罚告知书3份,下发责令20份,下发整改通知51份,整改回复率98%,已完成整改70%。对2017年在榆林开展防雷检测的7家企业进行防雷检测质量考核。

三是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探索防雷安全监管新模式。建成榆林市防雷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实现对防雷安全重点单位全覆盖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加快与中国气象局平台、地方平台数据对接。探索防雷安全监管新模式,完善监管平台功能,实现防雷检测告知流程化管理,要求所有检测企业提前通过监管平台(手机终端)对检测行为告知,按照检测报告编制规范统一检测报告格式,实现二维码统一编号管理,有效落实防雷检测监管无盲点。

扫码查天气,出行无忧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