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格局

看過一個故事,說A一心想在公司謀個主管職位。曾鼓足勇氣,向老闆推薦自己。但老闆說:你能力沒問題,差的只是格局!呃……格局是神馬?


什麼是格局

有天,他和主管做個項目,各自需要1000元的現金,一道去找提款機。到了銀行,發現有五臺提款機,壞了三臺,還有一臺維修。剩下的一臺,排著長長的隊,兩人直接到櫃檯。他在前:取1000塊錢。櫃員:不好意思,低於2萬的存取款,請去提款機。A腦子飛快的轉動:那我取2萬……櫃員給他取了2萬。A又說:我再存19000。櫃員:不好意思,低於2萬的存取款,櫃檯不辦理。你要存的只有19000,所以必須機器操作。這事弄的……A很無奈,悻悻去排隊。

什麼是格局


眼看著主管走到櫃檯前,也象他一樣取了一筆錢,留下1000,剩下的又存回去。櫃員苦著臉,竟然給辦理了。A火了:憑啥他取錢出來,還能再存回去,我就不行?主管抬手止住他,說:我是取了21000,留下1000,再把20000存回去的。按銀行規定,我存取都超過2萬,可以在櫃檯上辦理。不是……你這……A突然醒過神來:好象這就是格局。


什麼是格局

格局格局,這個詞我們說到膩,聽到煩。……可到底神馬是格局?格,是你思維認知的邊界。局,是你認知範疇之內的策略。


什麼是格局

比如取錢這樁小事兒,銀行規定低於2萬元,不可以在櫃檯辦理。這2萬元,就是格。就是邊界。於是A果斷取出2萬,留下自己真正想取的1000,想再把19000元存回去,卻驚訝的發現,19000元低於銀行規定的2萬元,所以A還得再去提款機排隊。就是因為他的格太窄,局不明。而他的主管,是明晰認知到此事的本質——不在於取出錢的數目要超過2萬元,而在於你再存回去的數目,不可以低於2萬。所以主管取款21000元,留下1000,再把2萬存回去,這個數目完全在櫃檯服務範圍以內。這就是格局:格局,就是你的認知,必須要遠高於你所面對的問題。


什麼是格局

格局小的人,在大格局面前,幾如透明人。因為你的認知範疇,太過於狹隘。縱然是苦心孤詣,終不過是在狹小的圈子裡滴溜溜打轉。你以為智珠在握,實則那點歪心思,全被人家看在眼裡。好多影片都有類似的橋段,惡人設局,好人破局——破局的前提是,好人的認知格局,須得大過惡人。格局太小的好人,會死得極慘的。


什麼是格局

做人,格局決定了你的高度,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佈局!


什麼是格局

如何突破現有格局,實現認知擴張呢?第一:永遠要記住,格局是用來打破的。破局破局,破的就是你現在的格局。第二:你對問題的邊界認知,就是你的格局極限。第三:找到問題邊界之外的關聯要素,這是破局的關鍵。第四:以問題邊界之外的關聯要素為中心,重新定局,這就是破局。第五:重複第三、第四步,直到問題與解決方案,在你眼裡透明化。這就認知的自我升級。一個人得格局大了,未來的路才能寬!

什麼是格局

如果把人生當做一盤棋,那麼人生的結局就由這盤棋的格局決定。想要贏得人生這盤棋的勝利,關鍵在於把握住棋局。在人與人的對弈中,舍卒保車、飛象跳馬……

什麼是格局


有這樣一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這句話的哲理是:你可以烙出大餅來,但是你烙出的餅再大,它也得受烙它的那口鍋的限制。我們所希望的未來就好像這張大餅一樣,是否能烙出滿意的“大餅”,完全取決於烙它的那口“鍋”——這就是所謂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