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各地有哪些關於狗的傳說?

大洋網

今年是狗年,廣東各地一直以來也有不少關於狗的傳說,其中河源市連平縣上坪鎮中村有一隻立在桃花山上的“石狗”,相傳此靈犬是玉帝“賜”給當地村民的“寶物”;而在雷州半島一帶的石狗,據稱是“呈祥靈物”的“守護神”;在肇慶盤古祖廟裡供奉的“盤瓠皇”神像,則是民間相傳的“狗頭王”。

連平:石狗嶺成著名旅遊景點

河源市連平縣上坪鎮是“中國鷹嘴蜜桃之鄉”,該鎮中村境內有一座名叫“石狗嶺”(也有當地村民叫石狗坳、石狗山)的桃花山上,常年聳立著一隻張開嘴巴、惟妙惟肖的“石狗”,近年被當地政府開發成知名的旅遊景點。

近年來,隨著上坪鎮桃花節和鷹嘴蜜桃節的舉辦,山上這隻形神逼真的石狗也越來越受到當地桃農和外界的關注。每年2月至3月桃花盛開的時節,外地遊客紛至沓來,石狗嶺也逐漸成為遊客踏青賞花的好去處。

雷州:石狗系珍貴文化藝術遺產

雷州石狗是古人用石頭雕刻打磨而成的“狗”,歷史悠久,分佈廣泛,是多民族民俗文化融合的產物。雷州石狗在全國絕無僅有,是一份獨具地方特色的珍貴文化藝術遺產。

雷州石狗以圖騰崇拜、雷祖為文化底蘊,受楚漢文化等影響,有“呈祥報喜”“守護神靈”等廣泛用途。相傳上古的雷州是一塊荒蠻之地,瘴氣濃重、人氣不旺,因此體魄健壯的石狗是最受雷州民眾崇拜的象徵。直到現在,一些抱孫心切的老人仍會在農曆初一、十五捧三碗番薯湯或三碗飯與一塊豬肉,偷偷向石狗燒香求拜。

隨著時代的發展,雷州先民對狗又賦予了各種神奇的傳說。傳說南朝陳代(陳太建年間),古合州城西五里白院村的陳鉷以打獵為生,養有九耳異狗。一日,這隻狗九耳齊動,陳氏便邀其鄰十多人到州北的烏侖山打獵,結果異狗從地裡挖出一大卵,陳氏便抱回家中。翌日,一陣雷電將卵劈開,跑出一個兩掌分別帶有“雷”“州”兩字的男孩,後為陳氏養育,取名陳文玉。由於陳文玉德才兼備,唐貞觀時被任為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精察吏治,愛撫百姓,穩定雷州,後人為他立廟塑像紀念,尊其為“雷祖”,而狗也隨之神化為“呈祥靈物”,受到崇拜。

當地至今還流傳著另一傳說,很久以前,雷州大旱,一巫師稱是太陽神惡作劇所致,唯天狗才能逼使太陽神降雨。於是,人們便想起與天狗同為兄弟的地狗,並用繩捆綁著石狗,抬上荒坡遊行,用荊條不停地抽打,吆喝著“快些去天上討雨”之類的話語。地狗受到鞭笞後,向天狗說明原委,天狗聽後遂衝向太陽神狂吠,要其招雲降雨。三天後,雷州大地普降甘霖。後來,石狗作為一方的“守護神”,被安放在人們經常出入的必經之處。崇尚禮教的雷州先民還對石狗的形象進行了藝術塑新,將其雕刻成昂首咧嘴、含笑露善的“司儀神”。

雷州石狗從“圖騰”到“呈祥靈物”,到“守護神”“司儀神”,反映了雷州先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進步。據不完全統計,雷州半島遺留的石狗有近萬隻。目前,僅湛江、雷州等地博物館收集到的石狗已有近500只,大部分石狗或散落在鄉野荒郊,或由村民自行保管。雷州石狗大多由玄武岩雕刻而成,從湛江、雷州等地博物館收集的石狗來看,最大的石狗連座高約1.3米,重約800公斤,小者僅高10釐米,重約0.5公斤。

肇慶:盤古祖廟裡供奉“狗頭王”

在肇慶北嶺山的盤古山上有一座盤古祖廟,在盤古正殿旁的側殿裡,供奉著一個“盤瓠皇”的神像。而“盤瓠皇”就是民間俗稱的“狗頭王”。

盤瓠皇像周身金黃,赤裸著上身和四肢,在頸下和腰間穿著樹葉一樣的衣物,腰間束一條紅色絲絛,右手豎持一柄板斧。與其他神像截然不同的是,盤瓠皇像是一個狗頭。

狗在原始時代的某些部族,是一種圖騰。在古代,瑤族居處所在地都有比較大的祖廟,大都在正中的位置擺放著盤瓠神像,“過山瑤”仍對狗給予很高的禮遇。在自己所圈養的狗死後,必背公坑等地的瑤民會將狗用杉樹皮或稻草包實,給予土葬。

據瞭解,盤瓠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人物。傳說遠古高辛帝時,“時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盤瓠”。因戎吳將軍作亂,高辛答應誰能斬下吳將軍之首級,就能封邑賞金,把公主嫁給他。盤瓠咬下吳將軍首級而歸,後“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盤瓠”。這個故事在我國南方瑤、苗、黎族等少數民族中也廣為流傳。盤瓠的神話傳說在《風俗演義》《搜神記》《晉書》《過山榜》等歷史文獻中都有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