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十年內,世界的格局會是什麼樣的?

田園張1

世界在十年後多極化格局會徹底形成,不會再是美國一超獨秀的局面,因此會以聯合國的治理體系為根本。

整個世界格局會變成五極:中、美、俄、歐、印。

美國經濟總量在十年後會處於世界第二位,而不是第一位;無論進口與出口,也都不再是第一大國,但依然會處於第二位。這意味美國在經濟上的全球影響力,將退居第二位。雖然如此,美國這第二位的位置非常鞏固,第三名與之的差距相當遠。

由於在十年後美國的經濟總量便會被超過,這意味著從此以後,美國在軍費上的投入再也無法取得絕對優勢。於是軍事實力獨霸的局面也會逐步得以逆轉。

整個世界甚至有可能出現五個超級大國。比如,俄羅斯也可能在二十年內重新成為初級的發達國家,也變成一個超級大國。而歐盟在政治上的融合會更深入,甚至有可能走向政治統一,由此會成為一個準超級大國。印度也有可能在四十年內,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但是,美中會比其他超級大國更為獨特,總體綜合實力及領導作用也會明顯高出一籌,會自然成為全球的雙核。現在美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引擎的雙核,未來還會進一步成為政治、文化上的雙核。

日本依然會是一個很有聲色的大國,其政治地位不會提升,但也不會明顯下降,大致還是處於目前的位置。除了印度的國際地位會超過日本外,其他國家要超過日本也挺難。

大致來講,目前的G20集團會領導整個世界,但是中、美、俄、歐、印又會在G20中處於突出地位。而主要代表歐洲的依然會是法、德兩個政治大國。英國除非重新加入歐盟,否則很難改變政治地位下降的趨勢。


建章看世界

如果從現在算起,50年之後將是2068年,確實太過遙遠。預測未來確實是美歐國家的政府機構與智庫所熱衷的一項研究,但大多數美歐預測機構都將預測時間點定在了未來二十年或到2050年。如美國的國家情報委員會每隔幾年就會推出全球趨勢預測,最新的版本是2017年1月推出的,展望的是2035年以後的事。其他機構,如美國的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皮尤研究中心等預測的是2050年的世界。

依照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2010年發佈的預測報告,從2010年到2050年,世界經濟結構確實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包括中國的GDP總量將由2009年的約3.3萬億美元增加至2050年的約46萬億美元,約相當於美國屆時GDP總量的120%,當然美國屆時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排在第三位的是印度,其2050年的GDP總量將超過15萬億美元。與之相比,當今的英法德意及日本等西方老牌經濟強國到2050年的GDP總量則紛紛跌出世界前七名之外。據預測,屆時英法德意四國GDP之和在G20國家GDP總和中的比重將由2010年的約24%下降至10%左右。

經濟實力雖不等於綜合國力,但卻是綜合國力中的最重要構成要素之一。如果大國間經濟實力及地位發生了變化,那麼國際格局也必然會發生變化。屆時,除了美國仍是世界主要強國之一外,歐洲各國和日本可能淪為中等地區強國。當然,如果歐洲能夠團結一致,其聯合力量還是很強大的。


西域都護

未來五十年內,世界的格局會是什麼樣的?這個50年的時間段確實有點長,就拿東方大國來說,目前也只是規劃到了本世紀中葉,即2050年之前的事,這個40年的規劃應該是已經相當長遠了。所以,下面的分析,就基於東方大國的整體規劃為基礎進行。

美軍的十餘艘核動力航母,未來50年內恐怕無人能超越

東方大國的總體目標是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尤其是軍事方面,必須做好與世界一流國家對抗的實力。為此,要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打造堅強高效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構建東方大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具體又細劃為三個階段:適應世界新軍事革命發展趨勢和國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設質量和效益,確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力爭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美軍B-2A隱身戰略轟炸機,可在F-22隱身戰鬥機的護航下對其他軍事大國的縱深戰略目標實施打擊

其實最核心的就是一句話: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如果東方大國的這個整體戰略規劃得以實現的話,那麼,未來50年內的世界格局就可以大致推測出來。

