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尋的老邱夫婦

难寻的老邱夫妇

今年58歲的老邱名叫邱栓,他的老伴兒叫鄭黑楞,倆人都是秋扒鄉鴨石村出了名的勤快人。如果去家裡找人,恐怕十有八九會落空,因為他們總在外面忙碌著。

老邱的家在小石磨溝,這條溝很窄,兩邊的山很陡。老邱有一大片地在家對面的山頂上,每到耕種、收穫的季節,老邱兩口子需要肩挑背扛,把糧食、肥料等從幾百米的山上背上去背下來。時間久了,原本沒有路的山間都被兩人硬生生走出了一條路來。

难寻的老邱夫妇

被老兩口硬生生走出的路

由於地理條件不好,很多人都已經搬出了這裡,很多地也就此荒廢了下來。老邱夫婦見此情形,將別人不種的地全部接盤了過來。這家幾分地、那家幾分地,自家原本的一畝多地竟然變成了10餘畝,夫妻倆在這些地裡種上了玉米、土豆、油菜、中藥材、樹苗……山間的草長得快,這十餘畝地讓老兩口每天忙個不停。“最後一塊地除完草,第一塊地又長出來了,不閒著。”老邱笑著說。

难寻的老邱夫妇难寻的老邱夫妇

老兩口上山採藥

地裡的事情忙完後,老邱夫婦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那就是上山採藥材。連翹、五味子、羊肚菌、黃精、冬花……什麼時節採什麼藥材,每種藥材在哪裡採,哪條路好走,兩口子如數家珍。每次採藥,兩人就備點乾糧上山,餓了啃點乾糧充飢,到天黑才下山回家。山間的天氣多變,經常出發時還是太陽高照,到了山林裡就可能突然遇到瓢潑大雨,兩人的衣服也常常被淋溼。“淋雨都習慣了。”鄭黑楞說。

难寻的老邱夫妇

老邱出發去放牛

去年,村裡將扶貧路修到了老邱家門口,土路變成了水泥路,這可讓老兩口高興壞了。以前想發展養殖,但運輸不方便。“這下好了,水泥路直通鎮上,再也不用愁賣不出去了”。在幫扶單位洛陽國宏集團的幫助下,老邱利用無息貸款1萬元及到戶增收資金5000元買了幾頭牛犢。為了讓牛犢長得快一些,老邱常常翻過嶺到潭頭鎮去放牛。“牛走遠點,一運動吃得多、長得快,肉質也好。”老邱笑著說。

年底,老邱的牛賣了3萬元,老兩口不僅還了貸款,還有了存款。嚐到甜頭的老邱,今年又買了幾頭小牛犢,他說他要一直幹下去。“這一天不幹點啥就渾身不得勁,這幾頭牛,幾畝地,天天都得翻騰一下。再說,現在國家有政策,我有力氣,勁得往一處使滿!”老邱堅定地說。

如今,老邱兩口子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很難見到他倆的身影。“現在老邱老兩口更難尋了,田裡、香菇廠、山溝裡,他倆四處忙碌。”扶貧幹部張佳納說,靠著這股勁兒,老兩口一定能過上好日子。(羅代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