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望正資本王鵬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最好的公司是這些

前言

“對中國政府而言,一定要做汽車,要做電動車。”

“房價以後的大跌,我覺得不太可能…具體地投資一些一二線房地產,可能我們會看一個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房子,可能還是很有價值的。”

“數據這個行業投資機會非常多,二級市場也是,特別是最近CDR6月份會回來,包括小米7月份在A股CDR也要回來,這些動作對中國的二級市場絕對是非常大的好事。”

以上,是望正資本董事長王鵬輝最近在“金陽光獎”頒獎典禮上,分享的他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大數據行業以及房地產行業的最新研究與思考。

由上海證券報主辦的金陽光私募獎,因為罕見現身的明星私募王亞偉和趙軍同時到場,成為年度最受關注的私募頒獎。

今天,寧德時代正式登陸創業板,股價沒有懸念地收在了漲停板上,股價報36.2元,市值達到786億元。

寧德時代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龍頭公司之一,成為全球車載電池老大隻用了7年。

而對於現在的新能源產業鏈,應該從哪裡尋找投資標的?如何做投資?王鵬輝在演講中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聰明投資者”整理的演講實錄。

實錄|望正資本王鵬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最好的公司是這些

二級市場真的不如一級市場嗎?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做投資的一些想法和思考。

做二級市場的人,國內有一種情緒,叫做二級狗,是吧?做一級的,就不會被這樣稱呼了。但是我經常感覺,做一級的人喜歡說自己做了哪個項目,賺了多少倍。

但是,二級做的比較好的一些人,一般姿態都放得比較低,喜歡講自己失敗的案例,說自己哪些股票做的不好,沒有人會吹牛逼說自己股票賺了多少錢,誰這麼一說話就馬上冷場了。

但其實一級市場上往往失敗的例子也很多。我覺得我們投資二級市場的這種天生的自卑,還有就是媒體的誤導,就是二級市場不是搞實業的。

我如果說買一隻十年前剛上市的二級市場股票,一點一點漲到3000億市值,它沒有能力哪能做到這麼高的市值呢?這也是做實業的一種。

所以說我覺得很多的媒體把二級市場貶低的很低端,很虛無縹緲,擾亂市場,擾亂實體經濟什麼的。

實際上一、二級市場都是做一回事,都是從產業出發去做產業研究,然後去做投資。

然後從公開的透明度來看,二級市場非常透明,流動性非常好,參與的人非常廣泛,房地產也可以買,各個產業都有。

但是一級市場的透明度非常低,流動性非常差,參與主體少,並且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而且也只適合機構投資者。

但是現在很多一級市場已經開始轉變了,為什麼講這個?因為從產業角度講,認真把產業研究做好,在二級市場變現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流動性非常好,然後相對趨勢也比較清晰、比較簡單。然後倒過來講的話,我們做二級市場也要理性,不要因為流動性好,盲目被流動性(欺騙)。

如果總想著明天要賺什麼錢,下週要賺什麼錢,那當然就會被流動性好這個本來天生可以利用的因素,把自己困在不利的局面,很多二級市場虧損的根源在這,這是我的理解。

再往下講的就是說很多人做產業研究好像就是要研究新興產業,比如半導體、人工智能,但其實所有產業都可以。

從產業裡面講,週期性呢,其實可能行業的驅動更多一些,研究的核心可能是整個宏觀週期的變化。

新興產業可能是看到產業中的阿爾法,最終落實到個體,由個體決定,個體差異比較大。

我很少聽說買地產股,要買到哪隻股票才能賺錢,只要是買到這個板塊就可以了。

但是在新興產業裡面的話,很多人說我買了這個產業怎麼會虧那麼多錢,為什麼呢?

他沒有買到阿爾法,新興產業的阿爾法股東是非常大的,遠遠超過傳統行業。那麼這裡面說的是研究方式和方法。

房地產真的會崩盤嗎?

我們最近做了一些地產行業研究,很多人說,我們對新興行業研究得比較多,其實我們在地產上也做了比較多的研究。

其中我們最得意的研究成果就是,2015年年初的時候,央行提出來,首付比例降低。 我們上午剛討論完說,這個居民加槓桿是必須的,是經濟起來必須的一個手段,結果下午消息就出來,反而導致我們不敢動手,因為上午剛剛做完這個研究,下午政策就出來了。

但是實際上我的意思是說,任何的產業,它都是有很多的研究價值。比如說地產,我覺得中國所有產業中最有研究價值的就是地產。為什麼?