美軍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戰略投送能力

美國仍然為世界的超級霸權國家。我們都知道美國的GDP是世界總量第一,基數很大,儘管增幅只有2點幾,其實也是很驚人的。加上他的軍事、科技的領先地位,在未來50年內它的霸主地位還是無法撼動,而其他的發展勢力只能是推動世界向多極化邁入而已。在多極裡面,東方大國將成為最重要的一極;而為了抗衡東方大國,美國必須要在亞洲扶持幾個國家進行牽制,很可能就是印度和日本,所以,這兩個國家將緊隨東方大國之後成為第一極的領頭羊。俄羅斯和歐盟(可能進一步分化)會持續退化,但仍然處於第一極之中。第二極中將會有韓國、巴西、南非等國。所以,世界總體格局仍是一超多極。只不過是東方大國超越了俄羅斯和歐盟,成為美國最強大的競爭對手。


東方談武器

老衲掐指一算,我嘞個去啊!太可怕啦!你猜怎麼著?未來世界格局將……將不會出乎意料!但會發生在預料範圍之內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經濟領域內將面臨大洗牌,這必然導致各國政治地位發生位移。

世界局勢風雲變幻

個人以為,根據目前各國的發展勢頭,再過十年世界經濟排名前三位的將會是中美印,美國被中國超越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中國也將恢復歷史上的常態,即經濟處於世界領先的霸主地位,印度也將超過日本。中印兩國將用自身的實力再現文明古國是如何復興,人口超十億的大國將如何崛起,曾經被西方蹂躪的亞非拉典型李將如何華麗翻身。



除了中印,其他一批人口超一億的亞洲南美洲國家也將擠掉當今被西方國家霸佔的世界經濟排名。很多歐洲國家例如加拿大,意大利,法國英國將迭出前十名,前五名中很可能只剩美國。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以及巴西都將作為新興經濟體進入前十。



縱然如此,世界格局仍將以西方世界為主體。歐洲單個國家實力下降,但為了保持影響力,歐洲國家很可能借助歐盟實現進一步的融合,並最終走向政治統一,一個統一的歐羅巴國或許會出現。當然,這也得看歐洲政壇局勢,如果各國右翼勢力重新抬頭,歐洲奉行利己主義政策,反而會出現大分裂。



不過綜合實力上,西方國家建立的世界體系至少在2050年一個大國崛起前是不會發生改變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將合力抱團應對來自新興國家的挑戰。經濟上可以超越西方,格局如果改變,我看要到21世紀下半葉了。

題主,卦已算完,收費十元。


麵條愛吃米飯糰

未來50年內,世界格局大變,總體為一超四強局面,一超為中國,三強為俄羅斯、美國、印度、穆斯林聯盟。最大變數為機器人帝國崛起。

2018年底,中國超越美國成為第一消費大國,2025年中國GDP 總量世界第一,美元不再是世界貨幣。中國人憑藉勤勞智慧獲得了高收入,隨著中國國際貿易份額的提升,世界各國開始認識到中國的穩定性,開始大量儲備人民幣,人民幣成為世界第一儲備貨幣。2025年之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齣口大國,世界第一進口大國,世界第一消費大國,世界工廠,實現了對美國的全面壓制。中國科技高速發展,50年後,月球基地建設成形,火星探測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登陸火星和金星。

美國剪羊毛失敗,經歷兩次大的經濟危機後,終於丟掉了美元霸權,美國科技人才遭到各國瘋搶,國勢日漸衰落,徹底縮回美洲成為地區大國,實力比阿根廷巴西略強。美國地大物博,耕地肥沃,美國人終於意識到勤勞致富才是硬道理,剪羊毛純粹是自找死路。50年後,美國軍事實力達到了2017年的十分之一,不再做國際警察,活的很舒服。

