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真的會放棄敘利亞嗎?

見聞另一面

俄羅斯不會放棄敘利亞,俄羅斯是目前敘利亞的最大贏家,沒有放棄的理由。普京明確讓伊朗軍隊撤出敘利亞,更能說明俄羅斯主導敘利亞局勢的長遠謀略。試想一下,如果伊朗把敘利亞變為對抗以色列的前沿陣地,因此而引發以伊敘衝突,併成為敘利亞主要矛盾,還有俄羅斯什麼事?內塔尼亞胡17日在內閣會議上警告,"伊朗必須從敘利亞全境撤軍"。"我們將採取行動,而且我們已經在採取行動,打擊伊朗及其代理人在敘利亞的存在,打擊不僅僅限於(以敘)邊境地區,而是敘利亞的任何地方"。以色列從來不是說說就罷的主,更何況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直接威脅著以色列的國家安全。

俄羅斯即然是敘利亞的最大贏家,必然面臨著至少是鞏固現有局面的迫切需求。所以在選擇站在伊朗一邊,還是站在以色列一邊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從俄羅斯的角度看,伊朗在敘利亞的存在無疑會置俄羅斯贏家的地位於險境,敘利亞還有一大攤爛事需要處理,因伊朗和以色列衝突節外生枝,俄羅斯必然處於一種尷尬的狀態,甚至慢慢被邊緣化。現在站在以色列一邊還可以,伊以敘開戰之後站在以色列一邊就有點不好交待,而被伊敘拖入對以戰爭是俄羅斯根本無法接受的一件事。還能怎麼辦,打醬油?這不是普京的風格,所以只有把伊朗請出去,才能實質上做到不放棄敘利亞。

奈人尋味的是,雖然普京因此在克里姆林宮招見了巴沙爾,但敘利亞外交部馬上否定敘利亞存在伊朗軍隊,只承認有軍事顧問。而巴沙爾在接受伊朗媒體釆訪時卻明確表示,現在還不是伊朗軍隊和真主黨撤出敘利亞的時候,因為恐怖分子遠沒有消滅。伊朗到底有沒有軍隊在敘利亞不是以色列一家說了算,其實普京和巴沙爾更清楚。一個讓撤,一個不讓撤,而第三方魯哈尼則給馬克龍打電話說,伊朗軍隊有可能撤出敘利亞。無論這之中分歧有多大,但充分證明了以色列說的伊朗在敘利亞全境都有軍事力量存在。普京讓伊朗撤出的背後戰略思路是,不但不想與以色列開打,而且也不再堅持敘利亞繼續打下去。這裡應該明確的是,俄羅斯放棄了僅僅依靠戰爭解決敘利亞的戰略,而在積極推進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普京不止一次地強調過,敘利亞問題只有通過和平談判才能最終解決。

俄羅斯以贏家主導敘利亞和談,其實早已做了大量鋪墊。最近敘利亞的每次戰役,都是俄羅斯牽頭和反政府武裝溝通,協調其放下武裝投降,俄羅斯保證其安全撤離。這除了是一種最省力地戰術手段外,也不排除俄羅斯不想與反政府武裝交惡,給談判解決問題留下後路。和以色列秀關係,放水土耳其佔領敘利亞北部都是鋪墊的具體措施。普京近日表示,俄羅斯已準備好與美國關係正常化,方法可能有很多種,其中包括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見面。普京說,"有理由相信與特朗普的對話將會是具有建設性的。他希望美國領導人能履行建設與莫斯科關係的諾言"。從這一系列動作看,俄羅斯一直在為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努力,尤其特普會談俄羅斯的最大誠意是結果敘利亞戰爭。