整個宏觀經濟的根源是房地產,還有我們日常的生活離不開房地產。所以討論一切的中國的問題就離不開房地產。

這一點,我是覺得說我們經常在宏觀經濟投資需要它,消費升級需要它,各種都需要。甚至說現在中美貿易戰也需要,貿易戰在緊張的時候,房地產就起來了,不緊張的時候就跌下去。

那麼房地產這幾年處於什麼階段?最簡單地來看,把城市分成兩類,30個大中城市,還有以外的城市。你看到30個大中城市的銷量,已經負增長了。

差不多今年開始不少城市都是負增長,並且最高達到-40%。這其中有很多限購、限售、交易成本增加等等因素。但是不管怎麼說,它的交易已經被壓縮到非常低的水平。

這種水平過去若干年都沒見到過。那麼這個時候作為所謂的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還有沒有下跌空間? 它就面臨一個非常難以從量上去突破的空間。

那從價格上去看,按現在的庫存儲存,大多數地方都在2、3個月左右。房價以後的大跌,我覺得不太可能,除非金融去槓桿去得特別高。

為什麼我們房地產業還沒崩?消費為什麼還能維持在這麼高的水平?是因為三四五線城市還在增長,只是增速下滑。那麼這些地方有什麼特點?

就是所謂的貨幣化棚改。所以這一波的地產股表現最好的是誰呢?恆大、碧桂園和融創。因為他們大概在整個收緊的情況下,不太好的情況下,它是在增長,高速增長的區域,而不是在一個負增長的區域。

那麼反過來講,從週期性來講的話,很多人擔心房價的問題,我覺得我後來想一想,可能擔心房價的下跌,就像非常擔心美國股票的下跌一樣,擔心很多年就是沒有跌。

這是房價的共性。為什麼這麼講?實際上我們政府加這麼多的枷鎖在房地產上面,他還能保持價格的上漲。比如說深圳,價格就慢慢還要在往上走,頂部在往上走。

可能北京下滑,但時深圳和上海房價依舊堅挺。那麼這種情況下什麼時候會崩盤?大家都覺得這個房價會崩盤,什麼時候會崩盤,到底會不會崩盤?

但是我覺得這個事情,我們從量的數據來講的話,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崩盤,我確實不敢下結論會崩盤。

因為沒看過說,股票成交量下滑很多,需求還在壓得住的時候,然後價格方面(下跌)。

所以這個時候,我的意思是,中國的週期股,房地產這個產業鏈上的股票會不會有機會?

首先說房價出現問題的話,那銀行馬上也會出現問題,房地產和銀行其實也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

第二個,如果說三四五線城市能再下一個臺階,比如說你變成負增長,如果連續的負增長半年以上,是不是有機會迎來下一波的上漲?是不是會重新回到10%增速以上,甚至上升到更高的水平?

如果出現這種狀況的話,所有人都清楚。可能在這個位置,房地產比我們談論的新興產業,要有更多的吸引力,它的股價可能是翻倍,而且是很快速的。

那這些東西實際上就是說是行業的週期性研究,這個產業研究做好了的話,我覺得對投資來說的話,這種大概都是3到5年一個週期。

比如上一輪是什麼?是2014年中期(央行)開始放水,一直到2017年可能見頂了。

然後再往前就是2009到2015年左右,實際是3-5年為一個週期。

所以在房地產行業,我覺得是傾注多少的精力和心血,在中國都是不為過的行業研究。

所以我覺得這個我以前在內部講話裡面提到,比如說很多人自下而上看股票,但是往往最後會落到房地產週期上去,這個決定性的影響了,自下而上最後的風險在哪裡?它的核心風險在哪?