俄羅斯靠石油發家,隨著電動汽車時代到來,石油需求減少,不得不進行艱苦的轉型,但最終獲得了成功,繼續成為世界強國。

印度人口超過中國,靠著人口紅利推動經濟發展,同時強力的新領導人上臺,大力推進教育,經濟改革,印度終於成為一大強國。

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石油需求減少,中東不再是火藥桶,沒有了利益糾紛,一個強大的穆斯林聯盟成立了,依靠伊朗土耳其的強大工業基礎,巴基斯坦埃及的人口紅利,沙特強大的海水淡化工程,穆斯林聯盟活的很舒服,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中東處於世界中心的位置溝通亞洲和歐洲非洲,穆斯林聯盟再次成為世界商貿的中心。

日本在造船業電子業衰落之後,汽車產業也開始衰落,最終進入發展中國家。高福利培養了無數懶人最終壓垮了歐盟,歐豬五國最先進入發展中國家,緊接著英國法國也開始衰落,只有德國和北歐五國、中歐瑞士得以繼續繁榮,但不足以支撐世界一極。

50年後,最大的變數就是機器人帝國崛起。2050年,人工智能取代了人類80%的工作,很多人類找不到工作,但由於機器人的使用,產能大大提高,政府給失業人群更好的福利,低端共產主義時代到來。人類唯一擔心的問題就是機器人意識是否覺醒,是否會認為人類是寄生蟲。50年後,人類之間的矛盾成為次要矛盾,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矛盾成為主要矛盾。


用戶95119504484

歐亞大陸是大國博弈的棋盤,分析了這裡的走向,基本上世界格局走向就確定了。而歐亞大陸上的大陸激烈的博弈點在誰手中,則決定了整個歐亞大陸棋局的走向。我僅就目前以及未來幾十年三個激烈的博弈點進行分析:中東地區、東歐地區、印太地區,兩個最主要棋手是美國和俄羅斯。

先看中東地區,通過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所謂阿拉伯之春,美國在中東勢力漸趨加強,剩下的也就敘利亞和伊朗。敘利亞巴沙爾現在雖然有俄羅斯撐著,但是,僅僅是撐著,不能再統一敘利亞,敘利亞要麼一直亂著,要麼巴沙爾倒臺,反對派上臺。未來敘利亞局勢會朝著有利於美國方向發展,搞定敘利亞之後那就剩下了伊朗,對伊朗的制裁會更加激烈,未來一旦敘利亞被美國也控制之後,伊朗也可能面臨美國打擊。並不一定是美國直接出兵,可能以色列,可能唆使沙特這些國家當馬前卒,也可能是美國又扶植伊朗的反對派。伊朗是大國,但是面對美國及其眾多小弟,是招架不住的。俄羅斯當然不能坐視不管,但是最終伊朗也會演變成現在敘利亞的局勢,然後被美國反推,最終控制伊朗。如此,基本上俄羅斯在中東勢力都被清除,整個中東處於美國霸權的“呵護”之下。在中東,美國幾乎完勝。

東歐地區,這裡的東歐連帶上了前蘇聯除了俄羅斯之外的歐洲部分以及高加索地區。如果說美國在中東完勝,那在這裡就不一定了。美國已經挖了波羅的海三國、波蘭、格魯吉亞這些牆角,俄羅斯已經被逼的沒辦法。這裡絕對是俄羅斯利益最核心地區,不似中東雖然對俄羅斯重要,但是沒了,不傷及根本。尤其是在中東俄羅斯日漸式微的情況下,必然會加大反擊力度。同時,俄羅斯也沒有美國強大,沒有那麼多工具可以用,會選擇直接用兵+公投的方式反擊。反擊第一目標就是烏克蘭,俄羅斯會出動軍隊,聯合烏克蘭境內親俄勢力一舉拿下烏克蘭,然後舉行個公投,加入俄羅斯聯邦。美國只能幹看著,不會動兵。同時,俄羅斯會將南奧塞梯、阿布哈滋這些“國家”也會加入俄羅斯。摩爾多瓦境內的德涅斯特左岸共和國也是加入俄羅斯。整個泛東歐地區,俄羅斯勢力會得到加強,但是卻沒有能力拿下整個地區,原因很明顯,俄羅斯國力在那擺著呢。整體上,東歐—前蘇地區美俄對立更加深刻,所有國家面臨選邊站的問題,這一地區將更多地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印太地區,這裡俄羅斯勢力就更弱了。現在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改名為印太司令部,很明顯要將印度洋地區和太平洋地區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印度雖然與俄羅斯關係不錯,但是也和美國不錯,而且美國也沒有將印度視為其主要對手,所以在印度洋方面,俄羅斯難有作為,美國影響力在尊重印度的情況下會持續增加。在太平洋方面,俄羅斯雖然也有廣大海岸線,但是維度太高,難有大作為。總體上,這一地區,美國完全壓倒俄羅斯。