巴沙爾不希望伊朗撤出去,明顯是要打下去,打下去沒有伊朗及真主黨還真不行,當然沒有俄羅斯也不行,伊俄缺少任何一方,這仗也不好打下去。但俄羅斯已決意不打,所以缺了伊朗更省心。敘利亞與俄羅斯的合作不能說不好,但因土耳其,以色列以及和戰分歧矛盾越來越大,但巴沙爾根本無力抗衡俄羅斯,就連他的命運也掌握在普京手上。俄羅斯放棄戰爭手段解決敘利亞問題,甚至放棄巴沙爾另換他人,這與放棄敘利亞是兩碼事。從現在的基本盤判斷,即使和談政府產生,俄羅斯仍然能有效控制敘利亞,土耳其的自由軍及庫爾德人並不反感俄羅斯,在談判中能得到一定好處,跟俄羅斯的關係會友好相處下去。


吉祥如意170587193

俄羅斯可能會放棄阿薩德,但是不會放棄敘利亞。俄羅斯可能會放棄是敘利亞,但是不會放棄圖爾塔斯海軍基地。普京需要的是中東的軍事存在,需要的是印度洋,大西洋的出海口。



現在俄羅斯之所以要保住阿薩德政權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能保證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如果普京得到了更好的保證,他一定會放棄阿薩德。現在美國和俄羅斯的敘利亞談判也是在圍繞這一點進行的,就是保證俄羅斯在敘利亞軍事一切照舊,來換取敘利亞民主政府上臺,但是奈何特朗普信用太低了,談判一直在僵著。



俄羅斯這個國家一直對於海洋有強烈的渴望,無論是克里米亞還是現在的敘利亞,都是想要制海權,畢竟俄羅斯真正良好的港口少的可憐,海軍要存活下去就要靠這些戰略要塞。所以,放不放棄敘利亞看的是俄羅斯能不能穩定住地中海的軍事基地,如果可以獲得更穩定的保證,俄羅斯會放棄,但是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阿薩德還是不可取代的。


鐵腕時局

俄羅斯沒有任何理由放棄敘利亞。

但不等於俄羅斯會全面的、無條件的支持巴沙爾的任何要求。

俄羅斯已經完成了出兵敘利亞的所有目標,現在俄羅斯需要的是敘利亞恢復和平;

咱們可以看看,俄羅斯出兵敘利亞的幾個目標。

  • 轉移焦點,淡化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所產生的外交困境;

  • 保住敘利亞巴沙爾政權;

  • 保住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

  • 保持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影響力;

那麼,咱們對比現在的敘利亞局勢就可以得出上面的結論,俄羅斯已經完成了出兵敘利亞的所有戰略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可能放棄敘利亞,將到手的利益拱手讓出麼?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楚,俄羅斯的國力無法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普京現在最希望的是敘利亞恢復和平。

但敘利亞的戰亂遠遠沒有結束,而是進行到了最難的下半程;

隨著敘利亞政府軍的節節勝利,敘利亞國內的反對派“飛地”已基本肅清,但敘利亞政府卻只控制了所有領土的70%而已。


現在敘利亞的主要矛盾發生“質的變化”,已經從敘利亞政府與反政府武裝的矛盾轉變成敘利亞政府及其同盟勢力與支持反政府武裝的域外大國之間的矛盾。

北方的自由軍背後是土耳其、幼發拉底河東岸的民主軍背後是美國,南部叛軍背後就是以色列。

可以這麼說,敘利亞剩下的幾塊區域都不是敘利亞政府軍通過武力就可以解決的。如果敘利亞完全統一,巴沙爾必須獲得普京的全面、無條件的支持。

但普京真的會幫助敘利亞政府完成國家統一麼?

事實上,敘利亞的“完全統一”已經幾乎沒有可能,土耳其已經開始公開吞併阿夫林地區,從俄羅斯的態度上判斷,普京已經默認了埃爾多安的這種行為。

另外一面,美土雙方也通過“曼比季路線圖”完成了對敘利亞北方地區的瓜分。

雖然俄羅斯通過外交手段獲得了以色列對敘利亞政府

清剿南部叛軍的默許,但附加條件卻是讓巴沙爾斷掉伊朗這個強大的助力。

伊朗是否可能放棄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嗎?

政府軍失去伊朗的幫助是否有能力完成清剿嗎?

以色列真的能夠無視敘利亞政府軍在戈蘭高地周圍的軍事行動嗎?