如果房價崩了的話,對企業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茅臺酒啊,消費升級啊通通打回原形。所以說這些東西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包括說像我們具體地投資一些一二線房地產,可能我們會看一個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的房子,可能還是很有價值的。

這是我談一個其實我不太擅長的領域的見解。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然後是新興產業,新興產業的個股差異很大。

說到貿易爭端呢,我也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我打個比喻是,中國改革開放就是農民進城打工,到2007年結束。

2007年到2017年,回家蓋房,就是農民回家蓋房子,2007-2017是中國內需的黃金十年,當時的說法是,2007到2017就是房地產的黃金十年。

當時在2007年我剛當基金經理的時候,別人說一個黃金十年,回想起來,很多人說對二級市場是錯的,但是對房地產行業來說是對的。

但是蓋了房子之後,開個玩笑,就是說一個農民打個工,賺點錢,回家蓋了房子之後,又準備去鎮裡面去找工作了,轉一圈,鎮裡的惡霸說現在不行了,結果就被惡霸給打回來了。

所以說現在為什麼要去槓桿,因為發現之前不對,就蓋這個房子沒用,我掙的錢用來蓋房子,房子只能自己看、自己住,出去打架不行。

那就沒辦法,所以說要去槓桿,所以我們才要搞什麼產業轉型。

搞產業轉型就要找幾個抓手,製造業找幾個抓手。日本和德國是大家最推崇的產業模式,在這裡汽車是最重要最重要的產業。

所謂的工程機械,還有機械製造裡面,很多相關的都是根據汽車衍生出來。汽車是全球最大的可貿易品,大概全球一億輛,貿易總量大概在十幾萬億。3C手機大概是三萬多億,加上電腦三萬多億元的,總共是五六萬億。

汽車是最大的可貿易商品,這就是一個製造業的現狀,產業的制高點就是汽車。所以說,對中國政府而言,一定要做汽車,做傳統型的做不過他們,所以說要做電動車。

很多人在講,充電汽車性能行不行啊,其實我覺得從我來猜測的話,根本就無所謂行不行,反正中國政府就一定要把電動車做好,否則你所有的經濟還是跟他們跑。

所以美國這次才會說,你不能這麼補貼2025年,2025有很多和電動車相關的東西,對我們最大的詬病就是說國有企業的進一步開放,這是核心。

那麼電動車的話,純電動應該是趨勢,從數據來看,可以看到增長很快,我覺得沒什麼好質疑的。然後電動車產業從主題投資走向成長投資。

過去我記得在2008、2009年,比亞迪因為巴菲特買入,價格就漲了很多。那個時候其實還沒有業績,但現在其實業績都慢慢在釋放出來。

如果說大家回想起來這幾年,電動車行業其實慢慢變成業績驅動。比如說在2015、2016年的行情,比如說去年的鋰、今年上半年的鈷,在往後面推演,為什麼呢?

汽車銷量現在是100萬輛,明年後年到200萬輛,再過幾年到500萬輛、1000萬輛。我記得長城汽車剛上市的時候,大概一個月銷量就是2萬輛左右。

後來這個股票就推到了大概一千多億的市值,大概月銷量上到了大概五六萬輛,可能還不到,核心車型,2016年,2017年賣到了100萬輛。

但是它股票行情最好的時候是在2013、2014年,那時候它的月銷量其實不高,但是市值推到了1000多億。

實際上再往後面走,現在大家說這幾個階段,上游電池,中間零部件再往後面整車,整車的資金容量非常大。所以電動車的投資的環節非常多,然後這個產業發展也非常快。

很多的細節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報道已經報道,我不細講了。但是說我是想說這種產業,我看到還有很多人去二級市場之外去找,我認為二級市場裡的股票都是行業最大的龍頭,比如說鈷,華友鈷業,鋰,天齊鋰業,然後中游呢,冷卻的話三花,繼電器的話宏發。反正你找來找去,最好的都在上市公司裡面。

整車,很多人覺得這些互聯網造車,但是我上汽、吉利不比你差呀,實際上在這個產業裡面,二級市場一定是有非常強非常強的能力,一定是要強過那些一級市場,所以你會發現,從最基礎的材料到電池,再到零部件,再到整車,一定是這樣子的。

所以你會發現在在一級市場里根本找不到這些優秀的企業,我為什麼喜歡二級市場,因為它有天生的優勢,只有多年的生產經驗積累,產業才能升級。

順應大數據的潮流

第二個產業是互聯網、數據。數據就是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流者亡,誰敢跟數據去對抗,那麼他就結束了。離開這個商業上的話,就直接PASS了,我畫的這個圖呢,你看到這個是移動互聯網流量。