三個重要地區中,美國完全佔優勢的有中東、印太兩個,在東歐-前蘇地區平平。所以,未來幾十年,世界格局處於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當然,由於眾多新興國家以及弱俄羅斯的存在,不會是美國完全獨霸的單極體系。


北玄武

未來五十年內,中國按目前的經濟增長水平持續發展,在不遠的將來經濟總量必定超越美國位列全球第一經濟體。到那時中國的綜合國力必定再上一個大臺階,尤其是軍事實力也日趨增長與基本國力相適宜,期待偉大的祖國早日跨入世界超一流強國。


金正雪蘭

未來五十年,世界格局與現在相比,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由於自身難以克服的弱點和矛盾,將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迅速崛起,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由於新的能源逐漸取代油汽資源,中東地區產油大國以及俄羅斯經濟將進入長期衰退。

先來說說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眾所周知,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基本進入長期低迷的不景氣狀態。這是其政治制度和經濟構成日積月累的弊端,引起的必然結果。由於高福利、高稅收、高支出,政府債臺高築,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個長期過程總的爆發就是危機和破產。

西方國家的民主制度,在近現代的人類發展進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在當今快速和高效社會中,無法搶佔先機。我們知道很多行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機會也是稍縱即逝。民主國家的特點之一,重大的事情必須經過國會漫長的討論,而各黨派往往為了一己之私,相互拆臺,最後喪失了機會。舉個最典型的例子,東日本大地震整整過去七年了,可是地震重建仍然遙遙無期,基本上還是地震海嘯時的悲慘景象。政府效率低下和政黨輪替造成政策的不連貫,消耗著原本枯竭的財政資源。

五十年後,歐盟不但不能成為世界的重要一極,而且由於各自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上的危機,都自顧不暇,使歐盟成員國之間更加鬆散。部分國家為了自保退出歐盟。

日本由於人口持續減少,五十年後將退到三流國家。隨著美國的衰退和影響力下降,日本將逐漸改變追隨美國的政策,並向中國靠攏。那時釣魚島問題也會得到徹底解決,中日關係將比現在友好和融洽。

印度由於人口爆炸式的增長和環境的惡化,五十年後不但不可能走向強大和繁榮,反而因為矛盾的激化而走向貧窮甚至分裂。

五十年後最不可預測的就是俄羅斯,總體而言,前景不容樂觀。關鍵在於普京以後誰來執掌俄羅斯政權,選對接班人,可以保持一個不強大但完整的俄羅斯。如果再次出現像戈爾巴喬夫式的人物,那麼俄羅斯的解體就不可避免。

最為樂觀的唯有中國,中國具備了復興崛起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所有因素。政府已經為我們制定了長遠規劃和目標。只要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奮發圖強,充分發揮每個人聰明才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將會提前到來。

五十年後的聯合國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許多國際事務和國際爭端,都可以通過聯合國會議,得到公平合理地解決。這時的聯合國職能將超越各國政府,成為真正的世界性的機構。

五十年後,國家意志將進一步淡化,個人的出行不再受國家與邊界的限制,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到世界上任何你想去地方。護照也不是唯一的通關憑證,地球變成真正便捷的地球村。


禮剛62190236

世界局勢風雲變幻,五十年太難預測了,還是對未來幾年短期的世界格局來個猜猜猜吧。

一、美國局勢:

特朗普的當選是一個不算太意外的奇蹟,這個奇蹟基本上顛覆了美國政治精英統治美國大眾的政治模式。特朗普在正式當上美國總統以後,逐漸暴露出他沒有執政經驗,言行不怎麼靠譜的能力短板,如此美國的很多問題在特朗普手裡就不但不會得到一一解決,反而會換個方向,以另一種方式迸發出來並逐漸積累。我們從這些天特朗普的表現可以看出,他並不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而更像是一個憑著直覺在東一榔頭西一棒槌任性闖關的大玩家。他的很多想法和主張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理論依據,基本是在靠他的個人好惡在胡鬧亂來。我們可以相信,特朗普在他四年的總統任上,必將把美國帶入一個更加混亂的境地。而四年以後,特朗普再次連任的可能也必將微乎其微,美國在經歷一個短暫的混亂之後,將再次選擇它的方向。美國在特朗普的帶領下,一定會更加的衰落:如果它選擇和平,則會在和平中慢慢失去它的世界霸權地位;如果它選擇戰爭,則會在戰爭中更快的被其他國家所超越。

二、俄國局勢:

首先我們要相信普京不會輕易放棄他的權力,而且俄羅斯也離不開普京的權力。在特朗普正式出任美國總統之後,一心渴望美國接納的俄國和普京和美國曾經有過一個短暫的蜜月期,但最終決定美俄之間關係走向的不是雙普個人的好惡,而是兩個國家之間絕大多數人的政治意志和各種國家利益。很快,美俄就發生了各種齷齪,重新走到老路上來。俄國的經濟一直是很難解決的一個大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俄國必須徹底來一次真正的脫胎換骨,由北極熊變成北極蜂,一手獵槍一手鋤頭,而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俄羅斯今後很長時間都會因經濟上的短板而很難再次回覆到前蘇聯的那種全球性的輝煌。但其大國地位不可動搖,俄國對世界局勢的影響也數一數二的。

三、中國局勢(略)

四、歐洲局勢:

歐洲屬於一個畸形的腐朽的後發達社會,它們已經在人類的發展道路上失去了前進的方向。整個歐洲就像一個失去了正常判斷能力的鳥群,或左或右,忽上忽下,就是找不到真正前進的方向。我們可以斷定,歐洲以後還會在美國的愚弄下繼續做著為他人作嫁衣裳的工作,真正的歐盟是一個不可能真正實現的神話,未來將會再次迴歸到一片散沙的局面。大概歐洲過於擔心自己失去在世界上的優越地位,所以才緊緊的跟在美國的後面,狐假虎威。其實失去自我的歐洲最該做的就是善待身邊的俄羅斯,疏遠遠在天邊又自私自利的美利堅,過日子要為自己想而不是老為別人想。可惜歐洲畸形的政治溫床已經產生不出像樣的政治家了,繼續混日子將是歐洲今後很長時間的一個常態。

五、中東局勢:

中東局勢要看兩個國家的發展情況:伊朗和以色列。整個來說,阿拉伯世界因為太過複雜的歷史原因很難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力量。而混亂的阿拉伯世界就是一群不知自愛相互傷害的待宰的羔羊。在這裡面,以色列起到的是一種抑制作用,它對阿拉伯世界是一劑毒藥,而它自己也因這種毒幾無可能再進一步發展壯大起來。只有伊朗存在著很大的變數,如果伊朗能一直走在現在這樣不斷壯大的正確方向上,則今後很可能出現伊朗最終取得中東控制權,成為中東局部一霸的可能。那時很可能伊朗會聯合中俄,把美國徹底擠出中東地區。

六、日本局勢:

歷史表明,日本是一個不具有自淨能力的民族。一旦出現右傾勢力抬頭的局面,日本就會一直按著這個方向速滑下去,直到被現實碰的頭破血流才會再次終止。日本在安倍的帶領下,近期的目標是抑制中國的崛起,中期的目標是擺脫美國的控制,徹底成為“正常國家”,而遠期的目標是再次稱霸世界,找個機會從日本島上走出去,最好把整個地球都變成天皇的“樂土”。但我相信這三個目標日本一個也實現不了,這不但是因為這三個目標都遠遠超過了日本的能力範圍,還因為日本真正的問題本來就不是外部問題,它不著力去解決它自身的各種問題,而把精力一致對外,和鄰居較勁,這本來就是在與它的目標背道而馳。日本唯一的出路是如何解決好它的國格問題、人口問題,防止經濟進一步下滑,對於資源匱乏的問題只能靠更加先進的科技研發能力去換取,而不是靠對外簡單粗暴的巧取豪奪。可惜日本永遠也不可能明白這一點,所以它最終的結局只能是一個悲劇。