單單一個南部地區就充滿了變數,更遑論全國。


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巴沙爾保住了政權並維持住了大部分領土,而俄羅斯也得到了他需要的。

但俄羅斯沒有國力在敘利亞展開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同時普京也沒有意願和理由因為敘利亞和美國、土耳其、以色列三國全面交惡,使自己再度陷入外交困境。

出於現實考慮,普京希望的是敘利亞恢復和平,而不是實現全面統一。所以俄羅斯絕不會放棄敘利亞,但也不會無條件的支持巴沙爾政府。

事實上,敘利亞已無望統一,而和平需要普京的“斡旋”也需要巴沙爾的“妥協”,一個陷入戰亂、虛弱不堪的國家就必須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



聽聞知事

這擱以前是難以想象的,因為就在今年年初之時,敘利亞的重要性還是優於東烏克蘭的。

年初俄外長拉夫羅夫致電烏總統波羅申科,表示如果烏克蘭願意承認俄羅斯的即得利益(應該是指克里米亞),東烏克蘭問題可以談。雖然被波羅申科拒絕了,但是由此可見,俄寧願從東烏問題抽身,也不會放棄敘利亞。

敘利亞的魔力

俄羅斯為什麼如此看重敘利亞,從表面看,俄軍在敘利亞有海軍塔爾圖斯港及赫梅明空軍基地,但是敘利亞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位於中東石油的心臟地帶,可以挾制世界最大儲油國和產油國的沙特。 俄羅斯財政收入超過5成依靠石油收入,可以說國際油價決定了俄羅斯的國運



俄羅斯在敘利亞的麻煩

麻煩一:2015年俄羅斯介入敘利亞戰爭,和伊朗等盟友開始了反恐,很快美國也不請自到,並在敘利亞建立了13個軍事基地,並開始扶持以庫爾德武裝為主的敘民主軍;


麻煩二:土耳其打著消滅庫爾德武裝的旗號也來到敘利亞,開始了其的“橄欖枝行動”,俄羅斯和伊朗一度曾經認為可以把土耳其拉入陣營,不料土耳其慢慢露出猙獰的面容,在佔領阿夫林後,轉而再控制著伊德利普,還大舉增兵阿勒坡,和進入拉塔基亞省北部,而且土的僕從軍敘自由軍開始和伊朗系的黎巴嫩真主黨武裝及巴勒斯坦人接戰。

這使得土系軍隊與伊朗系武裝是敵而非友。

麻煩三:北約的英、法和意大利開始在敘利亞部署軍隊。他們和美國組成了國際聯軍,保護著敘民主軍;

麻煩四:沙特、阿聯酋和約旦的軍官代表團今日訪問了敘民主軍,可能在結束了也門戰爭後就將組團來幫助敘民主軍,這使得美軍為首的國際聯軍越聚越多,形勢對俄羅斯來說越來越複雜;


麻煩五:俄羅斯的重要盟友伊朗插手敘利亞政府軍過深,敘利亞政府軍中除俄羅斯關注有加的哈桑老虎師外,其餘的,包括阿薩徳的御林軍,他弟弟親自統帥的第四裝甲師都有一半以上是伊朗控制的巴勒斯坦人。

俄羅斯有時候都分不清楚是在幫敘政府軍還是在幫伊朗,不由得使得俄羅斯擔憂伊朗是在中東繼續輸出革命,畢竟俄羅斯軍人在敘利亞灑滿了鮮血,畢竟戰鬥民族可不想最後變成給別人數錢;

麻煩六:俄羅斯烏爾拉爾軍區在敘利亞的2000多名士兵由於長期在極度緊張的參戰狀態,好多人要求提前退役,對此,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是下了“死命令”,要不好好打仗,都不準回國!除非戰死!

