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紅莧菜!芒果君爺爺最愛用清炒紅莧菜的菜汁拌米飯

美哉!紅莧菜

文/芒果君爺爺

圖/芒果君爺爺

製作/芒果君奶奶

美哉,紅莧菜!芒果君爺爺最愛用清炒紅莧菜的菜汁拌米飯

四川報人車幅先生曾著美食散文,提及民國時期成都一酒樓的楹聯鐫刻著“百菜只有白菜好,諸肉只有豬肉香。”論起牲畜紅肉,本人歷來不食牛羊肉,畏其羶味,豬肉之香符合我意。但“百菜只是白菜好”,似乎不能苟同。妻子喜食白菜,尤以清炒為佳,餐桌上綠油油的白菜,我極少下箸,太太灌輸葉綠素理論,說得多了也只是淺嘗輒止。其實我亦常食莖肥葉闊的芥菜、細密尖葉的雪裡蕻,它們殊有的濃香沁人心脾,白菜卻是寡淡無奇。

美哉,紅莧菜!芒果君爺爺最愛用清炒紅莧菜的菜汁拌米飯

立夏後氣溫日漸升高,氣侯漸次變暖最宜莧菜生長。中國地域遼闊,莧菜別名也多,鄂楚一帶亦認同“莧”字,卻在讀音上不念xian菜而是han菜。三十年前在上海小飯館見別人讀“xian”菜,還以為人家唸錯字呢。諸君若能欣賞拙作,記得千萬從心底發han字讀音,將錯就錯嘛。

美哉,紅莧菜!芒果君爺爺最愛用清炒紅莧菜的菜汁拌米飯

小工廠在鄉村十餘年,創造了我搗弄園田的機會。種菜的愛好甚於公司產品製造。莧菜,是我最愛種植的蔬菜,但莧菜生長亦須四季分明。隆烈的冬季莧菜絕不發芽,酷熱的夏日莧菜反而不長,莧菜的最佳溫度23~27度。唉,原產中國的莧菜,竟然如此嬌嗜。俟侯每年三月,菜地深挖細耘後播下種籽,幼小流滑的莧菜籽粒從指縫中窸窸流過,悄無聲息落在蓬鬆的土壤裡,頃刻之間再亦無法辨別其蹤影,莧菜種籽小到鳥雀也無從尋覓,當然就無須掩土啦。

美哉,紅莧菜!芒果君爺爺最愛用清炒紅莧菜的菜汁拌米飯

莧菜籽粒入土後,每日晨都會走到田頭去觀察萌芽,園田毫無動靜,守望與期盼便日漸倦怠。當你淡忘時,不經意間回眸菜地,園地分明紅葉蔟蔟,莧菜幼苗已爭相破土,莧菜的繁衍生長有其自然規律,心急不得。幾日後,莧菜長至寸長,綠葉中央泛起團團紅暈,此時便可間出鶴立同輩的領軍莧菜,熱鍋清炒之後,園田勞作成果便可品嚐了。

莧菜分紅白兩個品類,所謂“白”莧菜其實也是通體翠綠植物,只是不知人們為何顛到白綠?管它呢,以訛傳訛罷了,在菜肆你若叫喊買綠莧菜,定會遭人訕笑。

美哉,紅莧菜!芒果君爺爺最愛用清炒紅莧菜的菜汁拌米飯

芸芸眾生,飲饌習俗千奇百怪。白莧菜亦有市場份額,只是不多而已。小時候,荊州城內有一土臺高聳地面,它有一個雅緻的名字-紫荊山,紫荊山其實是層累黃土所致,叫山真是浪得虛名。紫荊山頂廟宇殘敗香火絕跡。彼時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破舊立新如火如荼,廟宇和尚落荒而逃,僅留一位年邁和尚駐守。矢志不渝的佛教領悟,使得老和尚未隨波逐流,老和尚自食其力,廟宇空閒土地滿種蔬菜,自給有餘的莧菜就在園田賣出。老和尚法名早被人們忘懷,如同凡夫俗子與眾交往,鄰里皆稱師爺,久而久之,老和尚漸而沒入紅塵,木魚不再脆音朗朗,稀疏枯槁的白髮仍難掩飾剃度燙灸的戒疤。

紫荊山青綠的莧菜鬱鬱蔥蔥,分期播種,此消彼長。有鄰人問及老者為何不種紅葉莧菜,老和尚嘆曰紅莧菜湯汁如血,易心生驚悸。莧菜紅汁血色?是否與僧人之戒律關聯?

美哉,紅莧菜!芒果君爺爺最愛用清炒紅莧菜的菜汁拌米飯

我嗜食紅葉莧菜,達到每日皆食的境地,尤愛莧菜紅色湯汁。莧菜食盡盤中殘剩紅汁,我會舀上一勺雪白米飯相拌 。米飯染上湯汁粒粒彤紅,真是妙趣橫生風味別具。莧菜湯汁之紅很難用語言表述,如果用文字描述莧汁色澤,它的名字就叫“莧菜紅”。紅汁拌飯不知始於何時,雖過花甲仍樂此不疲,一飲一啄, 莫非前定?

美哉,紅莧菜!芒果君爺爺最愛用清炒紅莧菜的菜汁拌米飯

莧菜多清炒,拍碎的蒜瓣必不可少。莧菜不怕其莖葉粗老,甚至長出籽蕾也能食用,只是在炒制斷生後利用莧菜莖葉所含的水分稍加燜煮,雖成菜品項稍遜,卻獲得了豐富的口感,老葉莧菜較嫩莧更加軟糯,而且毫無植物纖維塞牙。

美哉,紅莧菜!芒果君爺爺最愛用清炒紅莧菜的菜汁拌米飯

閒時翻閱書籍,浙江一帶有黴莧菜梗食法。越地莧菜梗長至人高,切成寸段入鹽水浸泡數日,莧菜梗發酵後臭味四溢,取出籠屜蒸食,喜食者如獲至寶,厭食者避之不及。更有甚者,從甕壇中拈出直接吮吸莧梗汁液以解鄉愁真是需要勇氣。荊楚莧菜任其生長終不過尺餘,不然亦如越人炮製,領略莧菜之黑暗料理。

美哉,紅莧菜!芒果君爺爺最愛用清炒紅莧菜的菜汁拌米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