七、韓國局勢:

韓國在經濟上是一個奇蹟,但在政治上是一個侏儒。它最理智的做法是和自家兄弟朝鮮設法統一,至少也得保持一種和睦相處的關係,而不是在美日的欺騙下和北方相互殘殺。對於美國,韓國應該逐漸擺脫其控制,不再把北方視為一種威脅,也不再把美國視為一個上帝。對於日本,要正視民間的仇日情緒,更要汲取歷史屢次被其侵略欺辱的教訓。對於中國,要拿出足夠的自信來,要懂得一頭角馬是完全可以和一頭大象和平相處甚至相得益彰的。

八、印度局勢:

印度對我們來說,是一道附加題。只有在我們解決不好其他問題時,印度才是一個問題。而印度本身最大的問題不是人口,也不是經濟,而是領導人智慧和國民素質問題。對於北方的鄰國,印度完全可以換一種姿態,把眼光再放遠一些,把心胸再放大一些,就馬上可以海闊天空起來。可惜印度一直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打轉轉,糾結在眼皮底下的一點利益得失,邁不過中國和巴基斯坦這兩道坎,升不了級,又怎麼能成為世界性的大國呢?


蛙眼看天下

未來50年內,世界的格局可能變化不會很大很大,但是不能說沒有變化我認為未來的50年,世界格局將會出現新的變化。

在亞洲將以中國為代表的國家會強大起來。世界的經濟結構也可能在亞洲國家爆發,應該是在本世紀,是亞洲爆發的時期,本世紀應該是亞洲的世紀。無論是印度,巴基斯坦,還是泰國,緬甸,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這些國家都會逐步逐步的得以很大的發展。所以這些國家都會強大起來,都會富裕起來,亞洲在未來的世界,特別是在世界經濟領域將變得非常重要,而且很有可能會碾壓歐洲。

歐洲國家將逐步的走向衰落,我認為歐洲國家的經濟活力已經完,全處在於衰落的狀態上,他們逐步的將被新興國家所代替,無論他們的科技,製造業旅遊業,甚至於軍事發展,也都有可能被亞洲國家數壓倒,所以歐洲國家逐步的走向衰落,這是世界趨勢,無可扭轉。

俄羅斯和美國還會繼續鬥下去,這樣的電視連續劇永遠都會演下去,無休無止,俄羅斯的經濟未來一定會逐步的發展起來的,雖然他不可能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是他一定會成為前五的世界經濟體,因為俄羅斯的發展很大,潛力很廣,所以俄羅斯的經濟不可小覷。

美國依然會極力的維持他的霸權主義地位和霸權主義作風,所以美國的經濟和軍事依然是世界最強的,但是不排除美國的經濟目前也正在出現衰弱狀態,未來的美國經濟也會出現衰弱狀態,那個時候的美國經濟必將會被中國超越,所以未來的美國很有可能是單純的軍事第一大國,而非經濟第一大國,所以這是美國的變化。

北美的經濟神話也將終結,北美洲國家雖然經濟非常強大,但是未來的北美國家的經濟也會逐漸衰落,即使他們不完全是衰落,也會比其他的國家數趕上,所以白美不會出現現在的心情,繁榮的景象。

中東地區是永遠說不完的話題,永遠唱不的歌,永遠停不了的戰爭,所以中東地區的戰事永遠會繼續,紛爭,永遠會繼續,應該是無休無止的繼續下去,當他們沒有了石油,他們還會想其他的辦法來賺錢,石油的價格可能會很穩定,而且需求量可能逐漸減少,將給他們帶來嚴重的經濟問題,這個是不容忽視的。

但是中東國家的伊朗是我非常看好的,中東國家的伊朗很有可能成為中東國家真正意義上的霸主。

大膽妄言,知識有限,分析不足,還望大家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