麻煩七: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向俄的領導人通報了以色列清除敘境內伊朗勢力的必要性,認為其關係著以色列的生死存亡,不容讓步!俄無奈對此表示理解。


結束語

一旦以色列打擊伊朗在敘全境的武裝後,俄羅斯實際上是很難填補伊朗系武裝退出後力量的不足,到那時候,敘利亞真正變成俄羅斯的雞肋,令俄羅斯進退兩難。

在這時候,如果國際油價出現回落,對俄羅斯來說就會雪上加霜,所以俄羅斯早日撤離敘利亞的戰爭泥潭才是明智之舉。


天下會會天下

目前來看肯定不會!


敘利亞與俄羅斯關係非同一般,敘利亞在冷戰時期就是前蘇聯在中東地區非常重要的政治盟友,同時敘利亞與伊朗又是非常穩固的什葉派聯盟反美。

而目前在整個中東地區,除伊朗、敘利亞等少數幾個國家外,其他均是美國盟友的遜尼派王權勢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俄羅斯放棄敘利亞話,那無異於是放棄了俄羅斯在整個中東地區的反美聯盟,美國很容易就將整個中東全部納入到自己的政治勢力範圍,到那時,對俄羅斯的地緣政治肯定會非常不利。
圖注:中東地區政治關係示意圖,其中黃色均為美國政治盟友,而紅色為前蘇聯/俄羅斯盟友,可見俄羅斯在中東除了埃及以外,根本就沒有站得住腳的“強援”,

同時,俄羅斯一但放棄敘利亞,也會讓伊斯蘭國等恐怖勢力滲入到高加索地區,對俄羅斯的國內安全造成重大威脅。

所以自敘利亞內戰爆發後,俄羅斯一直竭盡所能的維護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甚至不惜在自身國內經濟持續下滑,軍費連年削減的情況下,也要花費巨資出兵敘利亞,幫助其打擊“伊斯蘭國”恐怖分子與反政府武裝。

而且儘管俄羅斯近年來在敘利亞的投入巨大,但回報也頗豐,不僅保障了自己在中東唯一軍事基地的穩固,而且還將敘利亞的軍事基地進一步擴大,同時更加深入的影響了中東戰爭,在中東施加了更大的政治影響力。



也加強了敘利亞、伊朗等中東盟友國家間的政治軍事合作,可以說是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期間的投入還是很划算的。

所以說如果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俄羅斯放棄了敘利亞,那無疑是非常不明智的。


天真小科普

不會,除非俄羅斯被打出敘利亞。敘利亞問題的實質是美俄之間的博弈,而敘利亞只是個藉口而已。俄羅斯撤出敘利亞等於給了美國機會,所以只要俄羅斯不是被打回去的不管從哪個方面看都不出主動放棄敘利亞。從最俗的角度考慮,美國俄羅斯都要面子,誰都不可能主動放棄。

從政治上看,敘利亞作為美俄爭鬥的一個焦點,如果俄羅斯撤出敘利亞,那麼俄羅就會迅速失去國際上的主動權和話語權,至少在與西方國家的談判上根本拿不出過硬的籌碼,將從一個國際大國逐步淪為一個區域大國,這是俄羅斯根本無法接受的。

而且自從蘇聯解體後,原先的蘇聯盟友和加盟共和國並沒有都繼續歸順俄羅斯,特別是烏克蘭,作為俄羅斯的鄰居幾乎是反目成仇,而波羅的海三國也是對俄羅斯虎視眈眈,不斷謀求北約的保護。北約的東擴使得俄羅斯越來越感到緊迫,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所以俄羅斯沒有理由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況下主動放棄位於海外的敘利亞。

從外交上看,俄羅斯作為敘利亞的盟友在這麼緊迫的形勢下突然放棄敘利亞,這麼背信棄義的事情以後誰還敢與俄羅斯結盟?這會使俄羅斯的國家形象嚴重受損。而對於美國來說,孤立俄羅斯恰恰是美國最想看到的事情,沒有盟友的俄羅斯也更容易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

從軍事上看,而敘利亞位處中東地區又是地中海沿岸,可以作為俄羅斯黑海艦隊進入大西洋前的一個補給基地。若果喪失敘利亞,那麼黑海艦隊將淪為內湖艦隊。而塔爾圖斯海軍港是俄羅斯唯一的海外海軍基地,俄羅斯也在積極擴大這個基地以容納更多更大的作戰艦艇,這樣就似的黑海艦隊不僅僅依賴於賽瓦斯托波爾,而且還可以把手伸的更長更遠。況且敘利亞還有可以使用的空軍基地,為什麼要放棄?還有部署在敘利亞的S400可以監測附近國家的情況,何樂而不為?