實錄|望正資本王鵬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最好的公司是這些

4月份剛剛看新聞的一個報道,流量能力,你看到這個紅色曲線是增速的趨勢,增速是TTM的增速,12個月滾動的增速,增速快的達到了200%。移動互聯網的流量在17年1月份開始加速,從100%加速到200%。

背後的變化是什麼呢?是供給端的變化,聯通它的利用率比較低,大概只有17%的利用率,在這種情況下,推出了大幅度的降費。

包括大王卡、小王卡、它的冰激凌套餐,免費的流量,這是供給端的一個變化,還有一些抖音啊,快手這一類內容性軟件催生了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爆發增長。

這種增長必然會帶來巨大的流量。那麼流量最終會去向哪裡?就像洪水一樣,它衝出來了。

那麼再結合剛才我們說要強調過去一個正常的狀況的話。比如說開車,一般警匪片裡面開車,是吧,但他要帶把槍。那把槍我覺得就是最核心的半導體、信息技術。

所以說我們要找一個比較可靠性的東西。在這麼大的移動互聯網的流量衝擊下,聯通的網絡利用率達到了57%。因為接近70%已經很緊張了。那麼57%之後就開始可能要回來。

移動運營商的網絡利用率已經連續下降了三年,那麼後面可能會回來,重新再加大移動端的5G的建設。

決戰移動端的市場,這個是國家鼓勵的。因為之前我們有一個很好的高鐵的一個成功案例。那麼我相信在新的5G建設上面肯定是超前,因為再加上現在有中國鐵塔出現,馬上在香港上市,對我們5G建設上有很大的幫助。

那麼整個5G的投入,對整個中國經濟的轉型,對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會帶來超乎想象的作用,我認為是超出想象。就十年前的高鐵,沒有人可以想像高鐵像現在這樣得到讚美。 我覺得估計在十年、二十年後大家也都在看。你越超前的建設,越好。

開個玩笑說,貨幣化棚改一年花了5000億,有什麼意義呢?你建設一個5G,又多花了兩萬億,是個事嗎?

所謂的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國家去做一些社會企業不願意去做的一些事情,那麼最終誰收益呢?大量的創業者,大量的社會個體,或者十分受益於這種網絡速度的加快帶來的成本的下降。它會帶來很多的變化,比如互聯網、無人駕駛等等這一系列技術的進步。

那麼在這些領域裡面,瓶頸在哪裡?比如老美對我們說,中興通訊要給你們滅掉。然後為什麼要對海康和大華這些,通通不要採購他們的東西,通通對中國2025要加收25%關稅。

我覺得這些是未來整個社會的核心,是整個社會、全人類最核心的數據。如果你不能在數據的應用、傳輸、計算、分析上達到全球的高地,我認為很快所有的優勢都變得蕩然無存。

很多人說中國的勞動力優勢,勞動力密集,我認為勞動力在20年之後可能根本就是沒用的,還是一種拖累。為什麼?

一旦個體的機器人具有非常強的活動能力,大家看到有一些動畫,所謂這些青壯的勞動力根本就一點用都沒有。我們人類的存在除了生病和吃喝拉撒之外,沒有任何價值,你簡單的通過物理上的勞動來創造價值,甚至可能拖累社會。

所以說你能不能在數據上做出一些領先,因為這塊一旦落後,就麻煩。一落後就是永遠追不上,後面是指數級的。

數據行業的發展它不是線性的。你說我落後國家,我跑得快,我勻速跑追上來。數據行業發展,越來越快,越來越快,最後是指數級的增長。你只要落後一年三年,後面差距越拉越大,越拉越大。

這個行業投資機會非常多,二級市場也是,特別是最近CDR6月份會回來,包括小米7月份在A股CDR也要回來,這些動作對中國的二級市場絕對是非常大的好事。

但是可能短期是震盪的,長期來看非常好。那麼我覺得過去二級市場有一些企業在外面,沒法看,但是現在都回來了。

我覺得這樣的話,對產業研究,我們還是可以變現,不然又要被他們笑,說數據行業是好,但是你沒法變現啊,我們還是可以變現,因為政府還是給了我們一些機會,比如把CDR引進來,把股票都放到A股市場裡面來。這實際上是長期的利好。


實錄|望正資本王鵬輝: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最好的公司是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