再說,俄羅斯也要面子,就這麼放棄敘利亞拱手讓給美國普京難道臉上掛的住嗎?所以於情於理,於政治于軍事於外交俄羅斯都沒有理由放棄敘利亞。


雛菊西瓜Peterpan

俄羅斯放棄敘利亞?想多了。俄羅斯絕不會放棄敘利亞,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俄羅斯都不會放棄敘利亞。估且不說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投入,也不用提敘利亞與俄羅斯曾經的關係,單講利益,俄羅斯也不會放棄敘利亞。


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有這麼幾個目標:一、保住俄羅斯的兩個基地,一個是塔爾圖斯港海軍基地,還有一個赫邁米姆空軍基地,這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重要支點。二、保住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三、維護俄羅斯在中東的影響力。四、打破美國的戰略打壓。五、轉移世界對烏克蘭問題的關注視線。現在來說,俄羅斯的目標已經基本完成,美、俄在敘利亞戰場上的博弈,俄羅斯無疑是贏了開局。

這時候,俄羅斯利益尚未到手,如何會撤出敘利亞?即便是敘利亞完成了統一,俄羅斯得到了利益,也不會撤出敘利亞。俄羅斯放棄敘利亞,其黑海艦隊就只能呆在黑海,不用出來了。俄羅斯就會被困住,其戰略生存空間還有多大?從戰略的角度來說,俄羅斯也不可能撤出敘利亞。


俄羅斯
的塔爾圖斯港有效的突破了西方的軍事圍堵

俄羅斯已經就塔爾圖斯港與赫邁米姆空軍基地的租借、擴建等問題與敘利亞達成了協議:不僅延長了租期,敘利亞還不收任何費用。從這點上來看,俄羅斯也不可能撤出敘利亞。俄羅斯在敘利亞的軍事存在,是對西方反擊的重要組成部分:北約的軍事力量已經跑到了黑海,美國重建第二艦隊針對的也是俄羅斯的黑海艦隊。好不容易俄羅斯才獲得了與西方相抗的籌碼,放棄?除非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給予俄羅斯足夠多的利益,或者是美國等把俄羅斯打出敘利亞。



目前來看,美國等既給不了俄羅斯足夠多的利益,也不敢把俄羅斯打出去。相反,在敘利亞俄羅斯掌握著主動權,美國卻要考慮自身是否會被擠出敘利亞。美國就曼比季問題與土耳其達成協議,無非就是想拉攏土耳其,共同對付俄羅斯。可惜,埃爾多安鬼精,兩面通吃,兩面又都不肯得罪。


很多人認為俄羅斯經濟上無法支持在敘利亞的投入,自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時,這種論調就存在。到現在也沒看出來俄羅斯有什麼撤兵的跡象:恰恰相反,俄羅斯已經著手擴建基地了。這裡應該有個誤區,實際上現在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投入並不大,就目前的情況看,就這點投入,再過五十年,俄羅斯也沒一丁點事。

敘利亞問題遠未結束,俄羅斯最初的目標已基本上完成。現在,一方面是在鞏固戰果,另一方面就是逐步擠走美國。這個絕對是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俄羅斯想要在中東站穩腳跟,就得儘可能的把美軍趕出敘利亞。而美國也不會坐視俄羅斯擴大中東的影響力,真正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普京視察赫邁米姆空軍基地

從俄羅斯自身的利益、國家的戰略來講,俄羅斯都沒有理由撤軍。放棄敘利亞,那就是放棄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自己作死的行為。


儒道之主

有時候,會不會取決於“想不想”與“能不能”,從眼下來看,俄羅斯在敘利亞節節敗退,作為前蘇聯與如今的俄羅斯在中東最後陣地,俄羅斯自然不想放棄敘利亞,但是俄羅斯能不能保住敘利亞就是個問題了。


2015年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以後,每天花費都在250萬美元以上,至今已經超過30億美元,而俄羅斯每年的軍費開支也不過400多億美元,加上因為石油價格不斷下跌,俄羅斯經濟狀況每況愈下,並不寬裕,持續下去對於俄羅斯來說是致命的。加上英國、法國、土耳其等國的分分介入,俄羅斯必然陷入泥潭無法自拔,最終可能像蘇聯一樣,重蹈覆轍。

俄羅斯遲遲不肯鬆手放棄敘利亞,也是出於戰略原因——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榮光早就不復存在,東歐等獨聯體國家紛紛倒向西方,俄羅斯在近東地區的發言權不斷削弱,敘利亞已經是俄羅斯在中東僅存的盟友,一旦失去,俄羅斯就只能依靠“牆頭草”土耳其。



然而土耳其終究是北約成員,更何況土耳其是典型的背信棄義,永遠反覆無常。一旦西方給了甜頭,隨時可能倒戈相向,土耳其扼守著俄羅斯進出黑海的交通要塞,就像卡住了俄羅斯的喉嚨。所以,敘利亞就顯得更加重要。

始終是力不從心,如今俄羅斯已經與沙特達成石油減產協定,俄羅斯想繼續介入敘利亞終究還是要依靠經濟力量,沒有錢,一切都沒戲。


澹奕

說的準確點俄羅斯不可能放棄敘利亞,敘利亞就相當於俄羅斯在世界上進行表演的舞臺。沒有了敘利亞俄羅斯就幾乎等於退出了世界舞臺,從此淪落為一個受西方擠兌的區域大國,俄羅斯肯定不能讓這樣的情況出現,那麼守住敘利亞就異常重要了。

中東是大國利益的交匯點,誰都願意在這裡保留一些自己的影響力。俄羅斯很早就在中東地區擁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只不過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急劇下降,很多時候都忽視了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存在。不過這並不影響俄羅斯在中東再留一個堅固的據點,很顯然它就是敘利亞。

本來美國覺得在中東拿下敘利亞不會有太大的問題,沒曾想打到了俄羅斯的痛點,在敘利亞存亡之際俄羅斯派出武裝力量給予了重要支撐。從此之後敘利亞局勢變成了拉鋸戰,大家也都明白拉鋸戰玩的就是實力與耐心,誰的實力弱,耐心差輸的就是誰。

敘利亞的未來只能通過時間來解決,耗不起了就會想法設法談出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結果,因此好多事情急不得。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衝突加碼升級,以此來縮短等待的時間,這一切就要看各方出於何種盤算了,最終的變局肯定是處在實現利益最大化的時刻。


異域邊緣

不知道哪裡來得消息說俄羅斯放棄敘利亞,目前來看俄羅斯絕對不會放棄敘利亞。

俄羅斯現在在敘利亞處於主動地位,普京沒有必要放棄敘利亞。另外敘利亞擁有三點利益也不允許俄羅斯甩手有人——石油資源和路上石油通道、俄羅斯在地中海中東海空軍基地、俄羅斯在中東利益代言人。

另外由於美國在冷戰之後發動了多次戰爭,國力相對之前有所衰退,從奧巴馬時期就打算弱化在中東力量,而敘利亞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俄羅斯的抓手,普京可以通過幫助敘利亞政府軍牽制美國和北約在東歐對俄羅斯施壓

。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美國拖在敘利亞,如果美國派出大規模地面部隊就有可能陷入下一個伊拉克,如果不出兵就只能被俄羅斯牽著鼻子走。

另外俄羅斯出兵三年,現在基本上還是在賠錢的狀態,只有幫助阿薩德穩定了局勢,敘政府軍才有能力還錢或者把敘利亞重建礦產交給俄羅斯開發,普京為了錢也要撐下去不能撤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